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为清热剂,具有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之功效,主治由肝胆实火上炎、肝经湿热下注所引起的多种病证。本方为一首名方,流传至今,多为医家所喜爱。如何正确地应用本方呢?叶橘泉老师从这三面来说明——
处方组成
龙胆草3~9g,当归6~12g,地黄9~15g,柴胡3~9g,黄芩6~12g,山栀子9~15g,泽泻6~12g,木通6~12g,车前草9~15g,甘草3~6g,水煎服。
临证直觉诊断(一)——辨证
头痛目赤,口苦胁痛,耳聋耳肿,尿赤淋痛。阴痒阴肿,男子阴囊湿疹,睾丸肿胀。妇女外阴部瘙痒,带黄味臭。舌质偏红或红,苔黄腻或黄厚腻,脉弦滑或弦数有力。
临证直觉诊断(二)——辨病
1.脑血管意外。
2.角膜炎等眼疾患。
3.高血压病。
4.三叉神经痛。
5.急、慢性肝炎。
6.急性白血病。
7.糖尿病。
8.肛门周围炎,痔疮。
9.男子前列腺炎。
10.男子睾丸炎。
11.男子阳痿。
12.妇女盆腔炎。
13.妇女倒经。
14.带状疱疹。
15.脂溢性皮炎。
16.慢性湿疹。
临证直觉诊断(三)——辨体质
体质较好,体格中等或健壮。
慎用或禁忌
脾胃虚寒之患者应慎用或禁忌本方。
临床加减应用
1.脑血管意外本方加伸筋草、石菖蒲、夏枯草。
2.角膜炎等眼疾患本方加决明子、青葙子、穿心莲。
3.高血压病本方加白菊花、连钱草、决明子。
4.三叉神经痛本方加葛根、石膏、板蓝根。
5.急、慢性肝炎本方加乌蔹莓、柴胡、田基黄。
6.急性白血病本方加狗舌草、马兰根、鲜柿叶。
7.糖尿病本方加楤木根皮、鲜藕节、黄连。
8.肛门周围炎,痔疮本方加麒麟菜、黄柏、槐花。
9.男子前列腺炎本方加萆薢、瞿麦、三白草。
10.男子睾丸炎本方加茘枝核、半边莲、黄柏。
11.男子阳痿本方加白蔹、薏苡仁、穿心莲。
12.妇女盆腔炎本方加墓头回、土茯苓、白蔹。
13.妇女倒经本方加鲜马兰头、怀牛膝、鱼腥草。
14.带状疱疹本方加板蓝根、延胡索、野菊花。
15.脂溢性皮炎本方加鲜清明柳、决明子、大黄。
16.慢性湿疹本方加玄参、水牛角、连翘。
作者七十年临证医案与心得
妇女盆腔结缔组织炎
王某,女性,36岁,江苏省句容县农民。年7月初诊。患者自诉近一年多来常有低热,身重困倦,下腹坠胀并伴有疼痛,腰骶部酸痛。月经周期延长,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味较甚。患者曾在五七干校中心医务室妇科做检查,被诊断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患者本人要求服中药,故妇科张医师将其带来中医科让我诊治。
一诊:视患者低热不解,颜面少华。诊其脉弦滑,舌质红赤,苔黄腻,根部黄厚腻。证属肝经湿热下注,治以清利肝经湿热,泄热解毒。方取龙胆泻肝汤加味:
龙胆草6g,当归9g,柴胡6g,黄芩12g,山栀子9g,泽泻9g,地黄12g,木通9g,车前草15g,甘草6g,墓头回15g,水煎服。
配方7剂。
二诊:药后黄带减少,腹重与腰痛亦有减轻。原方继服14剂。
三诊:低热及痛经缓解,身重困倦也有恢复。效不更方,原方再服14剂。
四诊:诸症均减。继续服用原方。因方中部分药物之性味属大苦大寒,为防止损伤患者之胃气,将原方的剂量改为隔日1剂,继续服用下去。
6个月后患者再次来复诊时,我请张医师为其做妇科检查。日后张医师告诉我,患者所患之盆腔结缔组织炎已有大幅度好转。
叶橘泉书系
从辨证、辨病、辨体质三方面出发,学习多首方剂的应用——
《叶橘泉临证直觉诊断学:辨证、辨病、辨体质七十年心得》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叶橘泉先生是首位提出“方证学”概念的临床家,是近代经方医学具有代表性的大家。本书原名《临证直觉诊断学》,是叶橘泉先生最为重视的著作。临证直觉诊断(辨证、辨病、辨体质)是中医大夫的经典辨证模式,书中记录了叶橘泉先生在临证直觉诊断中常用的76种重要处方,其中包括经验方、经方、时方,每种处方的后面列举了著者临床治疗的医案。
往期精彩推荐RECOMMEND脉搏暂停,是哪里出了问题?
大暑正伏天,选对饮食很关键
肝不好,人易老!白开水里加点它,养肝排毒,熬夜必备!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叶橘泉临证直觉诊断学:辨证、辨病、辨体质七十年心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叶橘泉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