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中医属感冒范畴)
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感冒范畴。中医认为感冒之疾,四季可患,在治疗上应因人、时、地的不同,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标本兼顾,每每收到针对性强,立竿见影的效果。
1、膳食方面:多喝水,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及新鲜蔬菜、瓜果,同时常用葱、大蒜、姜、食醋亦有预防作用。
2、起居方面: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保持居室空气流通、新鲜,勤晒被褥;室内温度不要过低过高,最好保持在16℃左右;不要让空调冷风口吹身体.不要开着空调睡觉。
3、运动方面:订制合理的活动与休息计划,避免氧耗量较大的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增加休息。尽量少去人群拥挤的地方,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减少感染的机会。
4、家居验方:?香菜根、葱根各15g,煎水后加适量冰糖代茶饮。?白菜根20g、生姜3片、红糖60g一同煮水,热饮。?鲜芦根30g,煮水代茶饮。
5、穴位按压法:咳嗽:捏挤天突穴30次,下推膻中,揉肺俞穴各50-次。鼻塞:揉迎香穴,擦鼻旁次。
6、自我预防:可擦耳轮(擦热为止),每日2次;点按迎香、合谷,每穴3—5分钟,以局部酸胀、皮肤微红为度,每日2次。流行性感冒可使用板蓝根,大青叶,款冬花,金银花。
另外,上呼吸道感染与其它许多传染病的前期症状极其相似,故应早期鉴别。流行季节应做好预防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加强耐寒锻炼。如感冒持续加重并伴有其他并发症时应及时就医。
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喘证范畴)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属中医咳嗽、喘证范畴。
1、膳食方面:
(1)多喝水,易消化饮食时多选用具有健脾、益肺、补肾、理气、化痰的食物,如猪、牛、羊肺脏及枇杷、橘子、梨、百合、大枣、莲子、杏仁、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症状。忌食海鲜油腻之品,应少吃黄鱼、带鱼、虾、蟹、肥肉等,以免助火生痰。不吃刺激性食物:辣椒、胡椒、葱、蒜、韭菜等辛辣食物,菜肴调味也不宜过咸、过甜,冷热要适度。
(2)食疗:
枇杷叶粥:枇杷叶10-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先将枇杷叶布包水煎,去渣取浓汁,再加入粳米和水煮粥,粥将成时加入冰糖稍煮,每天早晚用之佐餐。适用于痰热证。
沃雪汤:山药45克,牛蒡子12克,柿霜饼18克,先煮山药、牛蒡子,取汤,再加入柿霜饼,泡融,早晚分食。
海蜇荸荠汤:海蜇克,荸荠克,煎汤,早晚分饮。适用于痰热证。
当归、生姜(布包)各15克,山药50克,羊肉克,放瓦锅内,加水适量,同煮至烂熟,用食盐少许调味,吃肉喝汤,连服5-7天。适用于肺皮虚寒证。
燕窝6克,银耳9克,冰糖15克,将燕窝、银耳用清水泡发,洗干净,放入冰糖,隔水炖熟服用,每周2-3次,连用4周。适用于肺脾肾阴虚证。
2、生活起居方面:
(1)首先注意气候变化,做好防寒保暖,避免受凉;注意戒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劳逸适度,避免感冒。如有感冒及时控制、防止发展成为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炎的发作。
(2)加强耐寒锻炼,如从夏季开始。每天用冷水洗手、洗脸、洗鼻、擦身;另外可加强呼吸锻炼。
3、运动方面:
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如练气功、太极拳、平地行走等,有较好效果,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御寒抗病能力。
4、情志方面:要保持稳定的情绪,消除引起紧张和不愉快的因素。
本病以冬季发作为主,中老年人多见,男性比女性多见。慢性支气管炎,根据其临床症状、特征及发病规律,属中医咳嗽、喘证范畴。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其“未病(发作)先防,冬病夏治”的治病求本治疗原则,在临床应用时每每取得满意疗效。
失眠症(中医属不寐范畴)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常见病证。长期失眠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医药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常能改善睡眠状况,且不引起药物依赖,更不会引起医源性疾患,因而受到患者欢迎。
1、膳食方面:可适当选用酸枣仁粥、百合杏仁粥、地黄枣仁粥等,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甘、厚味食物,晚餐不宜过饱,睡前不宜吃零食饮浓茶等。食疗:
(1)龙眼洋参饮:龙眼肉30克,西洋参6克,白糖少许,清水适量。隔水蒸40-50分钟即可。隔日食用1次,不拘时。可益气养心安神,适应于各种类型失眠症患者。
(2)莲子百合饮:莲子30个,百合50克。两者一起加水适量,烧熟后加蜂蜜适量调味即可。睡前2小时食用,可凝心安神,有助于入眠。适宜于各种类型失眠症患者
2、生活起居:
(1)患者生活要有规律,要注意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要热水洗脚,按摩足底、手心,使情绪放松,忌饮咖啡、浓茶、烟酒,避免长时间看书阅报和过分兴奋、忧愁;居室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清新,温度要适宜,光线要柔和,被褥不宜过硬,枕头不要过高。失眠者在睡觉时往往由于急于求人睡反而会不断兴奋和紧张,使感觉越发清晰,加重了失眠和焦虑。这时最好的方法是患者要坦然处之.能睡多久就睡多久。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和参加体力劳动,对于提高睡眠的效果,改善体质及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均有促进作用。如:太极拳、八段锦均有良好效果。
3、情志方面
喜怒有节,保持心情舒畅;情绪要稳定、愉快,消除紧张和疑虑。可以调摄情志着手疗不寐,常可用说理开导、宜情易志等,采用音乐疗法及钓鱼、观赏山水等。
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将患者看作一个整体,建议住院治疗,采取情志与神志疗法、中药汤剂、针灸、理疗为主,辅以少量西药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药治疗不寐常能改善睡眠状况,且不引起药物依赖。对同时存在抑郁症不寐的患者,中医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理念更能体现出其治疗的优势。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