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征
(年—)
教授、博士生导师
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顾问、原副会长
全国高师《资本论》研究会会长
年度“世界马克思经济学奖”唯一获得者
央视科教频道《立德树人·陈征》
新时代经济学界的泰斗和楷模
附陈征先生自述:我与《资本论》
我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曾祖父是前清举人,祖父是秀才,父亲是中医。我四岁开始读书,到十岁时就读完了四书、《诗经》《左传》《楚辞》《古文观止》等儒家经典。进入中学后不久,因日寇入侵,学校停办,辍学在家,其间还做了一年小学教员。抗战胜利后,考入无锡国专(后改中国文学院)学习文史。在无锡国专学习期间,我与同学一起读了不少进步书籍,除了读《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论持久战》《联共(布)党史》等,还包括《资本论》。当时看不懂《资本论》,说不上有什么印象。
年5月,参加革命后,我在苏南公学做教育干事、组织干事等行政工作。苏南公学是一所革命大学,该校主要任务是对将输送到苏南解放区的干部进行培训。当时接管的大企业很多,需要一批经济管理干部,为此,苏南公学特设企业财务管理系培养经济管理人才,规定该系不学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要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但由于师资缺乏,领导要我边学边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虽然没有学过,但我满腔热情和十分大胆地承担了这个光荣任务,力争做好。因而先后在企业财务管理系等单位讲授政治经济学课程,从此就走上了经济学讲堂。
当时讲授政治经济学,没有统一规定的教材,只选了狄超白著的《政治经济学讲话》,该书包括从商品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部分;参考书只有薛暮桥的《大众经济学》,但这些都是从《资本论》中来的,因此,要备好课、讲好课,就要下决心读懂《资本论》。由于工作需要,我从不懂到基本上懂,从摸不清楚头脑到能通俗地介绍其基本内容,并说明其来龙去脉,不知反复看了多少遍,才摸进了《资本论》的大门。此班三个月一期,我先后讲授了三、四期,得到了同学们和领导的广泛好评。
年底,我到华东党校理论研究班学习两年,期间,有名师的讲授指点和同学们的相互切磋,还获得了广泛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独立思考、认真钻研的机会。经过两年的学习,我对《资本论》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并逐步坚定了深入研究的决心与信心。学习结束后我留校工作。年,中组部调我到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工作,主讲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等课程。省委党校理论班有培训地、县理论宣传干部的任务,既包括学习当前政策,也包括学习基本理论。当时,《资本论》是该班重点课程之一,由我负责讲授。课后,我根据学员听课情况、讨论时提出的问题,反复研究、及时整理讲稿,经过多次反复修改,讲稿内容逐步充实完善。这时,省委宣传部开办了一个《资本论》业余学习班,委派理论处郑奇方处长负责,由省直机关的部、处、科长们参加,晚上授课每周一次,要我主讲其中的三分之二课程。因学员经常公务外出,要求我发讲稿,我同意了。省委宣传部将讲稿铅字排印,除了发给学员,还发给各县的讲师团作参考。他们反映:不听讲课,看讲稿也基本上可以看懂《资本论》了。这些讲稿,就是后来我出版《〈资本论〉解说》一书的雏形。
年前后,在反“右派”和“反右倾”运动影响下,理论班暂停,《资本论》课程也停止了。之后,我被派往农村搞“四清”,上午劳动,晚上开会,下午休息时间恰好用来学习《资本论》和有关资料,并结合当时的农村情况,较深入地研究了我国农业和农民问题。
《〈资本论〉解说》的出版归根结底是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路线,大学复课了,有不少人都开始读《资本论》了。这时候,解释《资本论》的书,已出版的有:王思华的《〈资本论〉解说》,解说了《资本论》第一卷相关内容;在《中国经济问题》月刊上,每期还刊有王亚南等对《资本论》第一卷相关内容的讲座。此外的辅导读物几乎没有。人们对学习《资本论》已经形成热潮,但《资本论》比较难懂,是学习上的一大障碍,迫切需要通俗而具体解说《资本论》三卷读本。有人曾看过我给省直机关讲课的讲稿,感到通俗易懂,对学习《资本论》很有帮助,建议修订出版。应客观实际的要求和出版社的约稿,我迅速将《资本论》讲稿进一步整理、修改,定名为《〈资本论〉解说》,起初分五册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年出版第一册,解说《资本论》第一卷的前半部;第二年出版第二册,解说《资本论》第一卷后半部;年出版第三册,解说《资本论》第二卷;年和年分别解说第三卷,于年对三卷《资本论》的解说全部出齐。后因与《资本论》全三卷对应,将《解说》五册合并为三册。
《〈资本论〉解说》的文本特色主要体现在方法的使用与内容的设计两个方面。
首先,在方法使用上,一方面,《解说》重视与经济学说史的分析相结合。众所周知,《资本论》是与经济思想史联系十分紧密的,《解说》在对原著进行讲述的同时,对每个思想产生、变化、发展的过程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包括提出的时间、地点及由谁第一次提出的等等,从而使《资本论》每个原理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另一方面,《解说》重视与《资本论》的结构、体系和方法论的分析相结合。《解说》既分析了《资本论》全三卷的结构体系,又对各篇章的内在联系进行分别考察,以体现《资本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此外,该书还吸收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针对国内外学者对《资本论》一些具体问题理解的分歧,通过对照、比较分析,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为读者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线索。
其次,在内容上,《解说》按照原著章节依次解说,每章在前言部分阐释其中心思想、主要内容,以及在全篇中的地位,然后标明《资本论》的页数、段落、主要附注,帮助读者较快地抓住章、节的主线;而对于必须掌握的名词、典故、历史资料以及原文中笔误之处,我都标出并加以注明;尤其是重点、难点、难句以及容易混淆之处,均重点解说,帮助初学者读懂全文。
《〈资本论〉解说》出版之后,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记得当时有一天,我到火车站去接一位客人,偶遇时任福建省委宣传部长黄明同志。他和我熟悉,见我后抢着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次在北京开会,研究学习《资本论》,部长在大会上说,大家都说《资本论》看不懂,的确也是。但如果对照陈征写的《〈资本论〉解说》,一段一段地对着认真看,就完全可以弄懂了。”部长在全国会议上的讲话影响力很大,不久,《〈资本论〉解说》一印再印,由初版三千余册增印到14万余册。不少人通过《〈资本论〉解说》读《资本论》,收到很好效果。有人说,《〈资本论〉解说》培养了“一代经济学人”。有的人把学习《资本论》的收获运用到从政、从商实际工作中,取得很大成就,这就充分显示了《资本论》巨大学术威力和思想作用。《〈资本论〉解说》作为教材被全国各地学校广泛使用,可以说,《〈资本论〉解说》的问世,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年8月17日《光明日报》在《知识分子光荣榜》称“陈征教授的《〈资本论〉解说》是我国对《资本论》系统解说的第一部著作,特别是第四、五册(解说第三卷)起了填补空白的作用。”《〈资本论〉解说》先后荣获国家级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奖,福建省“六五”重点科研项目优秀专著奖,“光明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大奖。
为什么在改革开放时期要读《资本论》?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当时备受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治疗白癜风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