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转身
我的学业我的高考
文/王保林
很小的时候,邻村的一个算命瞎子摸着我的脑袋告诉我的父亲,这个孩子将来能考大学。我父亲喜笑颜开,给了那个瞎子五毛钱的算命钱,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五毛钱是一笔不小的酬金。而我的命运,也被这五毛钱给改变了。
因为从那以后,七大姑八大姨乃至整个垸子里的人都说我将来能考大学,哪怕路上遇到一个挑粪的老头,他都会亲热地叫我“大学生”,这给了我非常大的压力,我要是考不上,可有多丢人?我唯一的出路,就只有努力去考了。若干年后,我真的考上了大学,父亲专门办了一桌酒感谢那个算命瞎子,所有人异口同声称赞瞎子是真准,或许只有我知道,他不是真准,他是真狠啊,我是被他“逼上梁山”的,“上梁山”的艰难曲折,如今也只能用一句颇有诗意的话来总结了,叫“艰苦无人直面,冷暖唯我心知”。
我家在凤山镇二郎庙村,非常穷非常落后,落后到什么程度?上两个参照物大家自己去揣摩,年才通电,年才开始修公路。穷山沟里住的当然只能是穷人,而我家,又是穷人家的极致,我母亲在我四岁时就不幸去世,兄弟姐妹六人,全靠父亲一人在大集体那一点点工分来养活。二郎庙是山区,水稻只有一季,没有哪个家庭能长年吃上白米饭,更别提我家了,直到进入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我家还是以红苕、南瓜作为主食的。我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开始自己的求学历程。
我求学的第一站是二郎庙村小学,整个小学历程如果用一个字来自我定位的话,我想这个字应该是“乖”。一个垸里七八个孩子上下学,都是“七岁八岁狗也嫌”的年纪,如果按现在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每天都应该有“事故报告”,但我是一个特例,我不打架、不骂人也不闹腾,就算实在忍不住想偷根黄瓜吃,我也只“祸害”自家人——去我亲房大伯的菜园。小学离现在毕竟已经三十多年了,很多事情似乎还在头脑中盘旋,但已记不清具体的细节,唯有一件事情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是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李仲国老师布置写篇作文,要求写一种鸟儿,全班同学二十几人,除了我写了篇《麻雀》之外,其它的同学写的都是《啄木鸟》,而且一字不差。原因是我垸下有个二矮子,他手里有篇范文,全班同学都抄他的。结果李仲国老师大发脾气,将他们狠训了一通,将我表扬了一通,那次表扬我笑眯眯地受了,但心底还是有愧的,因为我真不是不想抄,关键二矮子这混账欺负我、不给我抄。他为什么专门针对我呢?很巧合,还是因为瞎子的算命。这瞎子给全垸的孩子们都算过命,也不知道他哪根筋搭错了,硬是咬定只有我一个人能考大学,这让我本垸的伙伴们特别不服气,二矮子尤其不喜欢我,能有一个打压我的机会他才不会放弃。他没有想到,正是这次打压,以及其后联合同学们对我的孤立,没有把我逼到惨不忍睹的预期境界,反而激发了我的独立意识,也让我真正发现了知识殿堂的神圣。从这个层面来说,我该感谢二矮子,在我的求学之路上,他跟那个算命瞎子玩了个异曲同工。
初中,我读了两所学校,初一初二在李家楼中学,初三转到了北丰中学,整个初中历程,如果用一个字来自我定位的话,我想应该是“苦”!前面已经说过,我家是贫困山区里的贫困家,离家近感觉不到什么,离家一远,才知道人穷是个什么滋味。吃不饱、穿不暖、早晨鸡没叫就爬起来走十里山路,夜晚在罗家咀商铺灯光亮起时,我还得穿过六七里路的夹山沟,这沟里传说死过人,夜晚阴风阵阵的,黑压压的古树顶,动不动还有夜猫子猛地飞起,夜空中回荡着孩子哭一般的怪声,每次都让人冷汗直流。如果是我一个人,我可能无法坚持下去,幸好有三个人。一个是我本家的兄弟叫光化,另一个是我垸里的一个移民户,姓李的女孩子。我们每次回家都会划拳,谁输了谁走后面。约定的第四天,那个女孩子输了,我主动顶替了她,走到队伍的最后面穿过夹山沟,并且修改了约定:从今以后,咱们男的划拳,女的不参与直接走中间。两年后,我离开李家楼中学去了北丰中学,他们两个就此缀学,或许也是因为这夹山沟里走夜路,对他们依然是不堪承受之重。
如果说李家楼中学是苦的话,北丰中学就是“更苦”。北丰中学离我家三十里,学校规定学生除了带米之外,还要带柴。米就是个大难题,但这难题不是考验我的,是考验我爸的,我也就不提,就说另一样看起来不算什么事、在当时却很烦心的事:柴火。我个子本来就小,身体一向不好,哪能挑柴走十几里路再乘车到学校?学校当然也有替代方案,不送柴也行,交钱啊。方案当然科学合理没问题,问题是:我没钱!必须得承认很多智慧都是逼出来的,我跟生活委员谈判,我不送柴,我每天搬饭桶、洗饭桶行不?那个时候跟现在不一样,学生就餐是生活委员负责制:到了饭点,他去食堂将饭桶搬出来,他负责给学生分饭。这搬桶、洗桶都是苦差,生活委员天天叫人帮忙也没多少人帮,怨声载道的早就有意见了。我提出的建设性意见直接打到生活委员心坎上,他原则上同意,但这小子提了个附加条件:那你每天打饭要放在最后,有就吃,没有就饿,不准有意见。在一般人看来,这件事儿风险很大,因为全班四五十人,不可能精确分配,到最后天知道有没有剩?万一前面分多了,我岂不是要饿一餐?但我一口答应了下来,因为我看穿了一个规律:对于无法控制结果的事情,所有人都会留有余地,象四五十人分饭这样的事,前面的绝对比较保守,到了后来,发现余地很大的时候,才会放开。克扣我的饭,这小子可能真的敢,但要精确控制,刚好让我一个人吃不上饭,他打死都没这本事。果然,我的妙计得逞,其后的每一餐,我都吃得很饱。这小子没玩过我,就用一句很恶毒的话让我恶心了好多年,他说:你简直是我们班上养大的。
还有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也是我直到如今都记得的,那就是逃票。当时坐车从李家楼到北丰需要五毛钱,但到长塘坳只需要两毛钱。我总是买长塘坳的票,到了长塘坳的时候,售票员就喊:有没有下的?我将脑袋缩在座位后面不理她,喊了几声车开动,到了北丰我一溜烟开跑。也许是因为个子小、目标不明显,我成功的概率很高。现在回想这些事情,是一种悲哀,却也有一种感悟,人啊,光鲜亮丽是需要前提的,丧失了前提,很多理论都会贬下讲坛,回归现实。
可能当年二矮子逼出来的作文功底起了作用,我的作文还算不错,所以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朱重德对我一开始挺好的,这段本该终生铭记的师生情,也是被万恶的“孔方兄”给毁了。那年收课外资料费,我没钱交,朱老师命令我将课桌搬到走廊,坐在那空旷的走廊上、感受着从四面八方射来的冷眼,我对他的那点好感荡然无存。后来几个好朋友将自己的资料书给我看,我也都拒绝了,我就是想看看,不要他的资料书,我是不是就考不上学。那年中考,我考了分,全校第三,以超出一中分数线50多分的成绩成功晋级。在领取成绩单回家的路上,朱老师骑着自行车从后面追了上来,说要载我一程,我没有理他,他推着自行车陪我走了一里多路,我还是没有跟他说一句话。那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否还在人世,如果还在,我想告诉他,我当时太小心眼了,我欠他一个微笑。
学业,最终检验的标准是高考,进入罗田一中,才是真正的高考开端。按照惯例,我也想用一个字给自己这三年的高中生涯也定个位。怎么定呢?用当时班主任陈云生老师的话来定位吧:“坏”(注:这坏不是坏蛋的坏,而是罗田土话:很狡猾的意思)。陈老师是有所指的。我看起来爱玩,其实是在躲着学,将其他同学悄无声息地朝沟里带,自己奋勇拼搏朝岸上爬。陈老师看出了我的小心思,将我定位于“坏”。我必须得辩两句了,首先: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心态,很多人都是这样,因为那是一个真正竞争的年代。大家都梦想着高考那边的那扇命运之窗,都视身边的同学为竞争对手,是对手就好办了,有理论依据给我撑腰: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善于麻痹对手,壮大自己,我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其次呢?嘿嘿不好意思老师,你其实还根本不知道我有多“坏”。
我的第一坏:害了一个人。那个时候,学校后面有菜地,老师家属都在里面种菜,也是晚上饿得狠了,我……好吧,我承认就是我干的,我将一只大南瓜抱回了宿舍,宿舍的伙计用糖瓷脸盆煮着吃了。第二天,一位很剽悍的师娘叉着腰站在山坡上骂了一节课,那一节课,将她彻底给毁了,她在整个校园名声扫地,归根结底是我害了她。
我的第二坏:触犯校规给女孩子写信。说起写信的对象,那还是我北丰中学初三的同学,一个娇小玲珑的小姑娘,我叫她小金鱼。我进了一中,她进了二中,我就给她写信。现在看来,我真佩服我当初的胆量,像我这样个子又小、长得一般般、家里穷得丁当响的人,怎么也有勇气给女孩子写信?不可思议的是,小金鱼居然还回信了,一封一封前前后后写了十几封。更不可思议的事情还在后面:我们触犯校规、冒天下之大不韪写信,一直写了十几封,直到最后一封,我和她谈的居然还是……学习(时至今日,我都很难想通,当时到底是几个意思)!
我的第三坏:我结交了一群臭味相投的狐朋狗友。学生生涯中我有四个朋友,典型的臭味相投。都喜欢什么?看小说!全都是躲在被窝里看小说闻不到脚臭的主。第一个朋友得说李伟梁,别看他现在是华东师大的教授,那个时候就是个小屁孩。我在北丰中学遇到他,抢他的三合粉吃,算是欺负了他,现在他偶尔回来找我打麻将,我还是欺负他,他几次咬牙切齿要报仇雪恨,凭他一百五的智商,报仇应该是指日可待,但凭他二百五的技术,我觉得他可能还需要交大量的学费。第二个朋友是蓝春桥,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伤心桥下春波绿”的爱情意境,他本人也长得油头粉面的很象个大众情人。事实上,他也的确无愧于这个名字。写情书、塞纸条这些事情他是比谁都干得溜,就连我们共同喜欢的小说,他的选择都有强烈的个人倾向,我们喜欢金庸、古龙、梁羽生,这小子喜欢什么?琼瑶、岑凯伦。高中生涯他是一惯坚持着自己的个人喜好,通过高考上了大学之后,这爱好暂且不知,但请允许我先为他大学女同学默哀三分钟。第三个朋友其实是我最好的朋友,汪宏飞,名字漂亮、字写得漂亮、连乒乓球都打得漂亮,他的人生更是漂亮。考上黄冈师范,留校任教,随后从政,目前已是广州市劳动局最年轻的党委成员,副厅级。前年他回来了,我邀请他到家里坐坐,看得出来,他很想重新回到当年的学生时代,但又怕我们之间的距离破坏了那份默契。其实这小子小看我了,你还指望我跟你比收入比官职不成?我一上来就跟他比孩子的年龄、比家室的面积、比头发的多少、比幸福指数,那天,我谈笑间将他给收拾了!第四个朋友姓徐,他十五年前就已经是白云机场财务处的副处长还主持工作,原本应该是所有同学中最成功的一个,可惜,某位同学忽悠了他,说以你的本事,应该下海,应该是中国的比尔盖茨,他真的辞职下海了,却没能游到光辉的彼岸,听说“呛水了”日子过得很艰难。我其实很早就想跟这位哥们说一句话:“有一种光芒叫职位的光芒,人在这个位置上,光芒万丈,可一旦离开了那个岗位,光芒就会消失,在得失选择之间,认清自己最重要。”对于那个忽悠他的同学,我也想说一句话:“同学,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但我一定要告诉你一个道理:同学情是很纯真的,请别带着功利心去亵渎。”
我的第四坏:我威胁了一次老师。那是八九年,我读高二,我们宿舍里灯坏了,跟学校说过很多次,一直没人换。在某天夜里,我出了个主意,咱们就一齐喊:再不换灯,我们搞串联。很多人都知道那段历史,八九年嘛,很多学生到处窜,搞串联,学校一听这字眼特过敏,半个小时不到,派人赶紧换灯、安抚,紧张得不行。其实这就是个计策,我们正读书,正在抓紧时间奔前程,鬼才信那个邪,跟着那些已经考上大学、精力过盛的大学生搞什么串联。历史与时代也已经证明,那次“学运”根本是受了西方国家的蛊惑,是一场阴谋。
虽然我可能很“坏”,但正如陈老师看到了那样,我对自己的学习真心不忽悠。我虽然课外不怎么“加班”,但课内的时间决不浪费。虽然我不是特别用功,但我善于寻找规律,往往事半功倍。当年的“老高考”可能都记得有一种数学资料书叫《高中数学精篇》,这书好像是黄高课题组出的,题量以及难度都是相当变态。高三上学期下发,直到高考结束,几乎没有人能全部做完,但我只花一个月就全部“通关”。怎么做到的?就是寻找规律,我从第一题开始,会做的直接跳过,不会做的钻研解法,将解法列下来,也不去计算,后面的呢?同类的统统跳过!厚厚的一本S级书,经我这么一分类,变得只剩下几种类型,再对症下药就完事。当时数学老师方文波检查作业,狠批了我一通:最笨的学生好歹也做了几十页,你居然一道题都不完成,打算怎么着?我当时的回答相当霸气,我说:解法列出来了,计算就是小学生的事。这种解答他当然不会认同,但接下来的毕业考试,我数学拿了全县第一名,分(分制),比第二名整整高出16分,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毕业考试,难度是要超过高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先难后易。到现在我都记得那天晚自习,方老师走进教室,兴奋地面向全班学生宣布:我们班放了一颗卫星!
离高考只剩下一个月时,发生了一件意外事件,我得了一场急病,呼吸困难,小命差点就没了。同学们医院,输液、导尿、急救,终于成功将我救了回来,医院睡了整整一个星期,天天都问这什么病啊?还要多久啊?我还要高考呢。医生每次都是同样的回答:在查!直到出院的时候,我有气无力地问医生:我都要走了,你总得告诉我到底是什么病吧?医生拼命抓脑袋,满足了我的心愿:疑似急性肺炎。对这个“疑似”,我是相当的无语。这场病直接吞噬掉了我一个星期最宝贵的复习时间,而且后遗症延续到高考考场,后面的二十多天,我头一直是昏的,老师、同学都善意提醒:得补充点营养,别惜钱啊……我必须申明,我家里那个时候绝对没有吝惜钱财,但我的底子还是太薄了些,就像一句很土的话那样:一早上浇的粪再多,也弥补不了多年土地的贫瘠——我的头还是昏。
高考第一天我就差点抓狂,上午语文考试,我最擅长的作文写跑了题。下午数学考试,一道简单的证明题居然难了我十分钟,总觉得异常的容易,偏偏就是下不了手,结束的锣声一响,答案突然就跳了出来,可惜没时间了。两次打击,我差点崩溃,幸好多年来的坚定顽强起了作用,我强行将心态摆正,后面考试发挥良好。
如果没有这场病,高考我真不急,如果我成绩一向不行,随便什么结果我也都能接受。问题是我是希望很大、失误的概率同样很大的那种,所以从高考结束到出分数的那段时间,我煎熬得不行,父亲天天去我垸子下面的岳王庙烧香,天天在我耳边说他摇的签,弄得我都差点要信迷信了。
那时候的高考,意义着实非同一般。
过了,上大学、转户口、参加工作。过不了,扛起锄头把子回家务农去。基本上没有第三个选项。我头顶着那个瞎子的预言,连挑粪的老头都叫我“大学生”,我有脸回去生产?再说了,那个穷山沟我也真是怕了,飞出那个山窝早已是我骨子里徘徊多年的梦想。
到了出分数那天,我起了个大早,本想着趁没人的时候踏出家门,但刚一出门就看到了我父亲,他坐在大门口埋头抽烟,看到我出来,他递给我一把香:你下去的时候,在岳王庙烧了。
这些时候,他天天都烧香,在他的心目中,当然是有天地神灵的,也许他昨晚一晚上没睡,寻思出了一个更稳妥的办法:让他儿子亲手去烧一柱香,免得菩萨认不准当事人。
那柱香我烧了,不是我信迷信,而是我不敢欺骗我父亲。从那条熟悉的夹山沟走出去的时候,我也读懂了父亲。这么多年来,我被瞎子那个预言挟裹着前行,而他,同样也被预言挟裹着……
在县教育局,我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分数,说句实话,看分数那一刹那,我的后背出了汗,这感觉时至今日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分!这是一个跟我预估分差得非常多的分数。我预估我的分数应该是左右,决没想到会是,这四十分的差距一出,我大脑一片空白,我觉得天暗了、我完了。因为高考是有规律的,我们上一年的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分,今年的分数线,很多人估计会是至之间,最乐观的估计也没有低于分的。
我分开人群黯然走出教育局大门,身后有人叫我的名字。
我回头看到了一个同学,他兴冲冲地问我:“我分,你多少?”
一句话,我的心就猛跳了起来,他分高兴成这样,我可是分!我猛地冲了回去,再次探听消息,结论出来了,大家都说,今年的分数普遍偏低,我分,在班上排名第九!按照惯例,我们班起大学的比例应该是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说,排名前二十的,基本没问题。非常不好意思,将我从死灰状态唤醒的那个同学,我忘了他叫什么名字,只记得他考的是武汉水利学院。
激荡的心情直到半个月后终于真正转变成幸福,我的分数离本科线差了9分,但高过专科线二十多分,我通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次考试,实现了平生最大的心愿!
按照大哥的提议,我报了荆州的农村金融学校,信用合作专业。这个专业,恐怕饱含着我们家一个隐晦的心愿:我们被钱压了一辈子,我这个专业将来是管钱的,这叫风水轮流转。
我们村子里,我是第三个走出去的大学生,第一个是我大哥,他是初中考的师范,第二个姓刘,也是教师。三个泛着金色光芒的名额里,我家占了两个,这是我父亲后来几十年时间里,最大的兴奋点。那个最开始的瞎子呢?他那次预言精准得出奇,我们那个垸里的兄弟姐妹,除了我之外,全都止步于高中之前。三个月前,二矮子儿子结婚,我在酒桌上遇到了这个瞎子,他依然记得我,而且非常神奇的是,他居然一点都不显老,闭着眼睛沉思着,很像那么回事。
那次高考,已经沉寂于二十七年前,二十七年时间,钢铁烙印都足够消磨,但它却无法消除,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次考试,它是命运的一次转身。
我们都应该记住一个声音,年的某一天,邓小平同志面向全国发出指令:恢复高考!这个指令打开了一扇窗,让农民的儿女们也有机会看到外面的天空!我们也该庆幸,咱们今天的高中学子,除了大学与务农之外,还拥有更多的人生选项。
有所选,是时代的进步,也是一种幸福。
作者介绍
王保林,笔名:二十四桥明月夜、林宝之王、昨日英豪。
供职于罗田农行,客户部经理。年开始网络小说创作,著有《中华游龙》、《花丛炼心》、《大罗金仙异界销魂》、《百变销魂》、《三无神医》、《现代极品仙人》、《诸天》等作品,累计万字。
年与叶建辉合作,著作《古国玄机》,这是第一次涉足现实题材,于长江文艺出版社发行。
写作方向:不求虚名不逐利,但有心花墨自香
作品回顾:
风情罗田
浮光掠影白莲河
感悟
给三年后的自己
亲情
旧事笔记(2)
风情罗田
掀开大雾见宝山
情感‖爱情分为四种
风情罗田
邂逅余三胜
风情罗田
青苔关游记之三
文学天地|文学世界的一点浪花
罗田风情|你若繁华
亲情|旧事笔记
罗田人的故事︱生如夏花(一、二)
生如夏花(三、四)
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五六七)
生如夏花(八九十)
生如夏花(十一、十二、十三)
生如夏花(十四、十五、十六)
三胜传媒顾问:刘心明瞿伯良倪金元
总督审:叶建辉
总策划:花银岩
后台编辑:程程半夏小妮子徐思忆
本期编辑:徐思忆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