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客户端5月12日讯(YMG全媒体记者刘晋通讯员李成修马瑾摄影报道)重症监护室(ICU),是一个高强度的无硝烟战场。工作在这里的护士被称为“护理特种兵”,他们吃不能按时,睡不能定点;没有周末,更没有假日;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
5·12护士节前夕,记者走进这里,医院东区ICU男护士贾锴全用生命守护生命的大爱。
一个人能干好几个人的活
今年是27岁医院工作的第七个年头。“说是7点30上班,其实我们7点就要到科里准备。”小贾是莱州人,现在住在白石路附近,“别看只有3公里的路程,一路要经过3所学校,特别是早晨,会很堵,所以我都是提前半小时出门。”
每天看护的病人都不确定,采访当天,他守护的是5、6两个病床。“我们每天看护的病人都不同,要看哪两个床,都要早晨交班时安排。”他边给记者解释,边打开了患者病历。“5床的李大叔患重症肺炎,呼吸衰竭。6床的王大姨脓毒性休克,意识丧失。”
在详细看完患者病历后,他走入病房,与同事一起,开始为患者翻身。“每隔两个小时,我们就要临床间互相合作,给患者翻身、扣背,预防坠积性肺炎、压疮、深静脉血栓等问题。”
随着查房工作开始,贾锴全开始了对病人的全面监护,并执行新的医嘱,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拿李大叔来说吧,他入科后,一直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VVECMO、镇静状态、血液净化、丙种球蛋白及激素调节免疫、补充白蛋白、输血、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脏器支持、适当补液及维持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这些对于小贾来说,早已成为平常事。
“患者自身条件如果允许,我们都会在下午扶他们起来活动活动。有意识的,就推着在病区里转一转,调节一下心情。”贾锴全在将李大叔扶上轮椅后,大口喘着粗气,擦着脸上的汗水,还不忘开着玩笑,“这像这样的活,需要好几个人一起完成。这时就显示出我们男护士的重要性了。其实,男护士的优势还在于对一些新仪器的使用。毕竟男性的动手能力比较强。”
一年要上多天夜班
下午4点,接班护士准时到岗,原本以为他会马上回家,结果小贾又领着记者回到了办公室,“虽然下班了,但患者的排泄、体温等情况还是要仔细记录的。同时,我们还要核对医嘱的执行情况、护理文书的记录情况以及患者气道的情况。”
很多人会觉得下班后的他会在晚上睡得格外踏实,“其实不是这样的。”他告诉记者,“我们一年的夜班次数在多天。有的是前半夜,有的是后半夜,生物钟对我们来说全是乱的。根本做不到想睡就睡。我经常感觉刚刚睡着就又要起来上班了。头疼,也是我们的通病,常常在科里会听到有人念叨着,‘头怎么又疼了’。”
和他一样,还有很多白衣天使,都在用生命守护生命。时钟轮转,新的工作很快就要到来,他们没有停歇。
责任编辑:高涵
审校:赵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