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儿童肺炎患者多,临床上常用方案为:头孢菌素+阿奇霉素,那这种给药方案究竟合理吗?
联用实际效果如何?
阿奇霉素与头孢类的联合在真实世界的情况恰恰与药理学理论相反。两药联合可以覆盖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等,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多篇文献报道了阿奇霉素联合头孢类药物对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比单药更好,并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
因此,年中国指南、年美国IDSA指南等国内外诸多指南均推荐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经验性抗菌治疗。?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类药物增加疗效的可能机制是什么?
首先从抗菌谱来说,阿奇霉素可以覆盖非典型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而肺炎链球菌对于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较高,但某些头孢类药物对肺炎链球菌则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而这两种病原体均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因此,
在怀疑存在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时,二者联用可增加抗感染疗效,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感染。
其次,阿奇霉素有着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人体药动学研究表明,阿奇霉素肺组织内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血浆半衰期虽然不长,但是在组织内浓度较高,排泄较慢。
肺组织内高浓度的阿奇霉素一方面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另一方面可作为药物储库,巨噬细胞内蓄积的阿奇霉素也可以被携带到感染部位发挥作用。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可能均能提高两者联用的疗效。?
阿奇霉素和头孢这对CP何时上场?
根据《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年版)》,肺炎支原体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约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支原体无细胞壁,头孢类药物对其无效。儿童患者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作为第二代大环内脂类药物的阿奇霉素因每日仅需1次用药,使用天数较少,生物利用度高以及细胞内浓度高,依从性和耐受性均较高等特点,常成为治疗首选。
而支原体感染常会破坏呼吸道屏障继发或合并细菌感染。根据《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年版)》怀疑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医生可根据病情,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可根据病程、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治疗反应以及炎性指标的动态变化,决定是否联合第二、三代头孢类药物。?
END
点击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