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家规家风中的精华,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促进作用,南师开展了“传承弘扬好家风,立德树人争先锋”系列活动,其中“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国家情怀”读书征文活动完美落下帷幕,我校多名教师取得奖项。现在小编为大家展示我校的优秀获奖作品,同时让我们一起感受她们的成长与经历。
书法阅读类
一等奖01珠宝玉雕学院分会
刘莹-冬日暖阳
02
机电工程学院分会
杨洋-毛泽东诗词
03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分会
廉明-硕果书香
04图书馆分会
杨丽萍-习近平语录
二等奖01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分会
王宁-劳动的人儿最幸福
02软件学院分会
张伟-八骏图
03农业工程学院分会
王冰-平安
04图书馆分会
贾宏-书法
0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分会
王建芳-书法
征文类
一等奖01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读王棽林《畏秋楼诗稿》
南阳师院图书馆分会肖霞
王棽林,字槐三,号角山居士,河南禹州人。生于同治八年(年),卒于民国二十五年(年),清末壬寅年间(年)举人。角山先生号称“中原霸才”,早年曾亲身经历过维新运动,参与过以抵御外侮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也曾游历过当时正如日中天的日本,故而思想较为活跃。其学“初攻辞章,继谈经济,后兼精考证义理,熟究周秦汉宋之术,并衍溢及欧西哲学。”(清·陈嘉桓)可惜他生不逢时,举业初入佳境,适逢清廷废除科举,故盛年未及入仕,横来半生飘零。即便在艰难时事中,角山先生也能够尽己所能匡危救难,并曾与友人一道,兴办“颖滨经舍”,创办“三峰矿务公司”,义务修撰《禹县志》,著有《角山文集》、《畏秋楼诗稿》、《遣日录》、《民史传》等著作多达余卷,表现出一位爱国乡绅特有的气节与风骨。
《畏秋楼诗稿》是王棽林的诗歌总集,诗歌中着重表现的是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在艰难时事中的困惑与挣扎,他永远无法摆脱时代困境带来的真实压力。然而,他毕竟是一位接受过正规传统教育,也出国见过世面的知识分子,这种现实生活的压力就不仅仅是指清苦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也包括对国际政治局势风云变幻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