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患者有无乏力、食欲变化(厌食、厌油)及恶心、呕吐。
2.观察皮肤巩膜颜色(黄染)及小便颜色(黄色、深黄)。
3.观察有无腹水(叩诊腹部有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水肿及体重变化。
4.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呕血,肉眼血便黑便,口鼻牙龈有无出血,皮肤有无淤点、淤斑、青紫等)。
2落实治疗1.遵医嘱落实各项检查(如肝胆脾B超、肝功能、病毒数量、凝血功能等)。
2.遵医嘱落实护肝治疗,特殊患者中行干扰素治疗者应按要求采取皮下或肌肉注射,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3护理措施1.对症护理
(1)乏力卧床休息。
(2)水肿双下肢抬高,保持皮肤清洁,用温水洗脚。
(3)出血有出血倾向者注意穿刺以后延长针眼按压的时间(5~10min以上);有消化道出血者(如有呕血、黑便)应严格卧床休息,一般情况下应禁食;刷牙时用软毛刷刷牙。
2.心理护理观察患者在疾病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
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皮肤瘙痒者不能搔抓,用温水清洗。
4.消毒隔离甲肝或戊肝自起病时起,消化道要隔离3周,接触者医学观察6周;乙肝、丙肝行血液及体液隔离。
4康复指导1.用药指导行抗病毒治疗者坚持用药,不可私自停药。
2.饮食指导
(1)急性肝炎患者早期宜进食低脂、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足够热量。
(2)慢性肝炎进食高蛋白食物,避免过高热量的饮食。
(3)重症肝炎进食低脂、低盐、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的饮食,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每日应少于0.5g/kg体重);少食多餐。
(4)戒烟酒。
3.休息指导重症肝炎患者出院后休息3个月,轻度、中度肝炎患者出院后休息半个月到1个月,肝功能正常后可逐步恢复工作。
4.献血指导凡有肝炎病史、肝功能异常者不能献血。
5.随诊指导根据病情定期复查,肝功能不正常者出院后半个月复查1次,肝功能正常后1~3个月复查。行抗病毒治疗者3~6个月复查1次病毒数量。
二、护理质量标准(一)病情观察及时,护理记录真实完整。
(二)正确执行医嘱,落实各项治疗。
(三)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四)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能按时检查用药。
2慢性肝炎的护理一、护理要点1病情观察按肝病科常规护理执行。
2落实治疗按肝病科常规护理执行。
3护理措施1.用药护理对行干扰素治疗者注意更换注射部位,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及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鼓励多饮水。
2.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情绪。
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高黄疸患者如皮肤瘙痒,要禁止搔抓,用温水擦洗,可涂抹护肤霜。
5康复指导1.饮食指导加强营养,高蛋白饮食,避免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戒烟酒。
2.用药指导不可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3.休息与活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均应多卧床休息,避免体力劳动。
4.随诊指导指导患者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病毒性肝炎患者应每半年测量1次病毒数量,以便于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二、护理质量标准(一)病情观察及时,护理记录真实、完整。
(二)正确执行医嘱,落实各项治疗。
(三)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四)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
3重症肝炎的护理一、护理要点1病情观察按肝病科常规护理执行。
2落实治疗1.特殊检查按医嘱落实好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检查。
2.特殊用药遵医嘱落实好护肝、退黄、抗感染、增强免疫等治疗。
3护理措施1.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患者指导其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停药。
2.对症护理乏力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腹胀时保持大便通畅。
3.特殊治疗护理(人工肝治疗)
(1)治疗前
①为患者讲解人工肝相关知识,做好心理护理。
②排空大、小便,测T、P、R、BP。
(2)治疗中
①严格无菌操作,严格“三查七对”。
②密切观察机器的各种参数变化,保证机器正常运转。
③密切观察患者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如出血、过敏反应、低血压、低血钙,并作相应处理。
④治疗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3)治疗后
①监测血生化、凝血酶原时间,及时作相应处理。
②监测体温,防感染,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卫生。
③血管通路的护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对置管患者保持合适体位,保持管路通畅。对于动、静脉穿刺患者观察其动脉搏动情况、肢体活动情况,6h后松绑动脉穿刺部位绷带。
④结合患者病情予相应饮食指导。
4.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给予心理支持。
4康复指导1.用药指导按时服药,禁止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2.饮食指导宜进食清淡的软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刺激食欲。进食富含维生素、高蛋白、低脂、高糖、高热量的饮食。
3.休息活动发病期间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度活动。
4.随诊指导康复后至少每半年复查以肝功能、病毒含量及肝胆B超。
二、护理质量标准(一)病情观察及时,护理记录真实、完整。
(二)正确执行医嘱,落实各项治疗。
(三)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四)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对所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
4肝性脑病的护理一、护理要点1病情观察1.观察患者的性格和行为表现,判断其定向力、理解力和计算力是否正常,有无幻觉和意识障碍,观察其思维及认知的改变。
2.判断患者的神志障碍情况(如模糊、浅昏迷、昏迷等)。
3.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
4.观察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如呕血、黑便等)和感染(发热、血象高)等症状。
2落实治疗1.特殊检查定期复查血氨。
2.特殊用药按医嘱行食醋灌肠,以酸化肠道。
3.按肝病科常规护理落实好其他各项治疗。
3护理措施1.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降血氨治疗,服用乳果糖时应注意观察有无腹胀、恶心、腹痛等副作用的发生。
2.饮食护理
(1)开始数日禁食蛋白质,进食足量维生素,以糖类为主。
(2)昏迷患者行葡萄糖鼻饲或静脉输注葡萄糖。
(3)意识清醒后逐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从小量开始,蛋白质20g/d,每隔3~5天增加10~15g,以植物蛋白为主。
(4)限制水摄入,控制在mL/d,对脑水肿可疑者,尤应限制。
3.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4.皮肤护理对于昏迷患者应保持其皮肤清洁、干燥。
5.并发症预防对于昏迷患者应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坠积性肺炎(可采取翻身、拍背等措施)、压疮(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定时翻身和按摩,使用气垫床)和泌尿系感染(尿道口每日擦洗2次),落实好各项基础护理。
6.安全防护躁动不安的患者应上约束带,避免患者伤及医护人员;使用床栏,防止坠床。
4康复指导1.用药指导指导患者按医嘱规定的剂量和用法服药,了解药物的副作用。
2.饮食指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粗糙食物,戒酒。
3.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4.随诊指导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就诊,定期复查。
二、护理质量标准(一)病情观察及时,能及时发现肝性脑病前兆,护理记录真实、完整。
(二)正确执行医嘱,落实各项治疗。
(三)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四)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对所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
5肝癌的护理一、护理要点1病情观察1.介入术前观察
(1)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神志。
(2)观察患者有无肝区疼痛。
2.介入术后观察
(1)同术前观察。
(2)观察介入穿刺处有无渗血。
(3)观察股动脉穿刺侧的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温度。
(4)观察患者疼痛情况。
2落实治疗1.遵医嘱落实各项常规及特殊检查(如甲胎蛋白监测)。
2.术前备皮(剔除右侧腹股沟穿刺区域周围毛发)和术前进半流质饮食。
3护理措施1.对症护理疼痛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发热时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2.心理护理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
3.特殊治疗护理(介入术后护理)
(1)穿刺处用盐袋加压6h。
(2)穿刺侧肢体制动12h。
(3)卧床休息24h。
(4)指导多饮水。
4康复指导1.用药指导遵医嘱服药。
2.饮食指导加强营养,少食多餐,进食低脂、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清淡软食。
3.随诊指导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二、护理质量标准(一)病情观察及时,护理记录真实、完整。
(二)正确执行医嘱,落实各项治疗。
(三)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四)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对所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
6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一、护理要点1病情观察1.观察有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四肢冰凉等血液循环不足的表现(如皮肤逐渐转暖,出汗停止,则提示血液灌注好转)。
2.观察呕吐物和粪便的性质、颜色及量。
2落实治疗1.特殊用药遵医嘱应用生长抑素(降低门静脉压力)。
2.按医嘱及时落实好各项检查(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电解质等检查)及治疗(止血、制酸、补液、补血)。
3护理措施1.用药护理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迅速补充血容量。注意用药的连续性(可用注射泵输注)。
2.饮食护理
(1)活动性出血禁食,出血停止1~2天后改为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应细嚼慢咽。
(2)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质,出血停止后渐改为半流质、软食,少量多餐。
3.对症护理对休克患者及时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快速补液,纠正休克;大出血时根据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行心电监护,出血期间绝对卧床休息。
4.心理护理安慰患者及家属,避免紧张情绪。
5.特殊管道护理(三腔二囊管的护理)
(1)置管前护理
①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目的、意义、方法,消除紧张情绪,取得配合。
②检查三腔二囊管管路及气囊是否完好。
③准备好用物,指导患者慢咽石蜡油20mL,协助医生为患者作鼻腔、咽喉部局部麻醉,插管成功后向胃囊内注气~mL,必要时向食管囊注气~mL,管外端牵引质量0.5kg。
(2)置管后护理
①协助患者取头侧位,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指导患者勿咽下唾液等分泌物。
②保持鼻腔黏膜湿润。
③压迫期间每12h放气20~30min。
④定时冲洗胃管及抽吸,观察出血是否停止,并记录引流液颜色、性状及量。
⑤床边备剪刀,以便气囊破裂或漏气堵塞呼吸道时可剪断三腔管。
(3)拔管的护理
①出血停止后,放松牵引,放出囊内气体,保留管道观察24h,无出血可拔管。
②拔管前口服液体石蜡30mL,抽尽囊内气体,缓慢、轻巧拔管。
4康复指导1.用药指导按医嘱服药,口服药应磨成粉末状服用。
2.饮食指导少食多餐,宜进食低脂、富含维生素、清淡的软食。
3.随诊指导定期复查,感觉不适要及时就诊。
二、护理质量标准(一)病情观察及时,准确判断出血是否停止,护理记录真实、完整。
(二)正确执行医嘱,及时落实各项治疗,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抢救及时。
(三)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四)患者知晓疾病相关知识,对所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
来源:ICU护理之家
内科护理群:内科投稿:白癜风治疗专家北京一般性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