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预计阅读50分钟·········
摘要:能使货币更加便捷、安全和低成本的新技术会催生出人们更愿使用的新货币形态。伴随计算机、互联网、密码学等技术进步,出现了数字货币、虚拟货币、密码货币等诸多新货币形态,相关概念的界定非常模糊,引起一些混乱。本文依据逻辑关系与历史发展,从实物货币和记账货币开始,梳理了货币形态的演化过程,重点分析了新出现的密码货币形态,界定了这些货币形态的概念和相互关系。
关键词:货币形态,实物货币,记账货币,密码货币
货币是市场经济的枢纽,随着技术和制度的变革,货币的形态也在不断变化。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货币的形态演变是缓慢的,一般认为经历了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铸币、纸币、法币等几个主要阶段。斯密[]20认为货币最早的形态是日常商品为主的实物货币,然后到易于携带、称量、切割、检验的金属货币,再到权威铸造的铸币。马克思[2]70认为货币从早期实物商品作为偶然的等价物,发展到金银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历史必然性,“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凯恩斯[3]9区分了三种主要货币形态:商品货币、不兑换纸币和管理货币。最近的是米什金[4]45给出的五种货币形态:商品货币、不兑现货币、支票、电子支付和电子货币。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区块链的兴起,出现了很多新的货币形态称谓,比如电子货币、数字货币、虚拟货币、密码货币、加密货币、去中心化货币、代币、通证、稳定币、传销币,等等。这些新的货币概念究竟指代了什么货币形态?相互之间有何种关系?现有货币形态分类未能给出清晰的界定,这些概念在应用中引起一些误解,甚至混乱。特别在最近的区块链热潮中,法币之外的密码货币、通证、代币、稳定币等快速涌现,形成发行门槛低、流动性强、难以监管的全球市场,概念不清、认知不明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一些传销组织和资金盘利用这种局面,借着密码货币的去中心化特征和政府对区块链的支持,夸大密码货币、通证和代币的安全性和应用前景,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为此,本文将对货币的各种形态做出梳理和概念界定,以期消除各种货币概念的混淆。
本文对货币概念的界定将依据三个原则:()货币特征与词义相匹配。尽量选取最能够反映具体货币形态特征的词语进行定义;(2)货币形态相互关系清晰完备。明晰货币形态差异,清晰概念边界并尽量完备;(3)尊重被事实接受的概念。尽可能采用已经被市场广泛接受的概念。
一、货币的功能、性质与形态分析当前纷繁的货币形态概念,需要先简单考察货币的功能和性质。一般认为,货币有三种主要功能:()交易媒介(或流通手段、支付媒介)。为商品的买卖充当媒介;(2)价值尺度(或记账单位、计价单位)。对商品进行计价或记账的尺度或单位;(3)价值储存。贮存财富或购买力的手段。[4]42,[2]22
那么货币的性质或本质是什么呢?提出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专业治疗皮肤白癜风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