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
支原体肺炎
小儿肺炎
肺炎严重吗
坠积性肺炎

资本论解读十五流通费用,马克思v

关键概念:

流通费用——在资本的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与生产无关的费用。

纯粹流通费用——只与商品价值的形式的变化有关的流通费用。

保管费用——保管商品资本产生的流通费用。

运输费用——商品资本在空间上的流通产生的流通费用。

很多朋友都知道,西方经济学中有一支叫新制度经济学。之所以有个“新”字,主要是为了与康芒斯等人的所谓“近代制度学派”相区别。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就是交易费用或者交易成本。他们用交易费用解释差不多所有的事情,甚至有人戏言,猴子不上树,是因为存在交易费用。我想阅读过新制度经济学的文章的人,应该对此都深有体会。他们之所以可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几乎把一切都纳入到“交易”的范畴之内。

前边两章我们已经了解了《资本论》中关于资本流通的理论,已经知道了,马克思把产业资本在生产过程之外的循环称为流通过程。在产业资本的流通过程中,又有商业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参与进来,以加快产业资本的循环速度。在整个资本的流通过程中,要产生各种与生产无关的费用,这些费用,马克思称为流通费用。流通费用,与交易成本的理论有某些相通之处,当然在本质上两者是非常不同的。

一、纯粹流通费用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区分了三种主要的流通费用。第一种是纯粹流通费用。为什么叫纯粹流通费用呢?当然不是因为这些费用“纯粹”是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有的人望文生意,确实是那么理解的)。纯粹流通费用的涵义是,这些费用是资本流通过程中必须要产生的费用,而这些费用只与商品价值的形式的变化(从商品到货币或者从货币到商品)有关,不在商品价值上增加新的价值,所以只能从资本家的剩余价值中得到补偿。价值状态的变化也需要花费时间和劳动力,但不是为了创造价值,而是为了使价值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因此,纯粹流通费用与交易费用的概念,倒是有些相似的。

纯粹流通费用又分为三类。第一个,是交易时间。资本由商品到货币和由货币到商品的形式转化,同时就是资本家的交易行为,即买卖行为。资本完成这些形式转化的时间,就是资本家的买卖时间,就是他在市场上执行卖者和买者的职能的时间。如果由商人来代替产业资本家做这件事情,情况也还是一样的,只不过交易时间的承担者变化了。但是商人可以有规模的集中的完成交易,所以交易时间会减少。如同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一个商人可以通过他的劳动,为许多生产者缩短买卖时间。”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大型超市,里边的货物玲琅满目,人们有什么生活需要首先想到去超市寻找,这样,不论对于买者还是卖者,都节约了大量的交易时间。还有许多专门经销某种产品的市场,比如灯饰、石材、建材、水产、家具、图书、服装、皮具、玩具、丧葬用品等等,都有集中的经营市场。在现代经济中,往往是通过交易空间的集中来完成交易时间的节约。

因为交易时间是一种非生产费用,是对时间和劳动的扣除,所以在古代商业还不发达的时候,人们总是避免经常的交易,而是力图把这种事情留到节日去做。就是在近代和当代,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地方,也还是如此。在各地农村都有赶集的传统,就是为了节约时间而集中交易的风俗习惯。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发达的地方,交易的集中主要是时间的集中。只有到了资本主义发达的时期,商品生产者已经成为了资本家,而资本家是使用别人的劳动来生产的,所以买卖才成了资本家的一种主要职能(因为他不需要亲自劳动了)。但是,不论如何,就像马克思说的那样,“无论如何,用在买卖上的时间,是一种不会增加转化了的价值的流通费用。这种费用是价值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所必要的。如果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者是流通当事人,那么,他同直接的商品生产者的区别只是在于,他的买卖规模较大,因而他作为流通当事人执行职能的范围较大。”

第二种纯粹流通费用是簿记。马克思说,“劳动时间除了耗费在实际的买卖上外,还耗费在簿记上;此外,簿记又耗费对象化劳动,如钢笔、墨水、纸张、写字台、事务所费用。因此,在这种职能上,一方面耗费劳动力,另一方面耗费劳动资料。这里的情况和买卖时间完全一样。”在生产企业里,有各种交接单、出库单入库单;在所有的单位里,都有合同、计划、统计、考勤、档案等等方面的簿记;最后,全部都要有财务、会计、出纳等方面的各种报表。这种消耗是必需的,既要耗费时间,又要耗费物质资料。即使外包出去,也只是转交给了其他人或者其它企业去做。簿记上的费用是非生产性的,因此也是流通费用。

簿记作为纯粹流通费用,与交易时间有所不同的是,交易时间是商品经济的特征,因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交易。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交易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广了,以至于新制度经济学可以在观念上把差不多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归纳为交易了。如果有朝一日,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取代了商品经济,那么交易时间就会趋于消失了。但是簿记则不同。簿记在很古老的时代就产生了,它应该和文字的历史同样古老。而且越是集体劳动,劳动和资产的规模越大,生产力越发达,簿记的功能就越重要。很好理解,一个大型的工厂,簿记要比个体户重要得多。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生产“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监督和观念上的总括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在当代,簿记不一定仍然记录在纸上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使电子档案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纸张。所以相对而言,经济越发达,虽然簿记的重要性越大,但是在簿记上耗费的费用并不见得就越高。

第三个纯粹流通费用是货币。不要忘了,在马克思时代,主要的货币仍然是金属货币,大量的金和银用于铸造货币。商品生产越发达,需要用作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准备金等等职能的货币数量就越大,因此用于铸造货币的金和银就越多。此外,金和银在流通中还要被不断磨损,这也需要得到补偿。这些货币,既不进入个人消费,也不进入生产消费。它们完全是用来辅助商品流通的,因此马克思形象的把货币比喻成“流通机器”。因此,一方面有大量的社会财富被束缚在货币形式上,另一方面也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金和银作为货币商品,是商品生产的非生产费用。它是社会财富中必须为流通过程牺牲的部分。对社会来说,是由商品生产而产生的流通费用。

在当代社会经济中,由于金属货币已经被废弃,所有国家都使用纸币,所以作为货币的纯粹流通费用是减少了。但是纸币仍然是有费用的,不论是印刷纸币用的纸张、油墨、机器、防伪,还是制造硬币用的金属和模具,都是要产生费用的。即使在电子货币,仍然是有成本的。所以在当代社会中,货币仍然是纯粹流通费用的一部分。

二、保管费用

第二个种流通费用是保管费用。保管主要是由于储备。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之间的转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从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另一种是从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对于前者来说,一般情况下是越快越好,因为就像我们前边提到过的那样,商品是有寿命的,而且资本也需要流动起来。所以对于从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来说,储备就意味着资本流通的停滞状态。但是也有一种例外情况,就是为了牟利而囤积居奇。比如由于房地产开发商捂盘给房价造成的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多次要求开发商不许这么做。再比如刚解放的时候,上海的投机商们囤积粮食的行为等等。但是对于从货币资本到商品资本的转化来说,虽然同样是越快越便捷越好,可是迅速便捷的前提却是市场上有需要购买的商品存在,也就是说,要有商品储备。所以说,这两个转化(商品到货币的转化和货币到商品的转化)在储备的问题上是相互矛盾的。

尽管存在矛盾,但是事实上商品储备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必须存在。从商品到货币的转化和从货币到商品的转化,两者缺一不可,否则资本的循环就进行不下去。一般情况下商品再快也不可能马上转化为货币,总要形成储备。马克思指出,“没有商品储备,就没有商品流通。”马克思还指出,“商品储备必须有一定的量,才能在一定时期内满足需求量。”生产新的商品是需要时间的。在新的商品生产出来之前,全靠旧的商品满足需求。粮食一年就打那么几次,总不能没打粮的时候就饿着。“更新以商品再生产所需要的时间为转移。在这个期间,商品储备必须够用。”可见商品储备对商品生产和流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马克思说,“任何商品,——从而任何商品资本,它们只是商品,不过是作为资本价值存在形式的商品,——只要它不是从生产领域直接进入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因而在这个间歇期处在市场上,它就是商品储备的要素。因此,商品储备本身(即产品的商品形式的独立和固定),即使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也会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增大。”这和我们前边提到的交易时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增加是一样的道理。从有利的方面来说,生产需要的物质资料可以方便地从市场上购买,生活需要的各种商品也易于取得。从不利的方面来说,商品资本要作为商品储备停留在市场上,就要有建筑物、栈房、储藏库、货栈,也就是要支出不变资本,还要对把商品搬进储藏库的劳动力付给报酬。此外,商品会变坏,会受到有害的自然因素(空气、水、风、虫害、灰尘等)的影响。国家粮食局年的农村储粮抽样调查显示,由于储粮设施简陋,方法不科学,我国农户储粮损耗惊人,损失率在8%到10%,每年粮食损失量高达亿至亿公斤。这一数字不仅相当于有着“北大仓”之称的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的1.5倍至2倍,折合金额更是高达亿至亿元人民币,粮食资源浪费严重。为了保护商品尽量不受损失,要投入追加的资本,一部分投在劳动资料上,即物的形式上,一部分投在劳动力上。可见,资本在商品资本形式上从而作为商品储备的存在,产生了费用,因为这些费用不发生在生产领域,所以算作流通费用。储备的流通费用同前边所说的纯粹流通费用的区别在于: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加入商品价值,因此使商品变贵。原因后边再讲。

在任何情况下,用于保存和保管商品储备所耗费的资本和劳动力,总是从直接的生产过程抽出来的。另一方面,这里使用的资本,包括作为资本组成部分的劳动力,必须从社会产品中(而不是从自身的利润中)得到补偿,否则就蚀本了。这些资本的支出所产生的影响,就像劳动生产力降低一样,因为同样数量的资本,如果抽出一部分来用于储备,那么生产的规模自然就减小了。因而,要获得一定的效用,就需要更大量的资本和劳动。总之储备的流通费用是非生产费用。马克思说,“储备形成的费用仍然是社会财富的扣除,虽然它是社会财富的存在条件之一。”这部分费用要不同比例分摊到不同的商品价值上去。

储备有三种形式:生产资本的形式,个人消费基金的形式,商品储备(商品资本)的形式。上边我们讲的是商品储备(等待转化为货币资本的商品资本)。其实生产资本的储备(准备用于生产的物资准备)和个人消费基金的储备(用来满足个人消费需要的储备)也是很重要的。不论哪种形式的储备,都会产生相关的费用。

三、运输费用

《资本论》谈到的流通费用的第三种形式是运输费用。商品在空间上的流通,即实际的移动,就是商品的运输。因为商品有了空间上的移动,所以马克思认为运输实际上是生产过程的延续,因为如果没有运输,消费者就不能获得商品,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没有意义的。因此马克思说,“运输业一方面形成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从而形成生产资本的一个特殊的投资领域。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如下的特征:它表现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的继续,并且为了流通过程而继续。”尽管如此,因为运输实现的是商品在空间上的流通,所以运输的费用仍然是流通费用。和储备的费用一样,运输费用也与纯粹流通费用不同,运输费用也会加入到商品价值中去,使商品变贵。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纯粹流通费用就不会加入到商品价值中去,而储备费用和运输费用却可以呢?这是因为,纯粹流通费用,不论是交易时间、簿记还是货币,都是在商品的价值形式发生转化(从商品到货币或者从货币到商品)的过程中起辅助的作用,也都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受到影响,更不会因此而改变,所以不会增加商品的价值。对此,马克思总结道,“一切只是由商品的形式转化而产生的流通费用,都不会把价值追加到商品上。这仅仅是实现价值或价值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所需的费用。投在这种费用上的资本(包括它所支配的劳动),属于资本主义生产上的非生产费用。这种费用必须从剩余产品中得到补偿,对于整个资本家阶级来说,是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的一种扣除。”也就是说,要由资本的利润来补偿。

而储备费用和运输费用则不同。在储备过程中,商品被置于一定的、需要有资本支出的物质条件下,并且为了保持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经历那些有追加劳动的操作,如保管、清扫、包装、杀虫、保鲜、防潮、密封等等。这些操作作用于商品身上,也就是作用于使用价值身上。因此,花费在储备(在这里是非自愿的)上的非生产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不同,这些费用的目的本身不是价值的形式转化,而是价值的保存;而只有通过商品的保存,使用价值本身的保存,价值才能得到保存。没有使用价值了,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在储备中,使用价值既没有提高,也没有增加,反而可能减少了(因为商品的损耗)。但是,它的减少受到了限制,它被保存下来了。所以,虽然生产商品时的生产劳动创造的价值没有增加,但是,加进了新的劳动——对象化劳动(物质资料的消耗)和活劳动(各种操作)。

至于运输费用,通过运输,商品的使用价值确实提高了,增加了,因此在马克思看来,运输实际上是生产过程的延续。因此,运费费用必定要加入到商品的价值中去,甚至更多:因为运输过程实际上是生产过程,所以运输过程中的劳动也是创造新的价值的。

实际上还有一类非常重要的流通费用,马克思没有谈到。这就是广告费用。在现代经济中,广告的作用简直难以估量,我们每天都接收到铺天盖地的广告,广告不仅引导了我们的消费行为,而且甚至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根据英国“全国消费者理事会”年所做的统计,英国10岁的孩子知道的品牌为到个,78%的孩子承认自己“喜爱购物”。三岁的孩子中,70%认识麦当劳,而知道自己姓什么的只有50%。广告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因为与生产过程无关,所以广告费用肯定属于流通费用。那么,广告的费用,进而全部的营销费用,是不是属于纯粹流通费用?这个问题我不回答,留给有兴趣的读者自己去思考。如果看懂了这一章的内容,这应该是一个并不难以回答的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用交易成本去解释所有的现象,这其实是市场观念在经济学中不正确的反映。新制度经济学和其它西方经济学流派一样,用非常肤浅的方式盲目接受市场上形成的观念,从商品流通而不是商品生产着手研究经济现象,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这样就不要再深入研究了,一切都被描述为市场上表现出来的那个样子;另一个好处是这样做了之后,使用的术语就和市场上的用语非常相似,使人非常容易接受。所以首先学习了西方经济学的人,总会觉得《资本论》生涩,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小结:

把马克思关于流通费用的论述与新制度学派的理论做对比,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但是更重要的是,流通费用的论述对现实商品流通中的各种费用的发生做了科学的解释,并对商品流通有着指导性的意义。这部分内容见《资本论》第二卷第六章《流通费用》。

长按识别







































北京看白癜风好点的医院
哪里的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jiej.com/zqgfy/28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