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14时至15时,医院创伤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刘福尧,值守《贵阳晚报》“专家坐诊”健康热线时表示,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多,如不及时科学治疗会严重危害患者健康。
据刘福尧主任介绍,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大粗隆到小粗隆之间连线出现骨折,为此又称股骨转子间骨折。此类患者在早期常出现髋部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等症状,当中部分患者的髋部外侧还可见大片淤血斑,伤后患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行走。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伤肢短缩,肢体处于外旋位,并伴有内收畸形。
需要注意的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厉害之处,并不在于疾病本身,而是后续没有经过科学治疗所引发的各种并发症。例如,有的患者因畏惧手术,迟迟不肯接受手术治疗,结果因长期卧床诱发了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最终发生呼吸衰竭去世;有的患者则去轻信一些所谓的民间偏方,结果因没有对症治疗,最终延误病情,导致患肢出现短缩、外旋畸形,无法正常生活。
对此刘福尧主任表示,应对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可马虎,更不能轻信各种没有科学依据的民间偏方。科学的应对方式应遵循患者的实际病情而定,目前股骨粗隆间骨折多首选手术治疗,如此可有效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但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有严重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或麻醉者、3个月内有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脑出血者,只能选择保守治疗,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
远离股骨粗隆间骨折先控骨质疏松刘福尧主任说,在诱发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众多因素当中,骨质疏松占据了最主要的地位,这也是为何股骨粗隆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的根本原因。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要想远离股骨粗隆间骨折,就必须先控好骨质疏松。
那到底该如何科学应对骨质疏松呢?对此刘福尧主任表示,首先要做到科学补钙,期间可依据自身身体的实际情况,适当多吃一些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等乳制品,以及绿叶蔬菜、豆制品、坚果等。
同时,要避免影响钙吸收的因素,如高盐饮食、高蛋白饮食会促进钙在尿中丢失。大量饮用咖啡喝茶也会促进钙丢失,吸烟、酗酒也都会导致骨骼代谢异常,引起骨钙丢失。
此外,对于需要选择钙剂补钙的骨质疏松患者来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理的钙剂,如碳酸钙、枸橼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必要时可加用磷酸盐类药物,抑制破骨细胞对骨细胞的吸收。同时,由于钙和活性维生素D是黄金搭档,为此在夏季日照充足时,可借助外出运动的时机多晒太阳,对于冬季或者行动不便、不能出门的人,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D制剂。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人对补钙一直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多喝骨头汤是可以补钙的,其实不然。刘福尧主任说,有实验表明骨头汤里的钙含量是微乎其微的,只有牛奶中钙含量的1/25,如果长期依靠骨头汤来补钙,得到的只会是大量的油脂,增加脂肪的摄入量。所以,依靠骨头汤来补钙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对于一些痛风患者来说,汤中所富含的大量嘌呤,会加剧痛风的发病。
在此建议,在步入老年后,医院做骨密度检测,期间若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则应尽早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相应的治疗,以此控制或延缓骨质疏松症的病情发展,从而降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几率。
股骨粗隆间骨折康复治疗应“动静”结合由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并发症多与长期卧床有关,为此此类患者在康复治疗期间,不能只静不动。
刘福尧主任表示,对于处于康复治疗期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抬腿股四头肌功能锻炼,以及屈髋、屈膝功能锻炼和下肢气压泵训练等。
同时,家属要帮助患者做好按摩的措施,尽量帮助患者翻身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褥疮的发生。此外,由于患者在术后的活动量相对偏少,不排除会引起肺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可能。为此,作为家属应每天引导患者进行上肢扩胸的训练,期间鼓励患者多深呼吸,并通过拍打患者背部的方式,帮助其预防坠积性肺炎。
对于一些早期能扶拐或助行器下床活动的患者,一定要尽早下地活动,如此也可避免后续并发症的发生。但期间应注意,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锻炼过度,防止再次摔倒,造成二次骨折。
此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因缺少运动,容易导致肠道蠕动不足,进而产生便秘等情况,所以可进行必要的肠道功能训练,如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腹式深呼吸,做提肛运动等方式促进肠蠕动。期间,注意要多喝水,以及适当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小便通畅。
互动问答:术后患处伴有疼痛感多与三个方面有关问:我爷爷今年60岁,是一名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之前已接受过手术治疗。可时隔1个多月,他切口附近依旧有明显的疼痛感,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专家刘福尧: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要排除伤口深部感染可能,一般此类情况患者的患处会出现明显的红肿,压痛,并伴有发热的症状,此时就应医院明确诊断,同时接受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其次,如果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的内固定不稳定,也会让患者在术后出现长期的疼痛感。针对该情况,医院进行复查,通过拍片的方式来明确诊断,并接受相应的处理。
此外,对于手术遗留下的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瘢痕,会因软组织之间的粘粘等原因,在人体活动时造成相应的疼痛感。这种情况只需每天用热毛巾热敷患处,持续约一周左右即可自行消除。
石膏固定具有局限性不适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问:应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将钢板和钢钉等固定方式换成石膏固定吗?
专家刘福尧:石膏固定是骨科较为传统的一种外固定方式,早年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虽然石膏固定比较普遍,且无需手术即可进行相应的固定,但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该固定方式的局限性越发凸显。
石膏固定主要针对四肢一些手法复位后容易维持骨折位置不变,手术内固定后的辅助固定的患者,像股骨粗隆间的这类骨折,如果使用石膏固定,会大大限制患者的活动,诱发因长期卧床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同时,很多患者对于这种固定方式并不耐受。
术后脚跟痛多与活动少有关问:我是一名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前不久进行了手术治疗。但术后3个月,总感觉脚跟比较疼,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专家刘福尧: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来说,如果在术后出现脚跟痛的情况,很可能是由于术后康复期没有进行很好地康复治疗。
例如有的患者怕触碰患处引起疼痛或不适感,便选择长期卧床,此时,由于双腿长时间没有得到活动,会导致双腿的跟腱出现挛缩。而后再下地行走,发生挛缩的跟腱就会被再次拉伸,随即便会出现紧绷和疼痛的情况。
在此建议,此类患者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多活动自身的踝关节,如做一些踝关节的背伸运动等。如果依旧没有好转,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看脚跟周围的跟腱和跟骨是否存在其他的病变。
--转载自《贵阳晚报》(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王杰)
医院最新动态请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