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三次补抄的文澜阁《四库全书》比原颁本多出近卷,共计近10亿字。如果按每天读5万字的速度来算,大概需要2万天,也即50多年的时间——无论是阅读所需要的时间,还是阅读本身所要求读者具备的知识广度,读完文澜阁《四库全书》,简直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不过,对于一代儒宗马一浮来说,常人觉得可望不可即的《四库全书》,也只是他所读书籍的一部分。据史料记载,他是通览文澜阁《四库全书》的第一人。
据浙江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徐晓军介绍,自幼就能朗朗上口背诵《文选》的马一浮,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古文基础。读古书需要相应的语境,而马一浮从小就浸润在这样的语境中。
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讲,古文像是一个陌生而遥远的所在;不过对于多年前出生的马一浮来说,家学的熏陶,自幼的吟咏,使得他早早就显出“神童”的迹象,以至后来父亲为他请来的颇有声望的举人郑墨田,在教了马一浮一段时间后,觉得自愧不如,主动提出了辞职。
▲马一浮像,16岁时摄于杭州
结婚后的同一年,马一浮就前往上海学习英文、法文、拉丁文等外国语言,不料第二年父亲病逝,料理完父亲丧事后他又返回上海,跟朋友合办《20世纪翻译世界杂志》,包括了文学、哲学、政治、社会学、教育史等12个栏目,大有涵盖20世纪世界文化的气势。
正是马一浮大展身手之际,不料妻子忽然病危,等他回到绍兴时,妻子已经离世。悲痛之余,马一浮作了《哀亡妻汤孝愍辞》寄托哀思,并立誓终生不再娶。
年,20岁的马一浮前往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任清政府驻美使馆留学生监督公署中文文牍,并兼任万国博览会中国馆秘书。在此期间,他买书、读书、译书。根据日记显示,他阅读的书籍包括《拜伦诗》《但丁诗》《莎士比亚集》《亚里斯多德政治学》《黑格尔伦理学》《社会平权论》《日耳曼社会主义》《达尔文物种由来》《基梭文明史》等等。同时他也翻译了《法国革命党史》《露西亚之虚无主义》《日耳曼社会主义史》等。
▲马一浮像,20岁时摄于美国
在美国期间,马一浮买到了英文版本的《资本论》,十分高兴,他在日记里记载到,寻访了半年终于找到的《资本论》,一买回来,之前的病好像都一下子好了!后来马一浮又买到了德文原版的《资本论》,并带回了国内,这是流入中国的第一部《资本论》。
读书之外,马一浮也游历了英国和德国等国家。不久之后,他又转入日本游学,并跟随日本友人学习日文和德文。
年马一浮回国,并在江苏镇江居住1年,潜心研究和翻译西学著作。
说起《四库全书》,人们想到的就是卷帙浩繁,紧接着总会有人问起,这样的书籍,有人曾读完过吗。
《四库全书》收书多种,共计7.9万卷,3.6万册。《四库全书》先后抄写了7部,其中有1部,就藏在杭州的文澜阁中。
《四库全书》入藏文澜阁后,不断有当时的读书人来这里读书和抄书,许多都成了后来的文化名人。
马一浮是有记载的通读过文澜阁所藏《四库全书》的第一人。
▲年,杭州二我轩照相馆拍摄的“西湖风景”相册。
从中可见当时文澜阁附近的景色(左右滑动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安全白癜风如何治愈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