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症状,感冒会发热,咳嗽会发热,肺炎会发热,但什么是发热?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者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一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
简单一点就是肛温≥38℃或腋温≥37.3℃就可认为有发热!
那发热有什么危害?
首先发热不是一种病!它是疾病所产生的症状之一,可以由多种疾病所引起。
发热可以增强免疫细胞功能,提高对病原的防疫能力,清除病原体。
发热会引起基础代谢的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增加心肺负荷,导致患儿出现烦躁或乏力,呼吸、心跳增加等不适感。且持续的超高热会使病情加重。但是经常有家长担心发热会把小孩脑子烧坏了变傻了,这样以后就考不上清华上不了北大,但其实不是的,孩子脑子烧坏了一般都是因为患有脑炎或脑膜炎等神经系统疾病而导致的发热,所以我们要找出发热的病因而治疗更为重要。
那发热了该做什么呢?
发热的治疗目标是减轻发热所致的不适感,而并非单纯恢复正常体温。
那什么时候需要开始退热处理?
对于2月龄以上宝宝,腋温≥38.5℃,或因发热导致的不舒服,可给予退烧。
退热的方法有哪些?药物退热:目前对于小儿发热能够使用退热的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2个月以上孩子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6个月以上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和布洛芬均可使用。
物理降温:比如温水浴、减少穿着衣物、冰敷、退热毯等来减少体表温度提高患儿的舒适度。(不要酒精擦浴!)
使用退热药的时候得注意什么?
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联合使用或交替使用不推荐解热镇痛药和含有解热镇痛药的复方制剂合用
最重要如果是2个月以下孩子出现发热,医院就诊,交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