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人工鼻又称温-湿交换过滤器,常应用于气管切开的患者。人工鼻模拟鼻的功能,使气管切开形成的开放式气道转变为封闭式气道,保证气体的充分温化,湿化,减少污染,过滤细菌,预防肺部感染,提高氧疗效果。
二、方法:
将人工鼻套在气管切开套管口,侧孔与氧气管连接,调节氧流量3—5升/分,24小时更换,如有污染及堵塞及时更换。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节律频率,氧饱和度,及时吸痰,定时听诊肺部痰鸣音的情况,同时注意有无缺氧,发绀,呛咳等不良反应。
三、护理措施:
1、环境的准备:
提供清洁,安静舒适,空气流通新鲜的病房,室温维持在22-24℃,湿度维持在50%-60%。人工鼻可使气道温度保持在29℃-32℃,相对温度达到80%-90%,从而维持病人较好的舒适度。
2、保持管路通畅:
妥善固定,保持人工鼻与气管导管连接紧密,防止脱落和漏气,防止管路折叠受压。
3、维持患者床头抬高30-45°
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排除,预防坠积性肺炎。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的排出,同时可配合雾化吸入治疗。
4、维持呼吸道通畅
加强气道的管理和监测及时吸痰,清理气道分泌物,检查是否被痰液赌塞,当人工鼻被堵塞时,可引起气道内压上升,导致肺顺应性降低和气道抵抗的上升。堵塞时病人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烦躁不安,氧饱和度下降等,一旦发生应该及时更换。
5、严格无菌操作
操作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1)选择吸痰管大小为气管套管的1/2。
(2)在吸痰过程中注意患者的面色,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
(3)注意观察痰液形状,若痰液粘稠或痰痂形成则是湿化不足,可加重肺部感染,若痰液稀薄呈水样则湿化过度,可加重护理工作,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吸痰次数。
(4)监测湿化效果,防止缺氧和窒息,人工鼻内壁可见的水珠越多,证明湿气产出量高,湿化效果好。
四、小结:
人工鼻应用在气管切开套管上,减少温化,滴液,更换纱布等护理工作量。患者就人工气道管理所承受的费用亦显著减少,因此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