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谢谢徐院长和冯主任的认真诊治,让我很快可以回家了,谢谢你们所有的医护人员。”6月17日上午,在金华开发区石门农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病房里,今年76岁的徐大爷对着前来查房的医护人员高兴地说。
据了解,今年3月份,家住周边县市的徐大爷不慎从高处坠落引起的脑外伤脑出血,医院治疗后进入了脑外伤开颅术后康复期。由于感觉康复效果不理想,他慕名转院来到了这里求治。刚刚转院过来时,是用担架抬进病房的,老人只能坐位,无法下地。经过半个月的康复治疗后,老人症状明显改善,目前已能自己扶着扶手,在病房走廊走一个来回了。
这为开发区卫健系统今年初启动的“名医工作室”创建活动又增添一个鲜新的健康惠民案例。
据悉,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也有了更高要求,为了积极引进各类优质医疗资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满足基层群众“少花钱、看好病”的医疗需求,开发区卫健系统在今年初在前期特色专科门诊创建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开发区名医工作室建设实施管理办法》,首次在全区所有医疗机构中筛选并推出了4家名医工作室,“徐燕忠名医工作室”就是其中之一。
“徐燕忠名医工作室”医院院长徐燕忠主持。他是康复医学主任医师、金华市名医,先后主持和负责完成省市级课题9项,发表SCI论文4篇,在中华等一级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在我市乃至我省康复领域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尽管创建时间不长,却随着治愈人数的增多,也已名声在外,吸引了不少患者慕名前来,成为了石门农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特色品牌科室。
“其实受益的不止是患者,还有我们基层的医护人员。”石门农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方云晓说。
据介绍,自“徐燕忠名医工作室”成立以来,徐燕忠主任定期来到该中心进行坐诊查房与技术指导,在言传身教为医护人员开展专业培训的基础上,徐燕忠主任还手把手地对中心医护人员进行传、帮、带,从而大大提高了中心医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仅中心康复学科建设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增强,中心康复治疗水平在整体上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更让方云晓主任高兴是的,徐燕忠主任还结合其在门诊接诊和病房查房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结合石门农场辖区内老年人和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较多的实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为典型案例,为中心康复科的医师、治疗师详细分析患者的治疗思路、指导制定慢阻肺患者的康复方案,悉心带教中心康复医师及治疗师,指导康复治疗师引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咳嗽和排痰训练等康复治疗手法。使慢阻肺患者能采用药物和康复联合治疗,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通过对这部分患者的康复质量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方云晓说。她表示,“名医工作室”的建立,带来的不仅是专科诊疗的特色优势和品牌效应,更是医疗新技术的引进和人才培养,不仅弥补了石门农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短板和不足,也让社区居民看病就医“就近跑”、“少跑路”、“不跑路”,实现了辖区居民“小病在社区,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特约通讯员:贡小兵童倩柯孝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