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
支原体肺炎
小儿肺炎
肺炎严重吗
坠积性肺炎

年纪越大,越要吃肉常吃肉的老人,身体咋样

黄大妈将桌上的红烧肉端走,放进冰箱,并叮嘱孙大爷少吃点红烧肉,因为医生告诉他高血脂了。尽管孙大爷本来还想再吃两块,但他的老伴控制他的肉食摄入量,每顿只能吃三块拇指长的肉。

他们以为不吃肉可以降低血脂,医院检查后发现血脂依然高,黄大妈开始有些着急。她制定了最新的家规:从下个月开始禁止吃肉。孙大爷虽然不同意,但他无可奈何,毕竟家里是老伴当家做主。

半年多过去了,孙大爷在早晨起床穿衣服时发现自己一点力气都没有,走路还有点腿发软。他一开始以为是昨天运动太累了,但休息了一天也没有恢复过来。黄大妈觉得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医院做了检查。

肌少症的危害

经过检查,发现孙大爷存在蛋白质不足和维生素B12缺乏的情况,肌肉含量很低。如果不及时调整,他有可能发展成肌少症。医生告诉黄大妈,老年人不能不吃肉,因为营养摄入不均会影响全身代谢,对控制血脂也不利,同时会妨碍肌肉和骨质合成。

一些老人本来就吸收能力较差,所以应适当增补营养,但孙大爷却采取了不吃肉的方法,导致蛋白质、铁质等营养素的吸收不足。

老年人不吃肉,发生骨质疏松的几率大大增加

不少老年人秉持着“千金难买老年瘦”、“清淡饮食才是健康的”等观念,因此他们选择极端的素食主义,完全不吃肉。然而,他们未意识到这种极端的饮食习惯对健康潜在的巨大隐患。

据了解,我国中老年人群(65岁及以上)中,平均每10人中就有到4人曾经摔倒过。而在发生摔倒后,许多老人往往会遭受骨折的困扰,尤其是髋关节、脊椎和手腕等部位最容易受伤。

其中,髋关节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因其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许多人因此再也无法站起来。

那么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骨折呢?

随着年龄增长,每个人的骨量会逐渐减少,骨强度也会下降。此外,长期素食、低钙和低维生素D的饮食习惯、吸烟、酗酒以及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都会增加与骨密度下降相关的疾病风险,如骨质疏松症,从而导致骨折的发生。

一旦老年人发生骨折,后果将非常严重,特别是由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和褥疮等,并且这些并发症都可能危及老年人的生命。

此外,研究发现老年人不吃肉会使骨折风险增加6倍!

在全球知名医学期刊《BMCMedicine》上刊登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纳入了约名志愿者,并对他们的饮食习惯进行了分析比对,随后进行了长达平均17.6年的随访。

研究者发现:不吃肉的人,尤其是纯素食者,发生全身骨折或髋部等特定部位骨折的风险要比吃肉的人高得多。其中,纯素食者发生髋部骨折的风险比吃肉者高出11%。

此外,老年人只吃素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肌肉减少、加重肥胖、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问题。因此,老年人应意识到吃肉对于骨骼健康的重要性,合理摄入营养均衡的食物,包括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以维持骨密度和预防骨折。

60岁后,2种肉要舍得吃

为了保持健康,多吃鱼肉和鸡肉是中老年人的一个好选择。

1、鱼肉

鱼肉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其氨基酸模式与人体相似,容易被身体吸收。鱼肉的纤维较细,非常适合消化功能不佳的老年人食用。此外,鱼肉的脂肪含量很低,而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含量较高,有助于补充钙质。建议中老年人每天摄入40-75克的鱼肉,如果每周至少吃次鱼肉也是可行的。

2、鸡肉

鸡肉也是中老年人的良好选择,其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其含量可达到2.克/克,是猪肉的2.5倍。此外,鸡肉的脂肪含量较低,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食用。食用鸡肉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有益。

老年人胖点好还是瘦点好?

根据澳大利亚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早期指标显示,各种与寿命缩短相关的疾病很可能与体重下降有关。这项研究表明,老年人保持稳定的体重可能更有助于长寿。

研究人员评估了老年人衰弱的一个指标,即“过去一年内体重意外下降超过9斤或体重下降超过总体重的5%”。这意味着一个60公斤的老年人,如果在一年内体重下降超过6斤,就需要引起警惕。

此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年发表在权威期刊《自然·老化》上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指出,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与正常体重范围(BMI在18.5-2.9之间)的老年人相比,BMI值保持在24-1.9之间的老年人可能更健康、更长寿。这些老年人的死亡风险、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的风险下降了20%。而BMI值低于18.5的老年人则相应地增加了0%的风险。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jiej.com/fyyzm/110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