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我们就面临一个常见的医学问题,就是80岁以上、甚至90岁、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如果摔伤髋部骨折了,该怎么办?
传统观念告诉我们,老人年纪这么大,“耗”不起手术、万一下不了手术台怎么办?或者钱花了很多,生命依旧无法保障,还不如不做呢!加上高龄老人本身身体状况不佳,往往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很大,很多医生都会“避而远之”,所以经常会选择保守治疗。
那么我们从医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老年人的骨折,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变得疏松,扭伤或者摔倒后很容易发生骨折,且多为髋部骨折,也就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或者股骨颈骨折。这些部位的骨折造成老人不能活动、不能坐起、甚至不能翻身,只能长期卧床。长期卧床会出现坠积性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尿路感染、大小便失禁等一系列并发症。很多老人熬不过3个月就在痛苦中离开了,这也就是医学界常说的“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即使熬过这段时间,老人也往往不能生活自理。
医院骨科,科室主任雷永林、副主任张宏一致认为,哪怕是岁高龄的老人,只要髋部骨折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建议“手术治疗”,一般术后3-5天就可以下地活动,进行护理、翻身、大小便的时候老人痛苦也小得多。但是对于高龄老人,无论手术还是保守都是一场不小的战斗,进,意味着要冒险。退,则意味着患者丧失了生的希望。
就在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科来了一位95岁高龄老人,左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既往有老年痴呆、心肌梗死病史。主管医师高军迅速为老人全面查体、抽血、评估老人病情,并请相关科室主任会诊,同时向科室主任雷永林、副主任张宏汇报病情。
刚入院时家属顾虑重重,总觉得高龄老人手术风险太大,一致要求保守治疗,坚决不接受手术方案。但是大量的医学实践证实,高龄老人在伤后48小时内手术,死亡率比48小时后手术要低得多。病情就是命令,时间不能耽误,主任们马上召集患者家属来院,告知我们科室的“快速康复和微创理念”,将术中、术后的风险、保守治疗及手术的利弊告知患者家属,经过患者家属慎重考虑后,挽救老人生命的想法促使他们决定手术治疗。
在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宋琴、麻醉科主任张登文及血库的大力配合下,手术于入院第2天顺利进行,张宏副主任医师只用了45分钟就完成了手术,术后老人生命体征平稳,平安返回病房,现在已经拆线,春节前可以出院回家,和全家人度过一个其乐融融的团圆年,老人的儿女为感谢我院骨科,送来一面“含金量”非常高的锦旗,这是对我们工作的充分信任,也是对我科快速康复、微创理念的充分认可。
对于高龄老人来说,“手术机会转瞬即逝,千万不能耽误”,躺在床上越久,风险就越大。这类手术需要术前多科室紧密配合、术后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心内科及血库等科室的共同支持,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医院医院,科室齐全,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在救治这类高龄患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让老百姓放心看病,好看病,看好病。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科室主任雷永林、副主任张显宏、张宏携全体骨科人员,祝大家“新年快乐,狗年大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