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妇人素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此见桂枝茯苓丸是古代的下死胎方,治疗妇人小产,下血过多,胎死腹中,而服之可下,故《妇人大全良方》将本方称为夺命丸。
方解
桂枝、芍药,一阴一阳,茯苓、丹皮,一气一血,调其寒温,扶其正气。桃仁以之破恶血消癥积。本方是—张活血化瘀的方剂,现代常用于因下腹部血瘀而形成的包块或痛证,通过活血化瘀、去瘀生新、散解凝滞以治诸证,为妇科疾病常用方。然其应用范围大多局限在妇产科临床,却不晓其也是内科良方,用之于肺病亦颇佳。
今观袁红霞教授用以治疗顽固性咳嗽一例,疗效显著,分享于大家。
刘某,男,于年6月12日初诊诉已咳嗽2月余,多发于夜间,痰少色白,无咽干痒,纳可,二便调。其余无不适,唯有汗出多。舌暗红边齿痕苔薄白,脉微滑。导师治以桂枝茯苓丸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15g,茯苓15g,芍药15g,桃仁15g,牡丹皮10g,生姜4片,大枣5枚,炙甘草10g,生龙牡30g(先煎)。患者服用七剂药后复诊诉已无咳嗽,后方减去桂枝茯苓丸,续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其汗出。导师运用桂枝茯苓丸治疗久咳不愈,以夜间发作明显为特征,并伴有舌暗红之瘀血体征。导师因胡希恕善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哮喘而受其启发,故尝试将此方用于宿瘀之咳嗽。
明代张景岳提出“喘有宿根”这一观点,而一般认为,实证哮喘的“宿根”多是指痰饮实邪,胡老通过长期临床观察与实践,认为瘀血是引起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历代医家尚未明确提出瘀血致哮喘,但《内经》有过类似的描述,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肝脉搏坚而长…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即言因瘀血结于胸胁引发喘证。
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亦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瘀血肺病屡屡得效,现代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肺气肿等肺系疾病,而伴有面部灰暗,眼圈发黑,唇舌暗红,舌下静脉瘀紫等瘀血体征,皆能使用此方。而临床发现桂枝茯苓丸对血栓性疾病有效,不仅是肺栓塞,对心肌梗塞、脑梗塞以及下肢的静脉血栓也有效果。
由此可见,桂枝茯苓丸不仅仅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成药。清代医家吕震名说“凡读仲景书,既从有字句处知其定法,又当从无字句处参其活法。”就像桂枝茯苓丸的定法在于活血化瘀,而扩展应用范围以治疗呼吸科、心血管科、神经内科、皮肤科、男科、外科等即是展现其活法,同时也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法则。
“读经典,做临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