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
支原体肺炎
小儿肺炎
肺炎严重吗
坠积性肺炎

患者直肠癌术后自己走出手术室,广东省中医

直肠癌术后患者自己走出手术室,走回病房!

这在大众普遍印象中,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它真实发生了。

10月30日中午,面庞上惊喜笑容还未褪却的何叔(化名)在几位医护人员陪伴下,迈着有力的步子走出手术室,这与他想象中被推出手术室差别巨大。

何叔是一位直肠癌患者,直肠癌根治手术属于难度大、风险大、手术过程复杂的四级手术。大部分直肠癌病人术后都是躺在床上,全身插满了管子和监护仪,由于伤口疼痛,常常3-5天后才能下地。

如何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手段和优化措施,减少手术创伤和应激,加快术后康复,是近年来结直肠外科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的手段主要有手术微创化,术后无管化,以及鼓励尽早进食。

但是术后让患者自己走出手术室,却没有医生敢去尝试。

10月30日早上9:30,医院结直肠外科联合手术麻醉科,为何叔成功实施了精准麻醉下无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NOSES),手术由李杰主任、谢健主任麻醉,结直肠外科刁德昌副教授主刀,主治医师徐能协助,采用2人3孔腹腔镜操作。

手术团队通过腹腔镜完整切除了直肠系膜及包含肿瘤在内的20厘米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标本经肛门取出,接着进行肠管吻合,手术仅用时90分钟。

手术后,麻醉医生还对何叔的手术穿刺口进行了封闭麻醉,以减轻局部疼痛。

手术后一小时,何叔自己走出手术室,走回病房,创造了结直肠癌手术快速康复的奇迹。

这种奇迹的发生,是这支团队在背后精诚研究和探索的结果。

医院结直肠外科团队根据自身微创技术的优势,结合目前术后快速康复外科(ERAS)研究的进展,认为结肠癌、直肠癌患者术后自己下地走回病房对术后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是安全可行的。

医院技术备案,并在医教处的组织下,联合手术麻醉科进行了多次会诊和讨论,制定了完善的麻醉及手术方案,包括精准麻醉、多模式镇痛、精准手术、手术损伤控制、术后复苏等。同时,也做了充分的应急预案。

刁德昌副教授介绍说:“相比传统腹腔镜微创手术,该手术减少了2个穿刺口和和一个辅助切口,属于微创中的微创,加上多模式的镇痛,患者术后几乎没有疼痛,这就为患者从手术室走回病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我们已经有多例患者完成了该项技术。”

结直肠外科学科带头人万进教授认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自行走出手术室,是结直肠外科里程碑式的创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等多种并发症,减少药物使用。

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患者建立信心,给病人积极的心理暗示,觉得自己已经是正常人了,不是刚刚经历了一台大手术的病人,有利于后期康复锻炼,也增加了对治疗的依从性。

当然,这种做法需要经过充分评估,确保安全的患者才能走出手术室,并不是谁都能走。

团队简介

医院结直肠外科于年成立,设置于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住院部14楼,以结直肠癌、直肠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为主攻方向,是国内知名的结直肠肿瘤专科。

科室在大外科主任谭志健教授、结直肠外科学科带头人万进教授及科室负责人刁德昌副教授带领下,紧跟时代步伐,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成就了一支国内外知名专家团队。

科室专家多次受邀在美国SAGES年会、美国ASCRS年会、俄罗斯结直肠外科年会、印度国际肿瘤年会等国际大型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多次受邀国内大型会议做现场手术演示。

万进教授是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国内顶尖胃肠肿瘤外科专家,在胃肠肿瘤诊治领域有着很深的造诣。刁德昌副教授是国家卫计委援黔专家团队核心专家,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对象,被评为年全国“最具影响力青年肿瘤医生”,曾在-年度全国结直肠外科手术比赛获得十连冠。刁德医院客座教授、医院柔性引进专家,相续受邀到贵州、广西、辽宁、湖南、河南等8个省50医院手术超过台次,为多个地方开展了首例胃肠肿瘤根治术。

供稿:医院结直肠外科

编辑:王军飞责编:宋莉萍

点一下在看,为结直肠外科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jiej.com/zqgfy/422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