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解释发烧的?人为什么会发烧?为什么有的人会高烧不退?孩子发烧真的需要打点滴吗?张仲景的《伤寒论》在汉代写成,距今年了,但是它仍是中医学的最经典的著作之一,地位非常之高,堪称「方书之祖」。伤寒论经历了接近两千年的时间流传至今,其中确有着很多深刻的中医学原理至今仍可为我们所用。书中非常详细的讲述了各种关于退烧的方法,包括各种药物的使用,各种基本的理论和各种退热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我们如果很深入细致的了解这本书,我们就可以很好的掌握关于发烧和退烧的相关知识和技巧。1关于感冒发烧简单来讲,发烧就是体温的升高,就是我们俗称的发热。中医认为,皮肤的温度实际上是由阳气的聚集来维持的,就是说皮肤能有温度,是因为阳气聚集在皮肤,所以才会有温度,包括我们正常的体温,是一种良性的,持续的阳气的存在状态,正式因为阳气的持续存在,所以才能够让我们的皮肤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个阳气聚集过多的时候,就会造成体温的升高,造成皮肤温度的上升。怎么样来理解呢?不发烧的时候,比如说你静静的坐在这里,你摸一下自己的手臂,会感觉到一定的温度,然后你在室内做一些运动,比如说仰卧起坐,哑铃操,跳跳健身操,或者去外面跑几圈回来,你会感觉到手臂发热,他为什么温度会上升呢,就是因为阳气向皮肤聚集造成的。因为你在运动的时候,阳气就会从你的肺脏蔓延到皮肤从而造成皮肤温度的升高,这是肺主皮毛功能的一种表现。2关于肺主皮毛中医里面有一种说法叫“肺主皮毛”。什么意思呢?文字看起来很简单,实际意义却很丰富。什么才叫“肺主皮毛”呢?完整的解释就是说“皮肤的阳气是由肺脏所管理的,同时皮肤的阴液也是由肺脏来管理的”因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所以说“肺主皮毛”也必然有两个方面。一是肺脏能管理皮肤的阳气,二是肺脏也能同时管理皮肤的阴液或者叫阴气。气液本身是不同时间段的不同状态,他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也可以统一的称为肺可以管理皮肤的阴,肺也可以管理皮肤的阳。这是非常重要的理解,这个理解来自于《伤寒论》。因为皮肤的阳气来自于肺脏的“输布”(“输布”的意思就是输送和布散),从肺脏出来以后去往全身的皮肤。我们全身的皮肤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皮肤互相连接,是没有缝隙,从而维持了我们皮肤所有的温度,当肺脏的阳气向皮肤运送过多的时候,就会造成皮肤温度的增高;如果阳气输送得过少,相应会造成皮肤温度的下降。3关于肺主宣发中医里面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肺主宣发,这个里面讲的是肺脏的功能,主要功能是向外透散宣发。就是说肺脏的阳气要经过皮肤外面的腠理宣发透散,透出去,散出去,这样才能维持保证我们的肺脏功能的正常。皮肤是会呼吸的,实际上讲就是阳气向外持续的疏散。讲到这里,就引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我们受凉的时候,着凉的时候,比如说我们晚上睡觉,开个窗户,冷风吹进来。开个空调,温度太低了,晚上冷空气吹进来,或者很多小孩子晚上睡觉被子没盖好,所以早上起来就出现发烧。4人为什么会发烧?发烧就是因为寒气损伤了人体。进入到人体的皮肤表面,然后关闭了一部分的毛孔,就会导致皮肤里面的阳气在向外疏散的时候出现障碍,闭住了。阳气会在皮肤的下面持续的聚集,就像下班了,人们要从公司的门口出去,有人把公司的门堵住了,那么是不是全公司的人都要聚集在门口?这时候人群躁动,表现出一种想冲出去又冲不出去的感觉,被困住的感觉。人体也会出现这样的反应,阳气就会大量的聚集在输布的通道毛孔的附近,从而造成一种阳气的持续聚集。然后肺脏会对这些阳气重新进行调配,调配到其他出口。但是,阳气对周围阳气的布散就会引起皮肤温度的升高,从而导致体温的上升。闭的阳气停留在皮肤的程度和量会越大,人就会出现体温38度,甚至烧到39、40度,这就是不同程度的阳气在皮肤聚集所导致的。这种持续的发热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表证,表的意思就是在体表的意思。5发烧为什么还会怕冷?寒气从皮肤的毛孔进入到皮肤的下面,它不一定就停留在表面,由于寒气要进来,所以引起一种寒颤,怕冷的现象,合起来就是恶寒发热,就是怕冷和发烧都存在,这就是感冒的一种表现。在中医学里面叫做伤寒表证,所以张仲景写的这个伤寒论为什么这么重要,伤寒的意思就是阳气被寒气所伤,从而引起各种各样的病。比如我们刚刚提到的发烧实际上就是这其中的一种。从这个角度来说,发烧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阳气足的表现,是身体自救的表现。所以,不要遇到发烧就匆匆忙忙输液或者吃西药退烧药,这是强行抑制身体自救的错误行为。6风寒感冒与麻黄汤为什么有的人会高烧不退?这是因为寒气闭住了毛孔腠理,造成阳气持续不能向外输散。这时候就需要使用发汗剂,或者叫辛温发散药。在中医学里面有个非常有名的方剂叫麻黄汤。很多的感冒药都有麻黄碱这个成分,麻黄碱就是从中药麻黄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浓缩成分,变成了一种西药,其实这是来自于麻黄。传统中药不讲究提炼,更讲究原生药材,讲究搭配,比如说麻黄汤里面还有其他药物。那么这种辛温发汗的药物,入肺经然后能够帮助肺脏的阳气向外输。很多退烧药吃完之后都有一种效果,就是出汗,只有出汗才能退烧。其作用就是通过出汗,让肺脏的阳气通过毛孔,向外宣散,加速宣散。但是要注意,必须是微微出汗,出大汗反而适得其反。通过这样的引导以后,阳气不再聚集在皮肤的表面,从而导致体温的下降,皮肤的温度就下来了,这是退烧的一个基本原理。7风热感冒与桂枝汤除了这个寒气闭住毛孔会引起发烧之外,伤风也是会引起发烧的。风,在中医里面属于阳邪,前面讲的寒邪是属于阴邪。这种属于阳邪的风邪,进入人体后就会伤到阴。阴气重就会伤阳,阳气重就会伤阴。那么这个阳邪伤到阴液也会引起发烧。所以阴虚内热的人更容易得风热感冒。阴液受到损伤之后,阳气就会聚集,特别是风邪,进来以后也会造成体表温度的升高。但是他跟寒邪入侵皮肤的不太一样,风邪主疏泄,就是扩张毛孔,不止让你发烧还能让你出汗。而且他是直接闭住,不让阳气出来。所以伤寒是没有汗的,而伤风是有汗的,这是一个最根本的区别。所以这就是中医学伤寒表证与伤风表证是不一样的。一个伤阳,一个伤阴。那么伤风表证,除了要把风邪赶出去之外,还要维持这个阴液的平衡。前面讲过,肺主皮毛,肺不仅仅管理皮肤的阳气,还管理皮肤的阴气。伤寒论里面又有一个著名的方子桂枝汤,它就是专门用来平衡在伤风感冒后阴液失调的,也是专门用来治疗伤风感冒的,叫桂枝汤。正是因为发烧都要分伤风感冒,伤寒感冒,或者是其他。要想只用一两副药就解决感冒发烧,就需要准确的辩证论治,也就是把证辨准了,才能用正确的药物去给与治疗,这样才能做到立竿见影。8为什么不能打吊瓶退烧?有一些人发烧之后,喜欢打吊瓶补液,说:“我不用你这个方子,去医院打两瓶补液,烧不就退下来了吗?”表面看有些人发烧可以通过打补液得到缓解,起到一时退烧效果的。为什么有部分人是可以通过打补液起到临时作用的呢?因为打进去的这个液体,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葡萄糖,一种是生理盐水,这两种物质本身,在中医里面都属于阴的范畴。加上液体,被稀释的盐和糖含有水的成分,合在一起,统统归在阴液的范畴。而肺脏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肺朝百脉,就是我们全身的血脉最后都会回到肺脏,要朝向肺脏去流。不管你从从哪里去输液,最后都会回到肺脏,这个实际上就是给肺脏增加一些阴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中医学始终是要讲阴阳的,就是一个调整阴阳平衡的学问,在处理发烧的时候,肺脏的阴阳平衡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大量的液体补充肺脏,就会潜藏肺脏的阳气。发烧的时候,阳气大量聚集在体表,打了补液之后,就会引起肺部的阳气的潜藏,阳气收住了,不再往皮肤去,或者本来在皮肤的阳气撤了回去,因为阴阳要平衡。肺脏里面的阴液多了,那体表的阳气就得回撤。你就会发现,经过打吊瓶之后,肺脏的阳气回收之后,体表温度就下来了,你就退烧了。但是你别高兴,你的病真治好了吗?没有!很多人总觉得发烧应该打吊瓶,因为立竿见影,可是你不知道体表的邪气没有驱散的话,阴阳平衡也只能维持一时。今天打了吊瓶,阴阳暂时平衡了,但是再继续下去,由于体表的邪气没有祛除,很快阴阳又会失去平衡。持续失调,人会怕冷,可是你很快又会怕冷,甚至怕风。阴阳又再次失去平衡,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打了吊瓶退了烧,下午又发烧又来打吊瓶,以为持续打吊瓶会好。这时候就产生了问题,持续的向肺脏输送阴液,虽然经过一段时间,邪气在体表一直停留,来回折腾之后,这样反而好得慢。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总是反反复复感冒发烧的原因,太依赖输液的缘故。9为什么退烧后有的会咳嗽?体表邪气在体表有停留时间的,可能过了六七天,人体正气上来了就把邪气驱散掉了。过度的补液又造成了新的问题,肺内的阴液开始过度的积聚,所以你开始咳嗽了,开始有痰了,之后你会有疑问,为什么烧好不容易退下来了,为什么又咳嗽了,所以这个跟肺脏的阴阳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说,并不是打吊瓶打补液就一定能够退烧的,有一些人老是要求医生给他打消炎针。消炎针一般都是抗生素,就是在盐和糖里面加入抗生素,从中医来讲,抗生素都归为清热解毒药,这种要在很大程度上都能打击人体的阳气,消解掉人体大量的阳气。能够平衡很多聚集在皮肤体表的阳气,能够退热,实际上也是损伤了自己的阳气,这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情况,所以在补液打了几天之后,就出现了其他的一些症状,是咳嗽,咳痰的症状。因为阳气损伤过度,所以说真正要退烧,特别像这种伤风感冒,伤寒感冒引起的发烧,不是要马上打吊瓶,而是吃一些宣透的药让肺脏的阳气正常的向外宣散,通透了自然了就好了,不需要进入后面的流程,不需要去打吊瓶。所以,奉劝一下宝妈们们:以后遇到了孩子感冒发烧千万别像热锅上的蚂蚁,不要病急乱投医,盲目的要求输液或者吃抗生素。中医专家告诉您:小儿推拿调理感冒发烧咳嗽效果好且无副作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jiej.com/mxzqgy/8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