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是第八个“世界肺炎日”。肺炎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其症状包括咳嗽、呼吸急促或困难、发热、食欲下降等,未得到救治或救治不及时都可能导致死亡。
转眼寒冬将至,又到了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当出现发烧、发冷、头疼、咳嗽等症状时,你会想到自己可能患上“肺炎”吗?
肺炎初期症状,类似感冒
世界卫生组织一份报告指出,在全球造成死亡的疾病中,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肺炎)已是第三位高危害疾病。
我国一项9城市60岁以上老年人调查也发现,老人所患常见病中有26%为肺炎。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在名受访者中,超半数不知道肺炎的症状与感冒相似,71%的受访者认为肺炎不难治愈,已接种疫苗者不足14%。
肺炎按病因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等,以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
很多人出现发烧、发冷、疲倦、头痛、咳嗽等不适,往往不在意,觉得只不过是小感冒,捂捂汗,或吃点感冒药、止咳药,挺一挺就过去了,其实这些身体不适很可能是肺炎的早期症状。
细菌性肺炎症状:会因上呼吸道感染、受凉而引发。起病急骤,还伴有寒战、高热、咳铁锈色痰及胸痛等症状。
病毒性肺炎症状: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最常见的是流感病毒,起病缓慢,会头痛、乏力、发热、干咳或少量黏痰等。
儿童患肺炎症状:多出现高热,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会出现休克、嗜睡、精神萎靡等症状,退热药一般只能暂时缓解。若发烧持续不退或上述症状不断加重,医院就诊,必要时行胸部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
最后,要注意肺炎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肺炎初期与感冒相似,可能有发热、咳嗽、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但症状大多要比普通感冒重一些,病情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剧烈咳嗽等现象。
这些人群最易染上肺炎
老人
60岁以上的老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和成年人,心脏病、肺病、肾病、肝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患者,长期住院或卧床在家者,他们往往免疫力较低,机体抵御病菌侵害的能力较弱,是肺炎的高危人群,一定要提高警惕。
年轻人
肺炎是冬季的常见病,除了儿童和老人外,年轻病人骤增。
年轻人通常体质好,即使出现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也大多以为扛扛就没事儿,不及时就医,拖成了肺炎。
幼儿
与成人肺炎不同的是,幼儿患肺炎并不都会高烧,因此往往会被忽视。
牢记9句口诀,呵护娇弱的肺
常笑能宣肺
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时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扩大肺活量,改善肺功能。
多做扩胸运动
提倡腹式呼吸法: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能增加肺容量,尤其有利于慢阻肺和肺气肿病人病情的恢复。
饮食清淡
少吃刺激食物。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期间,忌吃辣椒、孜然、芥末,否则不利于炎症的恢复。
多吃些滋阴润肺食物。如藕、梨、百合、枇杷、莲子、萝卜等,能健脾化痰。
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如苹果、石榴、葡萄、柚子、柠檬、山楂等,收敛肺气防秋燥。
吃易消化的食物。当痰多时应停食肉类等油脂含量高的食物。
平时养成喝水的习惯。
居室保持清洁
阳光充足,定期消毒,家里常开窗。到空气新鲜的场所锻炼和游戏,不要在马路边下棋、打牌,那里的空气污染最严重,对肺是极大的威胁。
感冒咳嗽及时治
年轻人养肺最重要的是戒烟和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导致肺气虚。
感冒后咳嗽超过半个月不愈,尤其是咳嗽的性质发生变化时,如从有痰变为干咳无痰,或咳嗽胸痛,甚至痰中带血时,应及时去看医生,不能自己随便买止咳药吃,以免贻误病情。
戒烟
吸烟对肺损害很大,会将呼吸道上皮的纤毛破坏掉,这些纤毛是呼吸道的“清道夫”,一旦被破坏,保护作用会差很多。
少吸有害气体
大风、阴霾天等空气脏的情况下,尽量少出门,雾霾中的氢化物、硫化物,沙尘,汽车尾气,厂矿周围的烟雾等对呼吸道极为有害,即使出门也应尽量戴口罩。
接种疫苗
建议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打肺炎疫苗,有效保护率可达到85%以上,保护期为5年。此外每年还应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尤其是身体差、免疫功能低下,平时患有糖尿病、冠心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都属于高危人群,有必要接种。
养肺两个最佳时刻
一天中,养肺最佳时间是早7点—9点。这时肺脏功能最强,最好此时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强健肺功能。
一年中,最佳养肺季节是秋冬。补水量要更多,每天必须保证喝水毫升,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使肺脏安度金秋。
来源:生命时报
责编:娄娟
本期编辑:姚洁丁聆可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