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
支原体肺炎
小儿肺炎
肺炎严重吗
坠积性肺炎

病例分享一例大面积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

汇报人:王康玲、钟海鹂、金扬磊

编辑:刘胜乐

病史汇报

病史简介

于6月4医院继续康复治疗,转院时患者神清,可对答交流,构音欠清。住院期间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提示“1.右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95%;2.右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70%;3.左侧颈内动脉轻度狭窄;4.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6月20日患者在全麻下行“右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右侧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术后患者出现意识模糊,言语功能转差,仅有单音节或双音节应答,反应明显迟钝,夜间睡眠时间减少,复查头颅MR提示“原右额颞顶、岛叶、基底节区梗塞灶较前范围增大及左枕顶叶新发脑梗塞”,患者出现言语及吞咽咽障碍,左侧偏瘫加重。

7月17日来我院神经外科住院,予抗感染、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控制血压、加强康复锻炼等对症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患者无发音或遵嘱动作,与外界无交流,吞咽障碍,鼻胃管进食。

-09-03入我科继续治疗。

目前患者自主睁眼,不能执行指令,张口障碍,刺激下左上肢肌力II级,左下肢肌力III级,右上肢肌力V级,右下肢肌力IV级。起病以来,患者精神欠佳,鼻胃管进食,睡眠较差,大小便失禁,体重改变情况因卧床不详。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多年,血压最高/93mmHg。曾于-12-13出现左侧肢体麻木、乏力,医院检查CTA示“多发腔隙脑梗塞”,头颅MRI示“右侧额顶叶、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多发急性脑梗死”,诊断为“脑梗塞”住院治疗,出院后患者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日常生活自理。

个人生活史:中学文化水平。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夜间睡眠时间3-4小时。

家族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专科查体

自主睁眼,有瞬目,无视物追踪,不能言语,查体不配合

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

双侧腹壁反射不对称,左侧腱反射亢进,双侧踝阵挛阳性

左上肢、双下肢肌张力增高

肌力:左上肢肌力1级,右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3级(粗测)

左侧病理征阳性

其余查体未能配合完成

评估

功能检查: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左上肢Ⅰ级,左手Ⅰ级,左下肢Ⅲ级,右上肢Ⅴ级,右手Ⅲ级,右下肢Ⅳ级;

Barthel指数评定总分0分;

肌张力Ashworth分级:左上肢Ⅲ级,左下肢Ⅰ+级,右上肢0级,右下肢Ⅰ级。

格拉斯哥量表:

睁眼反应:有自发性睁眼反应(4分);

运动反应:能确定疼痛部位(5分);

言语反应:对任何刺激均无言语反应(0分)。

总分:9分。

改良后昏迷恢复量表(CRS-R):

听觉:声源定位(2分)/无(0分);

视觉:视觉对象定位大于等于2s(2分);

运动:自主性运动反应(5分);

言语反应:无(0分);

交流:无(0分);

唤醒度:睁眼(2分);

总分:11分/9分。

植物状态(VS)评定标准:听觉≤2分且视觉≤1分且运动≤2分且言语反应≤2分且交流=0分且唤醒度≤2分;

微意识状态(MCS)评定标准:听觉>2分或视觉>1分或运动>2分或言语反应>2分或交流>0分或唤醒度>2分。

考虑患者意识障碍类型为:非植物状态

辅助检查

-09-03血: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67.6mg/L↑

血红蛋白(Hb):93g/L↓

-09-03血生化:

钠(Na):.7mmol/L↓

白蛋白(Alb):31.5g/L↓

-12-16MRI(第一次卒中):右侧额顶叶、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多发急性脑梗死

-04-23MRI(第二次卒中):1.右侧额顶岛叶急性脑梗死;2.双侧半卵圆中心、放射冠、侧脑室周围白质多发缺血灶;3.左侧豆状核及右侧顶叶、右侧丘脑、右侧放射冠、右侧半卵圆中心多发陈旧性脑梗死灶;4.脑动脉弥漫性硬化,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右侧颈内动脉狭窄。

-06CTA及造影(第三次卒中前):1.右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95%;2.右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70%;3.左侧颈内动脉轻度狭窄;4.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

-06-22MRI(第三次卒中):原右额颞顶、岛叶、基底节区梗塞灶较前范围增大及左枕顶叶新发脑梗塞

-06-30复查CT

-09脑电图

入院诊断

1.大面积脑梗死(恢复期)

左侧肢体偏瘫

认知功能障碍

言语功能障碍

吞咽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完全依赖

2.血管性痴呆

3.高血压3级

4.颈内动脉闭塞(右侧,支架植入术后)

5.大脑中动脉闭塞和狭窄(右侧,支架植入术后)

6.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左侧)

治疗方案

①一般治疗:

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良知位摆放;预防烫伤、胃内容物反流等意外发生;预防坠积性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②药物治疗:

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抗痴呆等。

②康复治疗:

高压氧治疗、偏瘫肢体综合功能训练、电动起立床、认知功能训练(不能配合完成)、吞咽功能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针刺、肌内效贴等。

讨论内容

1、患者意识状态(与重度痴呆、完全性失语鉴别)

2、脑血管介入手术后患者症状加重的原因

3、治疗及预后

作业治疗室汇报

主观资料

基本资料

姓名:许清性别:男年龄:67岁

病区:康复理疗病区ID号:发病日期:.04.23

临床诊断:1.大面积脑梗死;2.血管性痴呆

3.高血压3级;4颈内动脉闭塞(右侧,支架植入术后)

5.大脑中动脉闭塞和狭窄(右侧,支架植入术后)

6.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左侧)

陈述人:患者家属关系(父子)

1、主诉问题:左侧肢体乏力4月余

2、社会史职业:退休人员文化程度:初中兴趣爱好:打麻将

居家环境--电梯:有厕所:坐厕扶手:无

家周环境--无障碍设施:无路面环境:平地

家庭支持:同居者:儿子当前照料者:护工家庭角色:父亲

经济来源:儿子骥女儿收入医保类型:异地医保

3、个体状态理解能力:不能表达能力:不能

情绪心理:不配合

4、康复目标:家属希望能够和家人交流简单的生活自理

客观资料

1、认知功能MOCA:无法配合,未评测

2、整体病程Brunnstrom评估:左

上肢:II级手:II级下肢:III级

3、平衡与协调:无法配合

4、感觉与视知觉:无法配合

5.PROM:肩:前屈90°,后伸20°,外展90°,

外旋60°,内旋45°

肘:伸肘80°,屈肘85°;前臂旋前15°,旋后30°

腕:掌屈60°,背伸65°,桡偏10°,尺偏15°

手指:掌指关节屈曲85°,掌指关节外展20°,

近端指间关节(PIP)屈曲°,

远端指间关节(DIP)65°,

拇指掌指关节屈曲40°

APOM:无法测量

6、MMT:无法配合

7、肌张力:改良的Ashworth分级评定

上肢肩外展肌群II级,屈曲肌群II级,伸肘肌群II级,

前臂旋前旋后肌群II级,腕关节掌屈I级,背屈I+级,

8、手功能评估:患者无法配合评估

9、ADL评估BADL:完全受限,依赖家人和护工

评估分析

评估存在问题:

1、上肢肌张力增高,被动关节活动度受限

2、BADL完全受限,依赖家人

3、患者态度淡漠,呼叫无任何反应,对任何事物都无兴趣,

治疗目标:

近期目标:降低左上肢肌张力,改善关节活动度

长远目标:改善患者的社交互动,改善患者BADL

治疗方案

1、上肢主要肌群徒手被动牵伸

降低肌张力,改善关节活动度

①被动牵伸肩前屈,后伸,外展,内旋,外旋;每个动作持续10-15s,三组

②被动牵伸屈肘,伸肘,前臂旋前和旋后;每个动作持续10-15s,三组

③被动牵伸掌屈,背伸,指间关节;每个动作持续10-15s,三组

2、用色彩鲜艳的物品或敲击鼓吸引患者注意力

3、利用简单的游戏物品诱发患者健侧的活动,增加配合度

言语治疗室汇报

主观资料

主观资料

姓名:许清

年龄:67岁

性别:男

临床诊断:脑梗恢复期、

血管性痴呆

客观资料

主述:发病后嘴巴紧闭

管道:鼻饲管

进食方式:鼻饲

进食所需时间:30min

进食时需要辅助:完全依赖

呛咳:无

反流:无

痰液:白色稀痰

发热:最近三个月有

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左下叶肺炎

左侧锁骨、肋骨陈旧性骨折

高血压3级

评估分析

基础状况:

1)评估体位:端坐位(无法维持端坐位)

2)意识:认知障碍

3)精神状态:正常

4)颈部活动:左侧屈(左侧胸锁乳突肌萎

缩、左侧头部多汗)

5)右侧上肢肌张力高、踝阵挛明显、右手常躁动

呼吸功能:

1)呼吸类型:胸腹式

2)呼吸频率:20次/分

3)最长呼气时间:NT

口颜面功能

1)面部观察:无明显异常

2)口腔:NT(当棉签放进嘴里,有大量唾液

流出从嘴角)

3)下颌运动:NT(当棉签放进嘴里,有咀嚼

动作;翼内外肌松弛,牙关紧闭不明

显;K点不敏感)

4)唇运动:NT(唇紧闭)

5)舌运动:NT(当棉签放进嘴里,舌头会把

棉签从左侧移到右侧)

6)舌观察:NT(刺激后偶有左右活动能力)

7)软腭运动:NT

喉功能(无法配合)

1)最长发音时间:NT

2)音质:NT

3)自主咳嗽:NT

4)自主清嗓:NT

相关反射

1)咽反射:减弱

2)呕吐反射:缺失

3)咳嗽反射:缺失

吞咽功能检查(无法配合)

1)吞咽动作:启动慢

2)反复唾液吞咽试验:辅助下一次

3)饮水试验:NT

问题分析

1、严重认知障碍

2、视觉:无视固定、视追视

3、头颈、躯干、伸肌张力增高;无法维持端坐位;

颈部常左侧屈,无法维持中立位

4、吞咽认知期:无法通过视觉、味觉、触觉等

感知食物,并把食物送进嘴里;口颜面外部

感觉过敏,嘴唇紧闭

5、口腔准备期:颞颌关节紧、颜面感觉高敏、

口腔内部感觉差

6、口腔期:吞咽启动差,超过20秒

治疗目标

1、改善认知状态

2、提高视觉注视固定能力

3、提高吞咽启动速度

治疗方案

1、认知训练(给予视频、相片,感觉刺激等)

2、视觉训练(声光注视、追视刺激)

3、吞咽任务导向训练(通过患者参与、真实食

物、视觉、味觉、嗅觉、摄食环境、摄食体

位等进行摄食训练)

4、颜面外部脱敏、颞颌关节放松各方向活动

5、口腔内部各种感觉输入,如:冷刺激、味觉

刺激、咽反射刺激等

6、舌骨下肌群按摩、门德尔森训练

快,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jiej.com/zqgfy/485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