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家住章华镇90岁高龄的肖奶奶外出时不慎摔倒,导致左下肢不能活动、站立,医院创伤运动医学科完善相关检查后,肖奶奶被诊断为左股骨颈骨折。
骨折的痛苦让老人烦躁不安,面对焦虑的家属,徐绍辉主任向他们解释到:“目前,肖奶奶的骨折已经严重移位,必须手术治疗,如果不做手术,她将面临长期卧床,骨折畸形愈合等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而且手术越延期,风险越大,最好是立即行急诊手术。”但是此时的肖奶奶人非常虚弱,再加上高龄等因素,使得这场迫在眉睫的手术变得异常的艰难。
一方面,徐绍辉主任召集科内医生、责任护士及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主任进行手术方案讨论,经过多番讨论论证,最终为肖奶奶选择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方案。
7月7日,由徐绍辉带领的手术团队顺利完成了肖奶奶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医护团队为肖奶奶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及无痛化管理,医生每天查房后根据肖奶奶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郭絮菲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针对肖奶奶的病情,制定了详细的护理计划预防各种并发症,并手把手教肖奶奶掌握了各种康复锻炼的方法。在大家的共同的努力下,肖奶奶在术后第2天,就迈出了术后健康路上的第一步。截止目前,肖奶奶已经能够依靠助行器行走,不日即可出院。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徐绍辉介绍:“高龄老人一旦发生股骨颈骨折,如果采取保守治疗,老人卧床时间比较长,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我们分析评估老人的身体状况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首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治疗方案,使老人能尽早下床活动,避免长期卧床,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同时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促进早日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髋关节置换小知识
SUMMER.TIME
髋关节是人体的大关节之一,由股骨头与髋臼构成,作为负重关节,其活动度较大,是人体运动的重要部位。当髋关节由于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关节炎等造成关节严重破坏,出现疼痛以及活动障碍,且通过药物、改变生活方式等手段已经不能充分缓解时,则可以考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髋关节置换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并帮助恢复正常的活动功能,相当于对髋关节进行了重建。自年首例髋关节置换术实施以来,经过六十一年的临床实践,其已成为医学史上最为成功的外科手术之一。
髋关节置换示意图
在行髋关节置换时会将髋关节原有的受损部位切除,用人工髋关节假体代替原有的髋关节,一般来说髋关节置换术可分为半髋置换术与全髋置换术。半髋置换术只置换股骨部分,也被称为股骨头置换术,植入物只有股骨柄和股骨头,多用于老年患者的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包括置换髋臼和股骨头,植入物除了股骨柄、球头外还包括髋臼杯和内衬,一般用于股骨头与髋臼均受损的髋关节疾病,比如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骨关节炎等。
那么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的功能能够恢复多少呢?
SUMMER.TIME
术后的康复锻炼相当重要,术后如果按照医生的康复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股四头肌、臀部肌肉等相关肌肉训练,除了一些强度特别高的运动之外,基本可以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做到和常人一样散步、游泳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习惯之后甚至会忘记人工髋关节的存在,生活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所以对于有相关疾病的患者来说,髋关节置换是一个可以大大提升幸福指数的手术。
当然,在换了髋关节之后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毫无顾忌地使用人工关节了。人工关节就像汽车或是机器换上的零件一样,也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目前的人工关节基本上可以使用二十年左右,保养得好的话,使用寿命可在三十年以上,且随着陶瓷等假体材料的改进,手术技术的提高,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可达五十年。但若是不爱惜人工关节,过多进行高负荷高强度的活动,也可能造成人工假体早期磨损甚至是松动,使用寿命也会相应减少,届时则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即人工关节翻修手术。因此,术后定期的随访、合理的使用和维护人工髋关节也是必不可少的。
图文:骨一科严晗
编辑:院办姚智慧
校对:院办张贝
审核:院办徐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