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骨科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骨科住院治疗名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n=60)和实验组(n=60),两组性别、年龄及受伤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7.22±2.51)d,实验组为(11.85±2.30)d;对照组满意度88.3%,实验组98.3%;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如压疮、肺部感染、便秘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提高了骨科老年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老年患者影响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及交通业的发展,骨科老年患者逐渐增多,由于老年人各系统生理机能已有减退,加上骨折创伤,需要长期卧床,同时受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所以在老年患者住院过程中,需要给予系统的合理的护理方法,对可能发生因素予以全面的评估,预见性地落实好各项护理措施,提高生活质量,本文选取例老年患者,进行了预见性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
年9月至年3月来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例老年患者,其中男85例,女35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64例,跌倒摔伤56例,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的肝肾疾病、脑外伤等严重疾病,将上述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n=60)和实验组(n=60),两组性别、年龄及受伤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1.2.2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
(1)入院时护理:患者入院后按照病人病情的需要进行抢救或者相应的护理处理,病情缓解时,向其询问发病时间、症状、病情发展过程、家族史、个人史等影响到护理工作的因素。多了解患者文化程度、职业、心理预期、对所患疾病的熟悉性。根据病人的信息,结合临床医护人员的判断制定出有预见性的护理计划,包括日常护理内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的处理预案、康复锻炼等,在病人住院治疗期间,根据病人病情的发展情况对护理预案做出调整,使之适应临床护理需要。
(2)心理护理: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努力做患者的亲人、朋友,我们要开拓自己各方面的知识领域,积累多方面的工作经验,无论任何阶层的患者都努力去寻找共同点和交流的话题,使病人消除陌生感和孤独感,善于和病人沟通,使病人精神有所寄托,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取得病人对治疗护理的配合,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使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3)预防并发症
①压疮:由于长期卧床,对于老年身体状态较差的患者容易出现压疮,多发生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及受压部位。根据卧位不同受压点不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对组织的压力,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以及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干燥,定时为患者翻身叩背,必要时需建立翻身卡,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及患者的舒适。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证正氮平衡,减少压疮发生。
②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老年病人易患坠积性肺炎这是由于与老龄化相关的肺运动受限,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随重力流向肺底部所致,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鼓励病人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在~ml,有规则的练习深呼吸,腹式呼吸,抽烟者劝其戒烟,保持口腔卫生,吐痰后用清水漱口,注意观察痰液性状和量。
③消化性溃疡:询问家族中有无患溃疡病史,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均减退,因病情需要使用激素治疗警惕应激性消化道出血,观察患者有无头晕、面色苍白,发现黑便、呕吐黑褐色食物,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仔细观察呕吐物和排泄物的颜色,避免因使用容器的颜色和室内光线不足,而干扰观察结果。
④便秘:与老人一起讨论有效的通便方法,保证每日粗细粮搭配,足量饮水,晨起饮温开水或温淡盐水~ml,以促进肠蠕动。食用粗纤维食物,如地瓜、韭菜、芹菜等。顺时针按摩腹部。鼓励患者床上适量运动除骨折部位外的健肢,有利于增加胃肠蠕动。
⑤泌尿系统感染:当尿道中有任何物质存在,或使尿液不畅因素,易使老年人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询问患者有无尿路烧灼感,尿急、尿频、发热等,白天增加饮水量,维持床单元、会阴部清洁,穿棉质内裤。留置尿管者每天用0.05%碘伏棉球消毒会阴部,注意观察尿液的性状、颜色、量,防止尿管受压、扭曲、阻塞及逆流等异常情况,保持引流通畅。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预见性护理的临床疗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
表1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例数平均住院日(d)
实验组.85±2.30
对照组.22±2.51
t12.
pP<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实验组
对照组
60
60
59
53
1
7
98.3
88.3
注:x2=4.,P<0.05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3)。
表3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压疮便秘
感染
消化性溃疡
实验组
对照组
60
60
01
23
1
3
0
1
注:x2=4.,P<0.05
3讨论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基于判断的前瞻性护理手段,目的是通过全面了解和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时制定有效护理措施,能够防患于未然,积极的处理、认识、预见并发症。由于骨科老年患者受伤较为突然,加之疾病恢复需要时间较长,卧床时间较长,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较多的负面情绪,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食欲下降,摄入的食物及水分减少,都会引起便秘,如多食用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术后很多因素会引起患者不舒适,术后疼痛就是较为明显的,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及时评估,选择合理的止痛方法,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刺激,有些患者认为使用止痛药物影响伤口愈合,及时向患者讲解错误的认识,及时向患者健康宣教,促进患者的康复,有效减少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还注意平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对有吸烟史者劝其戒烟,指导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扩胸运动,防止呼吸道感染,有效保证患者的安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7.22±2.51)d,实验组为(11.85±2.30)d;实验组满意度98.3%,对照组88.3%;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如压疮、肺部感染、便秘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提高了骨科老年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国芬.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北方药学,,9(8):.
2王咏莲,黄芬芝.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患者影响观察..社区医学杂志,,11(15):75-76.
3殷磊.老年护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来源:百度文库
转载仅用于分享与学习,如有侵权请,亲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了解助考之星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