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
支原体肺炎
小儿肺炎
肺炎严重吗
坠积性肺炎

谈骨论筋NO11老人髋部骨折,手术

"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髋部骨折过去也被称作“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其含义就是,人老了,一旦发生髋部骨折,则性命堪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轻人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包括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剧烈运动意外损伤等,但对于老年人,轻轻地弯个腰甚至打个喷嚏都可能导致骨折,因为大多数老年人骨质疏松,骨质脆性比较大,不是很大的外力就能造成骨折。而老年人一旦摔跤,最容易导致髋部骨折。髋部骨折过去也被称作“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其含义就是,人老了,一旦发生髋部骨折,则性命堪忧。因为髋部骨折本身并不可怕,但是骨折后长期卧床引起各种并发症却足以致命。

“髋部”通俗地讲就是大腿与臀部连结的部位,老百姓常说的胯(kuà)部就是这里。髋关节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重要结构,一边是骨盆,一边是股骨(即大腿骨),二者连接的部分就是髋关节,由股骨头和髋臼(jiù)组成,它承载了人体上部的重量,直接影响站立和行走。所以,一旦髋部骨折,患者多不能行走,长期卧床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上都是严重的打击。

有些老年人在髋部骨折后出于对手术的恐惧,宁愿终日卧床休息也不愿意做手术争取重新站起来的机会。而多数家属及子女也都想的是“不做手术”、或者是“保守治疗,能不做手术就不做手术”。原因听起来也很简单,“年纪那么大了,怕承受不了手术这么大的打击”。但这其实是一种很危险的做法,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对于髋部骨折都应该有更科学的认识。

保守治疗的缺点有哪些?

所谓保守治疗,一般说的是卧床、牵引固定,等待骨折自己愈合。费用看似低廉,不用开刀出血,感觉上好像很安全,但其实缺点更多:

护理难度大

老年人长期卧床,需要在患肢做牵引,绝对不能下床,大小便也要在床上。每一次挪动身体或者是翻身拍背都会引起骨折部位剧烈的疼痛。对病人和家属都是一种折磨。

卧床时间长

一般髋部骨折通常要床边牵引制动2~3个月甚至更长,患者常常苦不堪言。

并发症多

因为患者年龄都比较大,身体条件也相对较差,长期卧床压迫臀部、腰背部会引起局部血供不良,产生褥疮;长期卧床制动还会导致肺部的分泌物(痰)无法顺利排出,时间一长,非常容易形成坠积性肺炎,引起全身的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发生率也会大大增加,严重者危及生命。

治疗效果欠佳

除少数骨折位置特殊,患者又积极配合的轻度骨折以外,多数患者的骨折容易畸形愈合甚至不愈合,影响以后的生活质量。

更有多个研究发现,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的病人采取保守治疗之后的死亡率接近50%。因为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无论发生哪一种,都有可能会是致命的,这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根本原因。

对医院(医院)髋部损伤一科主任陈柯主任医师提醒:在符合手术指征的前提下,老年髋部骨折应优选手术治疗。

很多患者及家属会有疑虑:“这么大年龄了,本来身体都不太好,还承受得了手术吗?手术的风险又大,万一……”,这种疑虑是可以理解的。

陈柯主任解释,其实评价一个人是否能承受手术创伤,不是看年龄,而是看全身各系统的状态。所以年龄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百岁老人进行髋部手术的也不少见。

优选手术治疗原因有二:

●保守治疗弊大于利;

●现代手术治疗风险可控,好处多多。

过去,髋部骨折手术创伤大,手术技术相对落后,做不做手术的效果差别不大。而近年来,骨科手术飞速发展,过去认为要保守治疗的疾病,现在都有了很好的手术方案。现代手术技术已经很成熟,大部分患者术后一周内均可下床活动,从而避免长期卧床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手术患者的死亡率也远低于保守治疗。更重要的是手术治疗可恢复髋关节的功能,通过快速康复,患者很快就可以回归原来的生活轨迹。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但周全的术前准备可以把它降到最低限度。身体重要器官的状况术前会详细地检查,有慢性病的先将病情控制之后再手术也来得及,术前有贫血的可以输血,有炎症的也可以先抗感染治疗。即使如此,医生在术前仍会评估手术风险,只有风险可控,才会建议手术治疗。当然,风险可控并不等于没风险。只是与保守治疗相比,整体的手术收益更大。

常见的手术方法有哪些?

髋部骨折治疗的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最常见的就是“打钢板”“打钢钉”或“换关节”,也就是医学上说的内固定和人工髋关节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多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人工股骨头、全髋)或内固定手术(空心螺钉、动力髋螺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多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或侧方钉板系统固定。这类微创手术,在30分钟左右均能完成,大多数老年患者都能耐受。

1髋关节置换

“可以不换吗?自己的总会好些吧?”的确,“自己的”会更好些,但坏掉的也留不得。因为解剖上的原因,髋部骨折中的股骨颈骨折多数愈合能力低,股骨头坏死的几率高。有的患者保守治疗好几年骨折也长不上,有的老人即便骨折愈合了,过了几年又发生了股骨头坏死。医院的时候就很被动。所以,对于移位明显的股骨颈骨折医生多倾向于人工关节置换。换关节就像安装假牙一样,虽然创伤不一样大,但本质又是一样的。坏了的拿掉,换个假的上去。能接受假牙又为何不能接受人工关节呢?

▲人工髋关节置换示意图

2内固定

髋部骨折中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一般血供较好,骨折愈合不成问题,医生一般多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的方法。另外,移位不明显的股骨颈骨折也可考虑内固定治疗。

▲内固定手术示意图

手术治疗的优点包括:

·骨折固定或关节置换之后,能有效消除疼痛;

·术后即可坐起、翻身,有利于心肺等重要器官恢复,减少并发症;

·有利于大小便和皮肤的护理;

·如果体力允许,术后早期即可在保护下下床站立、练习行走;

·约1/2的患者经功能锻炼,在2~3个月能基本恢复到骨折前的活动状态。

据陈柯主任介绍,在髋部损伤科,许多八九十岁的髋部骨折的高龄老人经过手术治疗后恢复了患肢功能,回到了骨折前的活动状态,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其中年龄最大的岁。

年4月,河南日报农村版以“洛阳正骨圆九旬老人百岁梦”为题做了相关报道,老人98岁,摔伤致右股骨粗隆间(转子间)骨折,医院住院,经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及会诊后认为全身各系统状态尚好,无明显手术禁忌症,手术风险不大,行手法复位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手术过程20分钟,术后经药物治疗及指导功能锻炼,老人很快康复出院。

▲患者右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术后X线片

▲患者微创手术照片

▲河南日报农村版对老人在我院治疗情况的报道

是“打钢钉”,还是“换关节”?还得由主治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全身情况综合判断。这时候,和医生多沟通,参考专业人士的意见,共同面对困难。

陈柯主任提醒:对于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患者和家属还应该了解,当患者处于下列情况时,患者手术后恢复功能的效果会有所降低:

患者高龄,超过80岁的高龄老人,身体储备力低,康复能力下降;

内科合并症多,有重要的生命器官合并症(心肺)或合并症数目大于3个;

智力障碍者(痴呆),难以配合进行功能康复;

骨折前的独立生活能力(吃饭、穿衣、洗澡、如厕等)及行走能力很差;

营养状况较差(血色素、白蛋白低);

其他的骨关节疾病,如伴有严重的下肢膝关节病,同样会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康复。

保守治疗适合哪些人?

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但有时现实很残酷。如果患者的术前评估被认定不能耐受手术治疗,那卧床保守治疗就成为了“华山一条路”。所以,保守治疗只适合术前合并多种严重疾病,身体极弱、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家中老人如果髋部骨折了,到底应该选用哪种方法进行治疗,应该交由专业的专科医生进行分析、评估,然后家属及患者以医生的专业判断为参考进行选择。

陈柯

医院(医院)髋部损伤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分配至医院从事骨科临床工作至今,大学本科学历,曾在苏医院进修。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韦贵康教授学术思想传承人,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骨关节病学组常务委员,专业方向:关节外科、创伤骨科、中医骨科。有扎实的骨科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对于髋部疾患、四肢创伤的手法整复、微创及手术治疗及人工髋关节置换及翻修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5部,科研成果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及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奖5项,在研课题1项。年7月,被洛阳市卫生局评为“洛阳市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年1月,被医院授予年度“优秀住院医师”称号;年6月,在“河南省中医药技术大比武活动”中,获得中医药知识竞赛二等奖。年10月获得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授予的“十佳好医生”荣誉称号。

洛阳东花坛院区新闻办公室丁娟/审稿

↓↓↓点击"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







































宝宝白癜风能治好吗
哪里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jiej.com/zqgfy/102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