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上期给大家展示的
创意大赛项目是科技感类的,
那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
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切实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
端好小板凳,且看合小会慢慢道来.....
《飞医移动医疗平台》
申报人:合肥市硕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吴元波
当前医疗资源不平衡,导致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卫计委年下发的《医师执业管理办法》,为百姓看病难提供了政治支持。医院就诊,诊治不了的病情,需通医院就诊,费时费力,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就医难的问题,而通过飞医平台不仅省时节而且省费用,以一个基层胃癌患者为例,通医院就医可节省十天以上时间,节约费用数万元。该平台的打造主要通过服务管理收入,渠道分成收入,互联网营销收人,线上培训收入实现。
纳米智能感应创面施药器
申报人:胡兴勇
日常生活中,患者常为手术后医院排队换药的不适和耗时所困扰。通过资料文献的查询可以发现,谷歌、苹果等公司已有智能眼镜、手表等产品问世,可测量使用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和皮肤温度等。据年01月20日人民网报道,苹果公司目前正在大力招聘医疗传感器方面的专家,试图在可穿戴计算机和医疗设备等领域有所作为。受到心脏起搏器远程诊疗的启发,和换药室医生就创伤换药进行交流,确定了纳米智能感应创面施药器的研究方向。
纳米智能感应创面施药器是一种小型医用智能穿戴设备,应用了纳米感应技术(检测细菌指标),数据实时采集、存储、分析与远程无线传输等技术,预期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达到远程无线监测治疗患者创伤的需要。
《下肢主动康复训练装置》
申报人:王睿
长期卧床的患者医易成褥疮,肌肉萎缩,泌尿系统感染,坠积性肺炎等症状,而传统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功能单一,1.缺乏可直接评估效果的指标2.训练过程长,护士无法全程监督3.患者自主训练无法做到阻抗运动4.患者难以坚持,依从性差。而新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1.患者将脚部伸入踏垫和垫背内,通过踩踏或抬升转动板,即可自主训练腿部肌肉及关节,2.通过更换大小不同的训练弹簧,适应患者不同阶段的训练需求,3.通过调解节滑座在圆弧导轨上的位置,就能调整训练幅度,4.碰撞块与滑座上的压力传感器接触,将信号发送至计数器,即可实现训练计数,5.通过碰撞块,滑座,压力传感器和计数器的配和使用,使医护人员和患者直观的把握训练效果,6.可以激励患者科学主动有目标的系统康复训练,节约了临床康复训练的人力投入。
”《新型日、地、月三球演示仪》研究报告
申报人:胡兴勇
针对昼夜交替、月相变化、四季更替等现象,教师往往会用三球仪来演示,实验室中传统的三球仪只能简单的模拟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不能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月相等天文现象,只能通过老师讲解、学生抽象理解。如何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和体验到日、地、月三球位置关系、运动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昼夜交替、月相变化等现象呢?
而新型日、地、月三球演示仪,则利用紫光照射荧光粉变色、实时摄像观察月相变化、温度传感器直观显示温度等方法,能够更真实的模拟月相变化、昼夜交替等现象。能让学生更真实观察到月相的变化等天文现象。本作品在课堂演示中效果良好,得到同行和学生的认可。
合小会相信
有这些能人志士的加入,
我们的大合肥会越来越好,
不负“创新高地”的称号,
在智能创新领地大放异彩!
还在观望的朋友,抓紧时间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