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小海(化名)前几天骑摩托车时不小心与一辆小车相撞,导致左下肢受伤。医院后,医生一检查发现他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还有多处挫伤,将其收到骨一科住院治疗。
入院第三天,骨一科主任金正跃医生在查房时发现小海精神状态不太好,一直打瞌睡,人也恹恹的,一看血氧饱和度只有55%(正常人血氧饱和度不低于98%),患者皮肤上还出现了散在的红点。
“马上做个急诊胸部CT。”经验丰富的金主任怀疑小海出现了脂肪栓塞征。
CT结果显示,小海两肺有如“暴风雪”般分布的斑点和斑片状的阴影,结合患者其它症状,“肺部脂肪栓塞”没跑了。医院呼吸内科会诊后也确认了这一诊断。
情况紧急,小海被转入ICU(重症监护室)进一步对症治疗。所幸发现救治及时,小海迅速转危为安,肺部阴影也逐渐减小,已经转回骨科病房继续治疗。
肺部脂肪栓塞综合征是肺栓塞的一种。
说起脂肪栓塞,很多人都有疑问,这脂肪是怎么跑到血液里的呢?
金正跃主任解释说,脂肪栓塞的发病机理,一般认为是骨干骨折时髓腔被破坏,大量骨髓及软组织中的脂肪组织离开原有位置,处于游离状态,通过血液循环跑到肺部、脑部等。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骨折病人伤后或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主要病变在肺,多见于下肢长管骨骨折,双侧股骨干骨折发病可高达33%。任何年龄均可发生,成人多见,男多于女,老人发病重。
1肺栓塞是骨折并发症之一
骨折是生活中常见的伤病,但大家对骨折的并发症可能并不清楚。骨折并发症一般分为早期和晚期两种。早期并发症有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等;晚期并发症有坠积性肺炎、褥疮、静脉血栓、感染等。
在这些并发症中,除了脂肪栓塞,静脉血栓也很凶险,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这是因为骨折病人长期缺乏运动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进而形成血栓,脱落后导致肺栓塞。
2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肺栓塞呢?
对于高危患者可鼓励适当按摩、活动肢体,正确咳嗽与深呼吸,必要时可利用加压泵、弹力绷带及穿弹力袜等方法加快静脉回流,以预防深静脉血栓。鼓励患者多饮水,以稀释血液,同时注意控制胆固醇摄入量,可适量饮茶及多摄入新鲜果蔬,注意控制体重、戒烟及保持平稳心态。
对于孕产妇,应避免长时间卧床,注意适量运动。
对于有肺栓塞病史的患者及高龄人群,应注意定期检查双下肢是否对称肿胀,是否有静脉曲张、皮肤发绀、压痛等症状。在治疗高危患者时,应注意避免应用可刺激静脉壁的药物,并及时将静脉插管拔除;处理严重外伤患者与手术患者时,手术医生应注意保护好盆腔静脉、邻近四肢静脉及其周围组织。
此外,由于深静脉血栓是诱发肺栓塞的主要因素,因此减少肺栓塞的关键在于运用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
本期编辑
马洁如
本期主审
陈英强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