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郭大力的父亲郭寿松就读于公费的吉南赣宁初级师范(赣州一中的前身之一),同学有刘定邦(籍贯:江西赣县)、谢子升(待考,籍贯:江西于都),年2月同为27岁的三人受观察俞公支助(支助之事,郭可确定,刘、谢待考)到两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单级教授练习班学习。
-年
郭大力就读于江西省立第四中学(赣州一中的前身之一),校长为黄衍袁先生(赣南另一著名教育家、幼幼中学创始人、同为江西省立第四中学教员的黄衍裳先生之胞弟),同班同学有曾衍茂(后任赣县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校长)、幸垂珠(后任南康唐江商会会长)、吴祖馥(后任南康县建设局长)、卢由璋(后任南康私立岭北中学教员),级同学有黎良辅(后任南康中学校长)、姚名达(同为《辞海》人物、《中国大百科全书》人物,中国目录学家,抗战烈士)。
-年
郭大力被江西省立第三中学(赣州一中的前身之一)校长周蔚生先生(-,年考中丁酉科举人,年京师大学堂师范科毕业,赣南著名教育家)聘为法制经济教员,教学之余坚持翻译大卫.李嘉图《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郭大力年4月24日《译序》)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待考,郭大力作为总结的《译序》写于年1月20日)。
-年
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第一个《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由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年8月31日出版第一卷,9月15日出版第二卷,9月30日出版第三卷。
年9月,郭大力在处理完有关《资本论》的出版工作后,返回家乡,在广东南雄境内的大庾岭遭土匪钟寿山绑架,遇险二十多日,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自助天助,脱险后写有《在匪窟中》发表在年10月15日《江西省立赣县中学校刊(第期)》第3-6页和年10月26日《江西省立赣县中学校刊(第期)》第4-7页。
江西省立赣县中学(赣州一中的前身之一)校长周蔚生先生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不辞辛劳亲自到南康三江斜角,礼聘郭大力为高中部英文教员,从教两年,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资料极其缺乏,仅知郭大力年春为高三毕业班开设过《英文修辞学》课程,学生有黄安基(-,黄衍裳先生之孙,年江西会考状元,西南交通大学著名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郭大力夫人余信芬女士(暨南大学教育学系毕业)同时被聘为初中部教员,一双儿女也从小成长在校园环境中,郭奕玲后来成为清华大学教授,郭宝璘则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郭大力教学之余坚持《“资本论”通信集》的翻译和《“资本论”勘误表》(年9月18日校完第一卷,年11月16日校完第二卷,年2月21日校完第三卷)的编制,年春开始以一己之力从德文版翻译几乎和《资本论》同等规模的《剩余价值学说史》。
相关报导节选
近平每次去“五七”干校探亲或外出,总能带回来一些新书。有一次,他带回来厚厚一本郭大力和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躺在炕上专注地阅读。过后,他对我议论起这部著作。他谈了很多关于《资本论》不同版本沿革的知识,并说《资本论》的翻译版本研究很重要,他特别推崇郭大力和王亚南这个译本。他介绍道,这两位翻译家同时也是社会学者,一生矢志不渝翻译和介绍马克思主义著作到中国来。近平讲到他们的执着和毅力,即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矢志以恒,一以贯之,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夙愿。他对这两位学者非常推崇,不仅推崇他们的学术造诣,更推崇他们的高尚人格。 ——雷榕生、雷平生《“近平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年08月21日第A3版特别报道:《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选载(四)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并不是很快就传播到世界各地。这部著作第一卷的英译本直到20年后才问世,而中国的知识分子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接触到《资本论》,这一状况直到郭大力先生年翻译出版了《资本论》全译本,才得到根本改变。20世纪30年代,郭大力先生面对社会动荡、生活艰辛和条件的缺乏,以极大的勇气和坚韧的意志翻译出了第一部中译本的《资本论》。年,郭大力先生调到中央党校工作,并担任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年期间,郭大力先生又将《资本论》中译本进行了修订。“文革”期间,他又重译了《剩余价值学说史》,直到年,郭大力先生写完了译稿最后一个字与世长辞。回顾这段历程,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郭大力先生对《资本论》在中国传播所作的巨大贡献,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与这部著作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央党校尤其是经济学部的同仁们,应该更好地传承郭大力先生的学术衣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把《资本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做得更好。
——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年09月29日第A5版:干部教育?党校新闻《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党校贡献》(本文系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东京在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周年研讨会上的讲话)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