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扬州有个七旬老太,“腰椎”意外出现了7处骨折,医院做手术。而导致她骨折的根本原因,您知道是什么吗?竟然是“骨质疏松”!
原来,今年7月份,70岁的朱老太,突然间觉得腰疼,一开始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就按医生的叮嘱,回家睡上了硬板床。可睡了几天,腰疼的更厉害了,医院检查,还拍了个核磁共振,结果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原来,朱老太腰疼,是因为断了两节“腰椎”!!
没办法,只好做了手术,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术后没多久,朱老太的腰椎又无缘无故断了四节!于是,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可第二次手术过后,这腰椎就好像和她开起了玩笑似的,也没做啥重活儿、也没剧烈运动,腰椎竟然又断了!并且这第三次断,一断就是7处!
那么问题来了,朱老太的腰椎,一而再再而三的骨折,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医院骨科主治医师黄吉军介绍,朱老太的病,其实就是骨质疏松惹的祸。而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可能没有明确的外伤,有时候在家打个喷嚏、弯腰下来拿个水瓶,都可能发生骨折。
并且,一旦患上这种病,不仅容易导致骨折,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比方说,一旦跌倒之后,就可能发生骨折,一骨折就会长期卧床,一卧床就可能有褥疮,还有可能发生追坠积性肺炎。
其实,和朱老太有类似经历的,并不在少数。不过,他们多数是在骨折后,才诊断为骨质疏松,从而失去了预防第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机会。因此,有针对性的及早发现和预防十分重要,对此,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发布了一份《骨质疏松症风险测试题》,建议你花一分钟测一测,你有几个答案为“是”?
1、父母曾被诊断有骨质疏松,或曾经在轻摔后有骨折?
、父母其中一人有驼背?
3、实际年龄超过40岁?
4、是否在成年后,因为轻摔后发生骨折?
5、是否经常摔倒(去年超过1次),或因为身体较虚弱而担心摔倒?
6、40岁以后身高是否减少超过3厘米以上?
7、是否体质量过轻?
8、是否曾服用类固醇激素(例如可的松,泼尼松)连续超过3个月?
9、是否患有类风湿关节炎?
10、是否被诊断出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I型糖尿病、克罗恩病,或乳糜泻等肠胃疾病或营养不良?
11、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1、女士回答:除了怀孕、绝经或子宫切除,是否停经超过1个月?
13、女士回答:是否在50岁前切除卵巢又没有服用雌/孕激素补充剂?
14、男性回答:是否出现过阳痿、性欲减退或其他激素过低的相关症状?
15、是否经常大量饮酒(每天饮用超过两单位的乙醇,相当于啤酒1斤,葡萄酒3两或烈性酒1两)?16、目前习惯吸烟,或曾经吸烟?
17、每天运动量少于30分钟?(包括家务、走路和跑步等)
18、是否不能食用乳制品,又没有服用钙片?
19、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是否少于10分钟,又没有服用维生素D?
以上问题中,只要有一道题的回答为“是”,就证明你有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做骨密度(BMD)检查,这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其实,骨质疏松是一种“寂静的流行病”。根据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况盐疾病分会发布的最新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数据显示,骨质疏松症多发于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男性。
那骨质疏松症,都有哪些特征呢?
以前,我们常常以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实不然,生活中,骨质疏松,最偏爱“这六类人”,请对号入座!
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关系密切,骨量从出生后开始增加,在35岁左右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不断流失,骨密度降低。骨量就像银行,年轻时攒的越多,年老时可用的余额就越多,想要预防骨质疏松,不妨从年轻时开始给骨骼“充值”!
最后,贴心小编,还得提醒大家,有人觉得“喝骨头汤能补钙”!对此,广西医院老年病学分泌代谢科主任刘红说:
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因为骨头汤的含钙量非常少,等同于没有。另外,预防骨质疏松,也不是说光靠补钙就一劳永逸了,正确的预防,应该多管齐下:比如,每天坚持喝50毫升左右的牛奶,晒太阳,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戒烟,限酒,少喝咖啡等。
另外,需要提醒老人家,补钙有时候容易出现便秘,所以说,补钙的时候,最好同时服用一些方便通便的(食物),比如说蜜糖、香蕉……
祝大家身体一路倍儿倍儿棒,
吃嘛嘛香!
?END?
文字和图片整合自人民网、扬州电视台、广西电视台等
法律顾问: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王熙律师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