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我去重庆参加“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在分组会议阶段,因为发言者很多,主持人规定每个人只能讲五分钟。
于是我选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说明马克思的《资本论》存在低级的逻辑错误。
马克思认为只有劳动能够创造价值,而商业流通不能创造价值。那么马克思是怎么证明这一点的呢?
马克思认为A和B之间的商人仅仅是在“耍把戏”,因为:“A可以直接把商品卖给B,B可以直接向A购买商品”(原话及完整上下文请见附件)
问题是:在A和B两人能够直接买卖的情况下,他们两人中间的商人当然无法赚到钱、无法创造价值啊!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在ppt里画了如下的示意图:
显然,只有在商人的客户A和B无法直接买卖时,商人才可能赚钱嘛!
马克思用商人无法创造价值的例子证明商人不能创造价值,是不是很荒谬?
这就好像我们根据宇航员在太空里失重,就说自己证明了世界上不存在地心引力,这可以吗?
我刚讲完这个例子,台下就一片喧哗,一位教授高喊:“什么是价值?!”另一位学者则高喊:“时间到了!”不让我继续说下去。
“什么是价值?”这个问题很奇怪,因为在我的发言中,这不是一个关键的概念。我后来明白,原因可能是这样:他看了我的证明之后,立即知道马克思的确错了,但是他又不愿意承认,也无法反驳,于是把焦点转移到“价值”上去。
在马克思经济学里,商品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至今众说纷纭,于是,提出这个问题可以转移话题,把我拖入泥淖,疲于应对,以此掩饰他自己无力捍卫马克思经济学的尴尬。
(注:实际上,在马克思经济学里,商品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和其它经济学家说的“价值”没有区别。差别仅仅在于马克思等劳动价值论者认为是劳动时间决定了商品的价值量。)
我在《资本异论》里引用了一段话:
“早期的商业资本家,主要是在流通领域活动,一般他们都不直接从事生产,他们的活动方式主要有三种:一、充当交换的中介人,将甲地生产的商品贩到乙地,从乙地贩到甲地,利用地区间的差价,赚取利润;二、作为包买主,控制手工行会和个体手工业者,供给他们原料,付给一定的加工费,而全部产品都归商业资本家所有;三、有时为了贸易的需要,也临时组织商品的生产,把小商品生产者集中起来,但这不是长期的。这三种活动方式的顺序,与商业资本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其中第一种是基本方式,后两种都是为第一种方式服务的,而且表明向产业资本转化的性质。”(刘永佶,王郁芬:《剩余价值发现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第30页)
上述文字说明,即使早期的商业资本家也不是原地倒卖,不是通过“从农夫手里买进两包谷物,再卖给农夫身边的猎人”来获取利润。商业资本的增殖来自长途运输商品的劳动,来自承担沿途风险(沙漠和风浪,土匪和海盗)的报酬。
在上述这些情况中,拥有商品的A都无法“直接”把商品卖给需要货物的B。正是在这个前提下,商人的存在有了意义,商业资本有了增殖的理由。
会议照片:
黑夜里的指路牌。
报到处。
有趣的合影:《资本论》研讨会的代表证+《资本异论》
大会主席台。我利用互动环节上去讲了一番话,批评了前面几位发言者。
与会者合影,找找我在哪里?
分组会议发言处。
分组会议会场。
------------------------------------
附件:《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年,第~页:
不仅如此。在互相进行交易的三个同行中间,只是对其中一个人来说,次序才是颠倒过来了。作为资本家,我从A手里购买商品,再把商品卖给B;作为简单的商品所有者,我把商品卖给B,然后从A手里购买商品。对A和B这两个同行来说,这个区别是不存在的。他们只是作为商品的买者或卖者出现。我自己也总是作为简单的货币所有者或商品所有者,作为买者或卖者与他们相对立。在这两个序列中,对于一个人我只是买者,对于另一个人我只是卖者;对于一个人我只是货币,对于另一个人我只是商品,不论对于这两个人中的哪一个,我都不是资本,不是资本家,不是比货币或商品更多的什么东西的代表,或者能起货币或商品以外的什么作用的东西的代表。对我来说,向A购买商品和把商品卖给B,构成一个序列。但是这两个行为之间的联系,只有对我来说才是存在的。A并不关心我同B的交易,B并不关心我同A的交易。假如我想向他们说明我把交易的序列颠倒过来而作出的特殊功绩,他们就会向我指出,是我把序列本身弄错了,整个交易不是由买开始和由卖结束,而是相反,由卖开始和由买结束。实际上,我的第一个行为买,在A看来是卖,我的第二个行为卖,在B看来是买。A和B并不满足于这一点,他们还会说,这整个序列是多余的,是耍把戏。A可以直接把商品卖给B,B可以直接向A购买商品。这样,整个交易就缩短为普通商品流通的一个单方面的行为:从A看来只是卖,从B看来只是买。可见,我们把序列颠倒过来,并没有越出简单商品流通领域,相反,我们倒应该看一看:这个领域按其性质来说,是否允许进入这一领域的价值发生增殖,从而允许剩余价值的形成。
------------------------------------
相关文章:
劳动价值论居然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鲁品越教授为什么要舍近求远?(欢迎批评和转发)
讲座记录:中国极左狂热的根源:源自《资本论》的仇恨
公理:不许批评的意识形态必然是错误的意识形态
黄佶资本异论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