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吴江人民广播电台
资料:杨洁说健康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0万。帕金森病的病因复杂,目前认为,由于遗传、环境、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作用,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和路易小体形成,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帕金森病起病隐匿隐袭,进展缓慢,临床症状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
运动症状的典型表现:
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约70%的患者以静止性震颤为首发症状,精神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肌强直表现为“铅管样强直”,合并有肢体震颤时表现为“齿轮样强直”;运动迟缓表现为“面具脸”、言语不清、写字变慢变小、精细动作笨拙、行走速度变慢、手臂摆动幅度减少、步距变小等。
非运动症状的典型表现:
嗅觉减退、疲劳感、便秘、泌尿障碍、体位性低血压、睡眠障碍、精神障碍等。
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常规血、脑脊液检查多无异常,头CT、MRI也无特征性改变。
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遵循个体化原则、选用最佳治疗方案。用药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较小剂量达到较满意疗效,不求全效。常用药物包括:复发左旋多巴制剂、抗胆碱能药物、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DR)激动剂、单胺氧化酶(MAO-B)抑制剂、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等。其中服用左旋多巴制剂的患者用药应与进餐隔开,应餐前1小时或餐后1个半小时用药。
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及良好的护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适当运动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有一定帮助,近来研究表明,太极拳对患者的平衡功能有帮助。
晚期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照料,需加强进食防止误吸、窒息,定期翻身拍背避免褥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治愈,但通过治疗可以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医院神经内科或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就诊,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切勿盲目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及种类,从而有效避免药物相关副作用,提高治疗疗效。
明天(4月13日)下午3点,吴江人民广播电台《杨洁说健康——健康吴江》邀医院神经科佘正明主任医师走进直播室与听友朋友面对面交流——帕金森病。
URADIOULIFE全新起航
吴江上空的声音FM
与您相约每一天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