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
支原体肺炎
小儿肺炎
肺炎严重吗
坠积性肺炎

清除昏迷患者痰液的护理心得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发病后的表现为意识障碍、失语、偏瘫等,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易致气道梗阻、坠积性肺炎,从而使患者产生呛咳功能障碍、咳嗽反射弱、痰液难以有效排出等现象。因此,及时建立人工气道,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显得非常重要。

建立人工气道有助于保持患者气道畅通、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进行机械性通气等。正确吸痰不仅可以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还可减少肺泡塌陷、低氧血症及医源性感染等并发症。

案例:患者王某,女性,54岁,因“脑出血”入院、做手术。同时,医生给予其气管切开辅助呼吸。患者因术前呕吐以及术后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复查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结果显示:患者为坠积性肺炎。几天后,患者的氧饱和下降至85%,呼吸急促困难。护士为患者吸痰,痰液比较黏稠,附着于管壁上,痰液堵塞气管套管。护士在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时,发现浓痰堵在套管下段,经过紧急处理,氧饱和回升至90%。同时,护士接着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大吸痰力度,并定时湿化人工气道。在症状得到改善后,停用呼吸机,护士给予面罩吸氧,氧饱和保持在99%,患者无呼吸困难症状。

引起痰液堵塞的原因分析

1.对人工气道湿化程度不足,痰痂堵塞。正常人会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加温、加湿。然而,医生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后,使用吸氧管吸氧,气流绕过了一部分呼吸道直接进入气管,湿化液湿化、温化程度不够,引起气道脱水;长时间不吸痰,痰液自下而上经过气管插管,在前端、内壁多处形成痰痂。

2.吸痰不彻底或操作不当,使气管内膜损伤、出血,凝血块与痰液混合在一起,残留痰液在气管导管周围黏附,时间稍长易形成痰痂。

3.未及时吸痰。由于观察不仔细或判断不准确,患者有痰液时无咳嗽反射,致使痰液堵塞气道;有咳嗽反射者,痰液虽然被咯出气管,但是仍然有较多痰液滞留周围,导致呼吸不通畅。

1

通过痰液黏稠度来判断是否需要吸痰及湿化。

一是将痰液黏稠度分为三度。

I度:痰液如米汤或泡沫样,容易咳出;吸痰后,吸痰管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

II度:痰液看起来黏稠,需要用力咯出;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接头内壁滞留,但容易被水冲洗干净。

III度:痰液明显黏稠,呈黄色,附着于气管壁上,不易咯出;接头内壁上时常滞留大量痰液,不易用水冲洗干净。

二是根据痰液的黏稠度判断病情变化,并给予处理。

I度:提示感染程度比较轻,比如痰量过多,提示气管内滴药过量,可适当减少滴药量及次数。

II度:黄黏痰提示感染严重,白黏痰提示人工气道湿化不足,需要增加人工气道内滴药及雾化吸入量,避免痰液堵塞人工气道。

III度:黄黏痰提示严重感染,需要加强抗感染治疗,并调整治疗方案。比如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提示气管过干或者伴有机体脱水现象,应采取措施,增加气管滴药量及次数,必要时可加大输液量。

2

留置气管套管的注意事项。

1.正确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当患者咽喉部出现痰鸣音、咳嗽、氧饱和下降时,应及时吸痰,并注意观察痰液的量、颜色和黏稠度。

2.选择合适负压吸引,Ⅰ、II、III度痰液的适宜吸引负压分别为13.3~16.0kPa(千帕)、24.0~26.7kPa和33.3kPa,可以控制氧饱和下降时间,降低吸痰所致低氧血症及呼吸黏膜损伤程度。

3.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吸痰管直径不超过气管插管内径的1/2,吸痰深度超过气管插管长度加2厘米,将不带负压的吸痰管插至所需深度时开始吸痰,边退边旋转,动作应轻柔。

4.主动湿化气道。湿化器的选择及湿化水平应基于患者的病情及气管插管预期留置时间,长期通气、痰液量多以及黏稠的患者,应及时湿化。吸痰是清除分泌物最重要的手段。

5.合适体位摆放,定时翻身、拍背。患者取卧位时以平卧位或者半坐卧位为宜。

作医院神经外科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排名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jiej.com/fyyzm/118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