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病人都觉得做完手术应该呆在床上休息,但是一直卧床的话,实际上不但没有帮助康复,反而有很多坏处,下面我就说说为什么我们要求术后患者尽可能下床活动。
1、防止肺部感染
手术后由于神经反射,胸腔活动减弱,又因麻醉的原因,使胸腔与腹腔之间的横膈松弛而上升,结果肺内呼吸的量及氧气交换的量减少,加上卧床,刀口痛,害怕咳嗽,积聚在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就不容易咳出,坠积在肺里引起“坠积性肺炎”。
术后能早期活动及下床,腹腔内容物下沉,横膈下降,空气进出肺脏的量増加,呼吸大幅度有力,使呼吸道内的内容物容易咳出,从而有利于防止肺部感染。
2、减少下肢静脉栓塞
手术后若是卧床不动,下肢的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的速度减慢,加上手术后饮水不多,进食少或禁食,体内水分就少了,血液变得浓缩,粘稠,血液中的血细胞因流动缓慢而凝集在一起,形成血栓,使肢体的营养和功能受到损害,甚至坏死。
如果手术后能早期活动,腿部血流速度就会增加,可以避免和减少血栓形成。
3、减轻腹部胀气
手术的刺激可造成植物神经紊乱,使肠动力减弱,肠管正常的蠕动能力减低,出现一定程度的腹胀,胸闷,不放屁。
如果手术后能尽早活动,就可以推动肠蠕动、提早恢复肠蠕动和排气,减轻肠内积气积液,减轻腹胀症状,帮助消化功能,增进食欲。
4、防止肠粘连的发生
在施行手术中,肠子受到手术的刺激,肠管蠕动不好,彼此容易发生粘连,轻者经常腹痛,重者还会引起肠梗阻。
手术后尽早活动,肠子的蠕动变得活跃,彼此就不容易发生粘连,即使有粘连,程度也较轻。
5、避免发生压疮
一些特别瘦或过于胖的病人,或营养很差的老年人,手术后因害怕起床甚至在床上还怕翻身,长期受到压迫的某些部位,例如背、骶等部位的皮肤开始发红、起疮、疼痛,以致溃破、糜烂成为褥疮,颇为痛苦。
早期翻身下床可以避免发生褥疮。
6、促进伤口愈合
早期下床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腹部胀气,增进食欲,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炎症消退,有助于刀口周围血液供应而促进切口早日愈合。
7、减轻刀口疼痛
手术后早期活动,肌肉、关节都可以得到锻炼,可增强信心,缩短恢复日期,从而转移对刀口疼痛的注意力。
尤其像现在我们大多开展的是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手术,它的主要优点就是手术的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后第一天即可适当的下床活动。实际上,我们的管床医生和护士都会对每位术后病人建议尽早下床活动,所以大家一定要听医护的话哦!
医院
(结直肠肛门外科)
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是湖南省成立最早的现代肛肠外科,是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肛肠疾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湖南省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组长单位,湖南省肛肠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单位,湖南省肛肠疾病诊疗中心,中华结直肠癌MDT联盟主席单位。
科室成员结构合理,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6人,开放病床58张,科室年门诊量近2万余人次,年完成各类手术余台次,其中消化道肿瘤手术余台次,微创手术率达90%以上。
科室医疗设备齐全,有我省最先进的肛肠疾病诊治中心。在学科顾问黄忠诚教授及科主任肖志刚教授的带领下,科室在结直肠肿瘤规范化诊治、中晚期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诊治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参与我国在该领域诊疗规范的编写和制定;在炎性肠病、慢性便秘等结直肠良性疾病诊治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其中慢性便秘合并成人巨结肠的诊治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中西结合诊治痔、肛瘘、直肠脱垂等肛门良性疾病诊治方面具有独到之处。
年我科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外科分会评为“名医先进工作室”。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湖南省中西医结合诊治肛肠疾病示范单位”。年被省卫健委授予省级重点学科,年成为中国中西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疾病专业委员会“全国痔TST技术培训中心”,年牵头成立“湖南省肛肠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年牵头筹建“中国抗癌协会结肠癌筛查湖南基地”,科室多年被评为“先进集体”。
科室已连续成功举办15届每年一次的全国重要结直肠肛门外科学术会议“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新技术新进展研讨会”。科室是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承担国家级科研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教育部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省科委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编写出版专著2部,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余篇,先后在国际顶级杂志《新英格兰》、《柳叶刀》等杂志发表数篇高质量专业论文,受到广泛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