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让耄耋老人行走如常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何穰黄永松记者李传新
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听上去是否有点不寒而栗?
其实,医学界称之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老年髋部骨折并没那么可怕。
近一个月来,湖南中医院骨伤三科在董克芳主任的带领下,连续为8位85岁以上老人实施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最高龄患者97岁,最低的也有86岁,平均年龄达90岁。老人们均在10天以内单独扶拐下床步行,最大限度避免了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成功打败“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几位老人近日在家属陪伴下来院复查,均提示术后恢复良好,达到预期目标。
最大化“微创”手术不到1小时
3月19日,董克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本组患者共同特点为年龄超高,合并内科疾病多,手术风险大,需要医护人员更加细心和耐心,也需要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病情,理解风险。对于手术医师来说,要最大化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降低创伤。专家团队对本组患者改进了手术入路,平均手术时间仅45分钟,失血量仅—毫升,做到了最大化的“微创”,术后恢复良好。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髋部骨折为老年常见骨折,这与老年人骨质疏松、髋部的功能特点有关。董克芳介绍,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后,若不动手术保守治疗,患者不能行走,需长期卧床,甚至饮食、大小便都需护理,极易因卧床而发生多个并发症,如褥疮、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心脑血管意外等,这些并发症的接踵而来都可能使“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成为致命伤。
积极预防骨质疏松避免跌倒摔伤
董克芳教授提醒,最近天气晴好,大家春游的兴致都很高,但老年人外出时,家人应尽量陪伴搀扶,避免意外受伤,一旦摔倒不要盲目活动或将其扶起,应及时送医;平时当注意防治骨质疏松,最大地降低骨折风险。如果你和家人还很年轻,请积极预防骨质疏松;如果家里有老人,请叮嘱其定期监测骨密度,合理锻炼,预防跌倒,同时注意从饮食中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如果老人发生了髋部骨折,请与医生充分沟通,争取手术治疗,避免长时间卧床;如果老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手术,请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