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
支原体肺炎
小儿肺炎
肺炎严重吗
坠积性肺炎

新浪人物用执着和追求书写医学人生

用执着和追求书写医学人生——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房永宏

智库山西?新浪人物:房永宏编号:XLRW

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主任房永宏

人物档案:

  男,主任医师,教授,骨科主任,年毕业于泰山医学院。硕士学位。山西医科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软组织肿瘤学组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恶性黑色素瘤学组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学会骨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脊柱肿瘤学组全国委员;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山西省医师学会肿瘤分会委员;山西省医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山西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山西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太原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

  房永宏教授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4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曾在大外科工作10年。年山西跨世纪医学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对骨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有独到的见解,曾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开展的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大剂量化疗--手术--大剂量化疗,填补了省内空白,与国际接轨,受到广大患者及医学同行们赞誉。

8月17日下午,我医院16楼见到了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主任房永宏教授,更有“如沐春风”的体会。房主任正在和病人家属探讨病人病情。话题自然是从首家以及唯一一家骨与软组织肿瘤科谈起。

  记者:房主任,您好!了解到目前山西省有很多治疗肿瘤的科室,但治疗骨与软组织肿瘤科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所以您能不能就特色专科和专家团队做个具体介绍?

房主任:年1医院跟随我国骨与软组织肿瘤学著名专家徐万鹏教授进修,学习骨肿瘤的基本诊疗方法及临床手术技巧,积累了处理复杂病例的丰富经验,为之后自己独立临床工作及领导科室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年1月2日成立山西省首家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开展了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新辅助化疗,使骨与软组织肿瘤5年生存率由单纯手术的20%提高到60%以上。所带领的专家团队,主要治疗四肢、骨盆、脊柱原发性骨与软组织良、恶性肿瘤及瘤样病变,各种骨转移癌(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肾癌、肝癌等),病理性骨折,不明原因的多发骨破坏,手术后复发肿瘤及恶性肿瘤切除不彻底者,肿瘤筛查等。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在治疗四肢骨肿瘤中采取了肿瘤截除、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为病人保留肢体并延长生命;在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化疗方面,采用大剂量联合化疗(新辅助化疗),填补了省内空白;在巨大骶骨肿瘤的手术治疗中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对胸、腰原发肿瘤和转移癌采用手术治疗,人工椎体置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有效减少病人截瘫的发生,避免截瘫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如泌尿系感染、褥疮、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在预防截瘫方面达国内先进水平。在四肢及躯干软组织肿瘤治疗方面,特别在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方面达国内领先水平。在胸、腰椎结核的治疗方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采用药物加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记者:房主任,在骨与软组织肿瘤方面典型的病例是什么,我们采用治疗方法有哪些?

  房主任:典型病例是骨肉瘤。是骨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是从间质细胞系发展而来,肿瘤迅速生长是由于肿瘤经软骨阶段直接或间接形成肿瘤骨样组织和骨组织。骨肉瘤的治疗目前主要以大剂量联合化疗+手术(新辅助化疗)为主,新辅助化疗包括术前的大剂量化疗—手术—术后大剂量化疗。在骨与软组织肿瘤科成立过去的20多年中,已使骨与软组织肉瘤的五年生存率大幅度提高到60%以上。

  记者:房主任,目前骨肉瘤的发病率增幅速度较快,发病群体是针对哪些人呢?“骨肉瘤”初期症状有哪些?

  房主任:患者大多数为年轻人,骨肉瘤绝大部分是三十岁以下特别是二十岁以下的青少年比较多见。“骨肉瘤”在早期症状很隐蔽,表现为局部疼痛,初为间歇性隐痛,迅速转为持续性疼痛,很多患者都是摔了一跤,或被撞了一下,有轻微外伤后才意外发现。有些孩子会突然和家人说,腿痛,膝关节旁边痛。这些地方没有外伤,无红肿,压下去不痛,活动也很正常,很多家长误以为是“生长痛”,常常贻误病情。

  记者:房主任,针对骨肉瘤您有哪些健康常识告诉大家呢?

  房主任:“骨肉瘤”临床强调早发现早治疗。由于缺乏对该病的认识,早期临床症状又不太明显。导致60%的病人就诊时已为中晚期,50%的病人因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而延误病情。当年轻人有近膝关节的骨端疼痛、肿胀等症状时,尤其应想到骨肉瘤的可能。一旦错过最佳时机,病人往往要面对较大的手术,甚至是截肢所带来的身心痛苦。早期发现对于切除病灶、保住肢体至关重要。

  记者:房主任,您带领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一路走来,您有哪些经验分享给我们?

  房主任:骨与软组织肿瘤科经过23年的发展,在临床、科研等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作为科主任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良好的团队及工作环境非常重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及能力;荣辱与共、共进共退,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情义和侠义是团队的核心;注重人才培养及梯对建设,重视创新研究,居安思危不断努力,雄心、决心、责任心是科室进步的根本。

  记者手记

  采访过程中,房主任强调对于肿瘤治疗上普遍存在误诊、误治的现象,以致延误病情,影响病人治疗效果。呼吁病人及其家属要有肿瘤观念,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选择专业、医院进行治疗,专病专治。采访结束后,门外站满了询问病情的患者及家属,马上又投入到紧张的过程中,房永宏教授以“医者仁心”为信念,用执着和追求书写医学人生!

恶性肿瘤骨转移是什么?

  房永宏教授告诉您

  骨骼是最常见的转移瘤发生部位之一(最常见的为肺和肝,骨骼排第三),患者常表现为多发转移灶,孤立的转移灶仅占患者的2%-3%。引起骨转移瘤的原发灶最常见部位分别为乳腺(约占女性骨转移瘤的70%)、前列腺(约占男性骨转移瘤的60%)、肺脏、肾脏、甲状腺、胃肠系统及生殖系统。在常见的实质器官肿瘤中,肺脏和肾脏肿瘤发生骨转移的时间早于乳腺和前列腺。约3%-4%的骨转移瘤患者出现转移灶症状时仍不确定原发灶位于何处,这些患者最常见的原发灶为肺脏,其次为肾脏。导致少年儿童骨转移瘤的最常见的播散性肿瘤为神经母细胞瘤和白血病。长骨的骨干及干骺端、脊柱的椎体多发生骨转移瘤,其中骨转移瘤最常侵犯的骨骼分别为椎体(胸椎腰椎骶椎颈椎)、骨盆、肋骨、胸骨、股骨、肱骨近端和头骨。但骨转移瘤很少累及膝和肘关节远端骨骼,这些部位一旦受累,原发灶多位于肺脏或肾脏,转移途径包括血运转移(最常见)和或淋巴道转移。

  临床特点

  疼痛是大多数骨转移瘤最常见的症状(约占67%),通常是持续性或者隐匿性的,夜间疼痛常可加重。当转移瘤侵犯骨皮质并侵袭软组织时则会出现软组织肿胀,骨骼遭受严重的骨皮质破坏时则会出现病理性骨折,骨转移瘤侵犯脊柱时常为多发病灶,除了原发灶相应的症状外还可出现腰痛、椎体压缩骨折、脊柱不稳定、脊柱畸形甚至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的症状等。老年患者出现无法解释的肌肉骨骼疼痛或者既往及近期诊断为远处原发肿瘤患者出现病理性骨折时应高度怀疑骨转移瘤的可能。某些骨转移瘤可能会出现副肿瘤综合征,表现为感觉神经病变、内分泌疾病等,高凝状态可能会导致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高钙血症是骨转移瘤患者中最常见的代谢异常,常与乳腺癌,肺癌和肾癌,骨髓瘤和淋巴瘤有关,低钙血症和肿瘤性骨软化症则很少发生。。

  实验室检测

  碱性磷酸酶是检测骨转移瘤最敏感的指标,也可用于评估转移瘤的进展。尿中羟脯氨酸增加表明与骨转移瘤导致的骨破坏相关的骨转换增加。同时非特异性的成骨细胞活跃标志物(骨钙素和前胶原1羧基末端肽)及破骨细胞活跃的标志物(脱氧吡啶酚和吡啶类交联的羧基末端肽)也会增加。骨转移瘤特异性检测包括酸性磷酸酶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癌)、尿血液分析(肾细胞癌或膀胱癌)、血清和尿蛋白电泳(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涂片和骨髓穿刺(淋巴瘤和白血病)。其他检测如肝酶谱、甲状腺功能检测、血液尿素氮/肌酐以及乳房X光检查可能对某些特殊骨转移瘤的诊断有帮助。贫血及肾功能改变时仍不具有特应性,但应考虑到多发骨髓瘤的可能性。

  影像学特点

  如果怀疑骨转移瘤的存在,首先必须行整块骨的前后位及侧位X线片检查,至少30%-40%骨转移瘤患者的X线片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骨质破坏,根据肿瘤组织组成的不同,病变部位出现溶骨性改变、硬化或者混合样改变。长骨转移瘤X线可出现钙沉积、浸润性或虫蚀样骨质破坏,导致病灶边缘不整,通常情况下表现为病变皮质出现透亮区(如鲨鱼咬过)。与原发骨肿瘤相比,骨转移瘤的骨质膨胀、骨膜反应、肿瘤骨形成以及软组织肿块较少见。肾癌和甲状腺癌骨转移可能在远处骨质会出现一个大的膨胀性转移性病灶(“井喷”样转移)。

  老年患者遭受轻微暴力便出现骨折,同时影像学检查发现骨折处存在骨质破坏的透亮区时应高度怀疑骨转移瘤的存在。脊柱转移瘤通常首先累及椎体与椎弓根的交界处,椎间隙的高度一般可以保留,继续进展时可出现椎体塌陷或者后凸畸形。

  脊柱前后位X线片显示椎弓根消失是脊柱骨转移瘤的特征性表现(眨眼征)。MR可以评估普通X线无法显示的其他损伤,比如骨髓病变情况,软组织肿块性质,肿瘤与正常组织分界情况等,但这些标志性的特点以及转移瘤明显的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对于脊柱转移瘤来说,MR是评估脊髓受压的理想检查方法。CT尤其是高分辨率CT在判断骨皮质是否中断及预测病理性骨折方面具有优势。核素扫描可用于检测X线不能发现的转移瘤病灶,但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发现多发转移灶。全身磁共振成像和PET/CT检查是检测亚临床骨转移瘤和评估化疗的效果的重要方法。穿刺活检的适用于初次怀疑骨转移瘤的患者(尤其是病变临近组织或器官存在肿瘤的情况)或者既往无孤立性骨病的患者。

  鉴别诊断

  需要与多发性骨病相鉴别的骨转移瘤包括:原发性骨肉瘤、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郎格罕细胞增生症、骨髓炎以及儿童白血病和神经母细胞瘤等。虽然临床体检有助于诊断,穿刺活检对于诊断来说仍必不可少,此外穿刺活检样本最好进行免疫组化。

  治疗

  对于骨转移瘤的不同的治疗方案存在较多的争论,不同治疗方案的适应证不在本文讨论之列。总体来说治疗的目标为缓解疼痛,预防或治疗病理性骨折,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不包括治愈骨转移瘤。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适应证为小的局限的无症状的转移瘤病灶或者合并症较多的不适于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方案包括支具保护,镇痛及放疗以缓解局部疼痛并延缓肿瘤生长。

  放疗、激素疗法、免疫疗法、全身放疗及靶向治疗可控制局部原发灶和远处转移灶的病变,双膦酸盐类药物可用于转移灶的骨相关并发症并预防骨转移,激素可缓解脊髓受压症状。

  四肢骨及中轴骨转移瘤的手术治疗

  大部分的骨转移瘤患者可接受非手术治疗,通常可引起较多并发症,需要手术治疗的骨转移瘤包括骨盆、股骨、肱骨转移瘤,其中股骨转移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病理性骨折,约50%的病理性骨折发生于股骨颈。手术治疗可缓解疼痛并能有效预防及治疗病理性骨折(长骨的病理性骨折风险可通过Mirels评分进行评估,Mirels评分包括病变部位及大小,病变类型为成骨还是溶骨,是否具有疼痛等症状)。

  决定是否手术需要考虑的方面包括预期寿命至少3-6个月,患者的功能状态,病变范围及组织学性质。对于大关节周围溶骨性骨转移瘤可采取肿物广泛切除+关节假体功能重建,这一手术方案同样适用于对全身放化疗不敏感的骨转移瘤(肾透明细胞癌、黑色素瘤和甲状腺癌等)患者。对于长骨转移瘤,跨越整个长骨纵轴的髓内钉疗效明显优于钢板及其他内固定系统。乳腺或前列腺癌骨转移瘤患者出现病理性骨折时骨愈合的几率明显高于肺癌骨转移患者,可能与前者生存率较高有关。病变部位切除后的骨缺损可通过内固定系统结合骨水泥进行修复。对于含血管丰富的骨转移瘤(肾癌、多发性骨髓瘤等)术前栓塞血管可减少术中出血。

  骨转移癌患者行截肢治疗的适应征较窄,只有当转移瘤累及手或足,呈现蕈伞型肿物,感染和顽固性疼痛时方可截肢。手术治疗中轴骨转移瘤时,脊柱病理性骨折的风险难以估计,需手术介入的适应症包括:疼痛、病理性骨折、畸形、脊柱不稳定、出现或者神经症状进行性加重以及对放化疗不敏感的转移瘤,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案较多但基本的手术原则包括:尽可能完整的切除肿物、脊髓或神经根减压、调整并维持脊柱的生物力学稳定、利用椎弓根螺钉,及椎体置换等进行固定。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应用于因椎体转移瘤而出现骨折的患者,尤其是乳腺癌骨转移或者多发性骨髓瘤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预后及随访

  预后及生存率主要取决于其他因素,对于大部分常见的骨转移瘤来说患者存活时间平均为18.8个月,其中前列腺和乳腺骨转移瘤生存时间最长。预后最佳;肾及甲状腺转移瘤生存时间及预后居中;肺癌骨转移最差。(记者:张丽闫珊)

来源:新浪山西科教频道

天气速览

责编:王桂芳

健康山西进行时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jiej.com/fyyzm/123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