封面新闻记者宁芝
近日,医院确诊新冠肺炎患者逐渐增加了中医药的使用率。成都的情况如何?记者专访了成都市公卫中心里面的国家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成都)专家。
成都市公卫中心里面的国家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成都)专家为患者把脉问诊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新冠肺炎还被称为不明原因肺炎时,成都就开始了中医药的介入治疗,使得患者住院时间极大缩短,治愈率极大提升。
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良好
“喝了中药,人就舒服多了。”1月底,一名47岁的甲先生有发烧、疲乏、口干的症状,在经过中药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好转。
国家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成都)专家叶庆说,甲先生心脏不好,今年1月他从武汉回成都后,因不明原因肺炎被送入成都市公卫中心治疗。在征求本人同意后,1月21日,中医专家开始为他看诊开药,效果非常好。“一天喝三次汤药,他喝了2天后就退烧,后来一直吃中药直到出院。”
成都市公卫中心里面的国家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成都)专家为患者把脉问诊
这也是成都第一位采用中医药介入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叶庆说,在中医看来,这个病是湿瘟病,根据症状、舌象、脉象等就可以辨别属于何种症型,进而开药。
“中医不以转阴、杀死病毒为主要目的,它的目的在于缓解病人的整个症状、CT片看到肺部炎症的减少、病人身体机能的恢复。”叶庆强调,实际上,在治疗新冠肺炎病人中,中医西医是互相配合、协作的,不能片面夸大中医药在新冠肺炎上的作用。
在成都市公卫中心,就是采用中西医协同治疗。在得到患者同意后,或者患者提出中医药需求后,中医才会介入。
坚持一人一方VS统一中药方
2月19日,清肺排毒汤作为临床治疗期通用方写入第六版国家诊疗方案,予以推广。同时,四川省也陆续推出了“新冠1号”、“新冠2号”、“新冠3号”中药制剂。
但是在中医领域,通常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上如何坚持“一人一方”?
国家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成都)专家王玥莲说,清肺排毒汤,新冠1、2、3号是新冠肺炎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采用的方剂,可做为临证指导参考。中医介入治疗时,医生可在这一指导方案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因人不同,进行遣方用药。
王玥莲透露,在成都市确诊的患者中医药介入治疗中,均采用了“一人一方”,治疗更精准化、个体化,“成都的优势是,确诊患者只有多人,医生有时间去做到一人一方。”
针对网友担心武汉无法开展“一人一方”的情况,王玥莲表示,武汉确诊患者基础量大,在中医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就可以用国家公布的统一药方。统一药方涵盖了新冠肺炎常见中医证型,并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普及开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中医药介入治疗捷报频传
截至2月14日,国家中医医疗队累计收治确诊和疑似患者人,症状改善人,51人出院,22人符合出院标准转至缓冲病房。
不止在武汉,成都市中医抗击新冠肺炎的好消息不断传来。截至2日19日18时,成都市自愿进行中西协同治疗的患者共58人,其中40人出院,16人病情好转,2人病情稳定。
王玥莲说,在成都市的患者中,大多会用到中西医协同治疗,目前,更多的是治疗轻症、普通型患者,治疗效果也比较明显:在成都市的普通型患者中,采用中药介入治疗的占65.1%,平均退热时间1.38天,平均住院日8.17天,极大缩短了住院时间。
40岁的乙女士是中医药介入治疗的受益者。她发热5天、胸闷腹泻3天、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后,1月30日转至成都市公卫中心,1月31日中医会诊,第二天体温正常,2月6日中医再次会诊,第三天没有腹泻呕吐的症状,2月10日就达到了出院标准。
“从成都地区的病例来看,中医药介入治疗有三大优势。”王玥莲说,第一,患者的退热效果持续、稳定、可靠,重复发热的几率少,目前普通型中西协同治疗者无一例转为重症。第二,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后,胃肠道反应较大,比如呕吐、腹泻等,经过中西医协同治疗后,胃肠道反应等抗病毒药物的毒副作用得以减轻。第三,很多人出院后的恢复期,症状不一定完全好转,仍有咳嗽、发汗等,出院后不再服用抗病毒药物,但中医药能继续参与进来,缓解患者后期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