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卫健委发布消息称,60岁以上老年人,是新冠重症的高发人群,且年龄与发病率成正比。特别是对于一些80岁以上的人群,新冠重症的危险性相当高。
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大多不如年轻人,本身就属于易感体质,再加上慢性病对免疫系统的消耗,患上新冠无疑是雪上加霜。万一老年人感染新冠,作为慢性病患者,掌握这个技能将成为关键!
一、医生推荐小妙招:学会线上问诊
现阶段国家实行“阳性居家”的政策,这意味着,现阶段大部分患者的患病情况都相对轻微。即便检测呈现阳性,也大多是无症状或轻症,在家进行自我监测和日常养护,基本都能自愈。
如果是存在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或高龄人群感染,则建议自己或家人尽快学会线上问诊。医院的环境有多复杂,医院看过病的人都明白。光是候诊这一会儿,身边就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个携带病菌的病人。
中老年人以及高龄人群作为各种疾病包括新冠在内的易感人群,进医院走一圈,交叉感染的风险是非常高的,稍有不慎还会加重病情。所以在确诊情况下,一般不推荐该类人群盲目线下就医。
由于慢性病患者与普通患者稍有不同,除了抑制新冠病情外,还要在日常服药、自我监察方面注意诸多细节。所以医护人员需要实时根据情况指导患者用药,调整药量。
医院跑,显然是不现实的,感染风险也会增加。医院都开通了线上咨询服务,和线下的形式类似。只需线上排号等待,就可以利用摄像头,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医生了解患者的状况。
足不出户便可得到医疗指导,大家何乐而不为呢?不过考虑到一些中老年人特别是高龄人群对电子设备使用不熟练,还请子女多多引导,或者在需要时亲自操作,以免影响病情恢复。
二、慢性病患者“阳性居家”,这些同样重要!
1.对自身慢性病进行合理监测
利用线上问诊的方式,慢性病患者可以实时了解到自身的病情变化。与此同时,针对慢性病的管理和治疗,也不容忽视。
由于居家自我管理期间,一般需要按要求服用抑制新冠的对应药品,所以在线上咨询时,一定要明确自己正在服用的慢性病药物。以免药物之间互相冲突,影响药力。
而对于慢性病的日常监测,平常怎么监测,确诊新冠后还请继续保持。比如有些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症,需定期进行血压、血糖监测,一旦数值波动异常,并伴随相应的不适症状,则需及时联系医生。
2.营养搭配运动
针对慢性病患者,饮食一般推荐清淡一些,但同时要注意营养均衡,不能太过于清汤寡水。主食方面可以粗细混搭,蛋白质方面可以依靠牛奶、豆制品、鸡蛋以及白肉,维生素方面要多吃蔬菜,避免油盐。
除了营养补充,运动也不能少。居家隔离时人们容易变得懒惰,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合理的运动可促进身体恢复。建议每天保证半小时运动,健身操就是不错的选择。
3.调节情绪保持乐观
这一点对于中老年人非常关键。相关研究指出,新冠肺炎爆发引发的封闭管理,容易让中老年群体产生焦虑。据统计,封闭期间老年人群当中焦虑率达到33.2%,抑郁发生率达到29.7%。
可想而知,慢性病老年患者确诊新冠后,又会是当头一棒,情绪必然更加糟糕。这也是为什么年轻人确诊后恢复的较快,而老年人恢复得较慢,且重症率更高的原因。
产生不良情绪后,人体会分泌各种不良激素,身体机能水平下降,免疫机制不发挥作用,病情自然无法恢复。为了避免情绪问题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建议中老年人以及高龄人群学会调整心态。
包括亲人、子女也要做好辅助工作,帮助老年人走出阴霾。情绪问题得到解决,老年人心态恢复正常,才更有利于对抗各种疾病。
总结:
确诊新冠并不可怕,怕就怕心态没有调整好。对于慢性病患者,确诊新冠虽然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但也应该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学会线上就医、掌握居家自我管理的技巧,才能快速告别新冠。
各位朋友,你尝试过线上就医吗?你会因为确诊新冠而感到担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