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重要病原之一,而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占到儿童CAP的10%~40%,且近年来呈现不少新的特点。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年版)》,并于近日在《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上发表。
该共识简要介绍了MP病原体及发病机制,MP属于G-,支原体属,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MP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经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该共识重点阐述了儿童MPP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和实验室诊断,儿童MPP起病可急可缓,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此外还可伴随皮肤黏膜损伤、心血管系统以及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受累;可以凭借影像学改变和实验室诊断进行确诊。最后,共识还着重介绍了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药物在儿童MPP中的治疗作用和方案。
推荐阅读工作日早起或损害代谢健康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