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5日浦江养老金融夜话黄奇帆主题演讲1、国家十八大以来开放的新格局、新特点。2、中美贸易摩擦的必然性、长期性和复杂性。3、讲一下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中美贸易战,我们应该做的研究和要打好的五张牌。: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晚上好!欢迎各位来到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参加“浦江养老金融夜话”第四期活动。首先有请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彭毅上台致辞。:今天我发现咱们现场很热,少有的热,现在最能反映大家心情的,咱们用掌声对黄奇帆老市长莅临咱们的论坛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一般来讲,这个时候都得介绍一下,因为确实包括我本人在内,我们在座很多同志和黄市长面对面的交流是第一次,从这个意义来讲是陌生的。但实际上我感到大家又是非常熟悉的,从咱们浦东到上海,从重庆到全国,乃至到世界,很多人对黄市长都非常熟悉,他的观点,他的思想,他的魅力对我们产生的影响都是极其深刻的。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今天说什么话都是多余的话。上次论坛叶总(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讲,他说每次大餐之前都要有几个前菜。感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感谢叶总,为我们邀请到了深受大家敬重的,大家充满期待的黄市长莅临我们的论坛。特别是对于我们现在正面临百年未有的大变局,面临着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变化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办?大家都有很多想法。相信今天黄市长的论坛一定会给大家答疑解惑。咱们浦江养老金融夜话,从去年走到今年,也就是说从昨天走到今天,我们和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和各主办单位必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也衷心希望我们以这次论坛为起点,发展得越来越好,办得越来越好。让我们共同期待,黄奇帆市长为大家带来一场思想盛宴和精神大餐。谢谢大家。:非常感谢彭毅总。太平养老保险有限公司也是我们浦江养老金融夜话的主办单位,非常感谢你们对我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接下来有请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上台致辞。:大餐之前,上两道前菜,大家耐心等待,就像一个交响曲,前面有一个过门。因为黄市长在这里,我要专门介绍一下,我们所在的地方是陆家嘴,是浦东,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当年,90年到94年,我们浦东开发开放的第一阶段,黄市长是我们浦东开发办公室的主任,浦东新区管委会的主任,是我们浦东开发的思考者、决策者和建设者。今天我们把黄市长请到这里来作讲座,特别的有意义。黄市长是一个专家型的领导,我们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它的背后要有一个思想中心、信息中心和知识中心来支撑。黄市长在重庆待了16年,重庆的很多变化,特别是在黄市长任期内的变化,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我觉得今天我们请到黄市长,第一次来我们陆家嘴讲坛做演讲,我们非常高兴,也很荣幸。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不光是陆家嘴金融城的地标建筑,我们也想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服务性、资源性的平台。今天这个讲座是我们所有工作的一部分,时间很珍贵,把宝贵的时间留给我们黄市长,有请。:谢谢叶总。下面有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研究员,上海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黄奇帆先生做本期的主旨演讲。:各位同志,很高兴来参加今天晚上的活动。按照会议的主题,我想今天的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一下我们国家十八大以来开放的新格局、新特点。第二,讲一下,中美贸易摩擦的必然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第三,讲一下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中美贸易战,我们应该取的研究和要打好的五张牌。今天晚上这个报告,是一个热点上的问题。01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的开放有了巨大的里程碑意义的新格局,新特征在我们国家年开放以后,最初的几十年的开放过程中,我们国家的开放特点有那么五个:一,以出口导向为主,推动进出口国际贸易的发展;二,以引进外资为主,发展中国的经济;三,开放的过程以沿海开放为主,通过沿海的开放,带动内陆地区的发展,内陆地区慢慢的跟进,也逐步的开放;四,整个中国最初的开放是在工业领域,或者建筑业、房地产业先行开放,然后到了九十年代浦东开发以后,逐渐的商业、金融、贸易也逐步的开放,到了WTO以后形成了服务业广泛的开放。所以是一个先工商产业领域的开放,其他领域的开放是后面慢慢跟进;五,我们国家最初的开放是以适应国际环境,国际游戏规则为主的开放,根据国际的游戏规则,国际的环境,适应了以后,倒逼中国国内的各种制度改革,用开放来倒逼改革,推动中国国内营商环境的国际化,是这么一个过程。通过这五个特点的开放,我们国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到年前后,已经成了世界第二大GDP经济规模的国家,成了世界第一大的进出口贸易的国家,成了世界第三大的引进外资的国家。同时,整个中国在经济规模也出现了巨大的增长。年的时候,我们中国的GDP是全球GDP的1%,现在我们中国GDP是全球GDP的16%;年中国的GDP是美国的4%,现在我们中国的GDP已经是美国GDP的64%。大家可以想一下,中国的经济在第一轮的开放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从年以后,特别是年以后,世界贸易当中逆全球化的势头越来越发展,对中国贸易摩擦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家都觉得中国的经济增长太快了,出口增长也太快了,每年有四五千亿美元的顺差,在这方面对这些发达国家压力也比较大,所谓这一波的“逆全球化”搞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对着中国来的,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中国自己经过三十多年近四十年的发展,我们中国的经济规模、经济基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个就是劳动力,从非常充分的比较优势,这个优势两条,一个是成本低,一个是人多,劳动力剩余的人比较多,充分的供应。到了年以后,我们这一块出现了变化。年以来,我们每年退休的人是万,每年新生的劳动人口,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是万,这样每年实际上要短缺万。正好年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每年总有那么0.5的下降,所以现在我们是6点几,原来我们是11点几,这5个点的下降,每个点平均有万人就业。降了5个点,吐出来万,而我们五年下来短缺多万,那这个短缺的多万和那边减少多万的岗位正好平衡。所以现在大家感觉经济好象下行了,也没有看到大量的下岗工人或者农民工回潮等等,正好是一个平衡。总而言之,中国劳动力的红利逐渐淡出,这是一个变化。第二个,我们的要素成本,不管是电力、天然气还是原油,各种要素成本提升了,包括煤炭,煤炭原来几十块一吨,后来元、元。再有我们的土地成本,沿海到内陆城市的土地成本也都提升了,原来几万块一亩地,十几万一亩地,现在都是几百万一亩工业用地,房地产用地更好是几百万、几千万一亩。由于这些成本改变,使得我们大规模的搞出口已经不合适了,大规模的引进外资,粗放型的搞建设也有问题。所以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我们国家审时度势,改变了开放的发展方针,主要是形成了五个新的特征:第一个,从“走出去”,以出口导向为主转变为既鼓励出口,也鼓励进口,出口和进口双管齐下推进的特征。大家注意从年、年到年的五年里面,也就是十八大以后的五年,我们国家的出口每年增长6%左右,进口每年增长12%左右,所以进口的量增长率比出口要高一倍,这样就使得我们进出口贸易的顺差逐渐减少了。我们在五年前,过去的十年,前前后后每年的顺差在0多亿,最高的时候是亿美元,那时候3万美元的进出口可以顺差亿。我们现在00多亿美元的进出口顺差0亿,把顺差的比重比较大幅度的下降了。这里面大家就要注意,有个经济规律,就是出口大国不一定是经济大国,可能是劳动密集型出口,可能是原材料加工出口,可能是粮食农副产品的出口。所以出口大国不一定是经济强国,但是这个世界上如果是进口大国,如果你五年、十年始终是世界前三位的进口大国,那你肯定会成为经济强国。因为进口大国,第一,说明你国家这个内需很大,有巨大的消化国际市场产品的能力,就会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第二,你既然是进口大国,你就有对世界商品的定价权,因为进口是皇上,市场是王牌,你就有比较大的议价的能力。第三,进口大国一般会有比较多的外汇,要支付人家的硬通货。第四,进口大国到了一定阶段,进口就不要支付外汇了,就支付你这个国家的本币,就直接支付人民币,人家收了人民币以后,买你东西也付人民币。所以这么一想,人民币成为世界强势货币不是通过出口赚很多外汇形成的,而是通过进口支付人民币的过程形成了世界货币。大家注意这么一个经济规律,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党中央英明决策多搞一点进口,一是惠及于中国老百姓改善生活;二,当然也可以降低世界贸易的摩擦,但最最重要的,它是中国走向世界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这是有一个战略大局的。第二个特征,我们国家不再是一味的靠引进外资,“引进来”为主的国际投资交易,而是既鼓励“引进来”又鼓励“走出去”,是双向的特征。还是用数据说话,年到年五年,我们国家引进外资每年1亿美元,五年大体上亿美元。但就这五年,我们国家“走出去”投资一共7亿美元,这个“走出去”货真价实,还是“走出去”大于“引进来”。另外一个数据,79年到年,33年里面,我们国家“走出去”投资一共是亿美元,这五年就投了7亿。这一组数据充分表明我们国家现在“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双管齐下,不是一个象征,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行动,这个特征已经变成了中国经济实际发展的结果,这个当然跟“一带一路”发展有关系,“一带一路”上我们也加大了“走出去”的投资。第三个特征,中国的开放不再是沿海地区先行开放,中西部慢慢跟进。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的任何开放的措施,都是东西南北中同步开放。举个例子,比如说年以后,我们国家一共批了78个保税区或者叫保税物流园区或者叫出口加工区,总而言之,有六大品种,叫保税的,海关的特别监管区。海关特别监管区六大类,一共到年以前批了78个,这78个统统在沿海,内陆一个也没有。十八大以后,内陆地区相继增加了60多个保税区海关的特别监管区。这样现在中国六大类的海关监管区一共有个,差不多一半在沿海,那都是在年以前批的,还有一把在内陆,都是在十八大以后批的。第二个,我们说的新区,浦东新区这个政策只有上海跟天津滨海有,这个政策覆盖了八十年代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也覆盖了八十年代五大特区的各种优惠政策,意思就是凡是特区有的,开发区有的,浦东新区不特而特,就是特区,特中有特比特区还特,所以浦东新区可以做沿海和五大特区不能做的事,比如外资搞保险公司,外资搞银行,外资搞百货,外资搞土地批租,外资搞信托,还有搞证券交易所,搞保税区,所有这些品种都是沿海特区90年以前不能做的。到年以后,中央新批了15个,5个批在沿海,中部也批了5个,西部也批了5个,现在加起来全国17个。再有一个新品种,自贸试验区,全国四年前年的时候上海批了一个,过了几个月,沿海批了3个,又过几个月,内陆批了7个,去年海南岛批了自由港、自由贸易区,今年内陆又批了6个,加起来18个。这18个自贸试验区几乎同步的把沿海、中部和内陆的西部一起覆盖了。所以党中央国务院现在对开放的判断已经不是说沿海先行,五年十年内陆再慢慢跟进,而是东中西同步开放。实际上在世界上,开放是一种理念,开放是一种制度,是一种规则,和地理位置无关。比如说德国在西欧板块的中间,它不靠海,没有人说德国的制度开放特点不如西班牙,西班牙在大西洋边上,德国的开放度当然是欧洲最开放的一个地区。瑞士和瑞典在北欧的中间,也没有人说瑞士的开放度低于挪威,挪威当然也是开放的,它靠海边,但谁也不认为瑞士不如挪威那么开放。所以,在开放概念来说,它是一种制度,是一种工作方法,不存在地理位置问题。八十年代,中国是封闭走向开放,当时当家也不大懂开放,所以让沿海先开放,现在呢,国家已经进入到如火纯青的开放。第四个特点,现在我们已经不仅仅是对工业、商贸、建筑业、房地产开放,总书记提出来叫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开放。实际上除了工商企业以外,我们的服务业要开放,服务贸易要开放,金融要开放,包括政府管理比较多的公共服务、教育卫生文化也要开放。这个方面的开放,恰恰是十八大以来最近几年或者自贸试验区的政策里面,内涵的聚焦的政策特点。所以这个过程,再过几年,大家会看到开放的增长力、开放的增量、开放的许多新的投资,主要是在金融块面上,服务贸易块面上,教育卫生文化的块面上,都会有大量的外资投入,这样一来,整个中国经济全方位的更高的产业结构,更高的效益结构的发展就在这个开放的内涵中,这是第四块。第五块,中国融入世界已经不是过去几十年简单的适应世界贸易的规则,适应世界经济的秩序,而是既融入适应,同时又参与改造或者制定新的国际游戏规则。我们毕竟已经成了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毕竟是世界第一大的进出口贸易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三大的投资国。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声音,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发言权,它的份量越来越提升,我们尽管不能说我们已经在世界经济的中央舞台上发挥作用,但我们已经越来越走近世界经济的舞台中央。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在世界上发声,游戏规则的制定中,我们不仅是适应,而且是参与,而且一定的方面我们发挥主导的作用。这五个特征不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赞美,一种表扬,一种夸奖,而是实实在在的五个新特征。所有的数据放在那里,是波澜壮阔的新特征。有时候大家说改革开放四十年,去年我们都进行了隆重的纪念,大家一想到八十年代的开放,九十年代的开放,新世纪进入WTO以后的开放和改革,都是心潮澎湃,意气风发的感觉。现在跟原来比是翻天覆地的开放,但有时候感觉得不那么透亮,反而有时候感觉以前的年月是多少多少好,现在开放度,成就有时候身临其境反而看不到摸不着。现在这几年的开放不亚于90年邓小平南巡以后的开放度,所以大家有时候身临其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路。这种感觉可能是被时间,被环境所抵消了。我今天这么隆重的,特别的表示一下这个概念,大家仔细想想,这是个波澜壮阔开放的五年,这五年的开放成就形成的特征,将是引领中国今后三十年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开放方针。不管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如果是世界经济强国,对世界的投资就是第一大。世界经济强国,是引进进口产品的大国,世界经济强国是“走出去”投资的大国,是资本投资的强国,世界经济强国不仅是制造业,而且在服务业上的国际化,服务贸易的国际化,金融的国际化,世界经济强国当然是东西南北中整个国家透亮的开放,而不是一个特区的开放,世界经济强国当然在国际经济舞台中发挥重要的制定游戏规则的作用。所以这五条,不想不知道,不总结不知道,总结一下货真价实,推动了这五年发展,将引领我们今后三十年的开放。可以这么说,如果从年到年71年的时间,我们可以分为两段,到年左右,这三十多年里是以五个特点的开放,叫鼓励出口、鼓励引进投资、在沿海开放、工商产业先开放、适应外资环境,适应国际经济制度为特征的开放,在我们第一阶段里发挥了重大的现实的历史性的作用。然后现在开始的五大开放特征,是五个双向的作用,将推动我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强国的一个开放道路。这是我想说的第一段。02第二个,要想讲一下,中美贸易摩擦的必然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因为就在我们波澜壮阔的新一轮开放的过程中,我们遇上了美国人的贸易摩擦或者叫贸易战。这个贸易摩擦、贸易战的本质是要让中国和美国脱钩,让中国和世界经济脱钩脱轨,希望或者要求中国又回到封闭的状态里去,贸易战的本质是这个。那么这个过程有点像90年,我们中国改革开放了十年,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五大特区也开展了,帝国主义借着这个事封锁围剿中国,实际上对我们中国当时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障碍。邓小平南巡,江总书记的推动下,我们中国用开放来瓦解资本强国的封闭,最终到年,江总书记访美,他上任做总书记以后第一次访美是在年。实际上我们用“开放”瓦解了对手的封闭措施,最终中国还进了WTO,九十年代是中国经济最快最好的十年,进了WTO以后,又是新一轮开放发展改革的十年。大家仔细看,并不是完全一帆风顺,中间是受到过一次重大的障碍和阻碍的。现在差不多也是这个样,到了、年,美国为头的资本主义国家又想在这方面进行打压,这种贸易摩擦国内有两种观点,都是该受批评的,第一种认为这次贸易战是因为我们国内有一部分专家学者或者官员说了一些不适当的话,比如说“厉害了我的国”,这种观点出发点倒是想说国家的强盛,发展的成就,但他表达的方式偏颇,表达的狭隘,表达的有问题。是不是这种话引发了美国人的贸易战呢?有这种想法的也是屁话,因为世界各大国家之间,大国较量发生贸易战,一定有核心利益在起作用,是核心利益有矛盾了才产生的较量,决不会因为媒体上有张三李四说的这些话就产生大国的较量,那你把我们这些话份量看得太重了,反而把你所批评的这些话,又觉得它太伟大了,实际上它不起这种作用。把贸易摩擦罪过带到他们这些讲了不适当话的人头上,其实是不合理的。第二个,又有一些国内的知识分子也好,或者专家也好,他可能认为如果中国对美国客气一点,委曲求全一点,什么事都听美国的,美国人是不是把你当家里人,不打压你了,如果中国不那么听话,他可能就会打压我们。这个话,想当然的,也是不正确的,完全是没有历史知识和国际知识的,也没有当过政府官员或者没管过事的人说的话,毫无经验的人说的话,他以为家里过家家呢。就看美国和日本,日本二战以后,就一直是国际政治、经济上美国的附庸国,他在联合国里也没有会员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对日本的打压从来不手软。大家有时候觉得日美安全条约,我们的媒体有时候宣传到后来,会让现在十几岁、二十几岁、三四十岁的人,都会看到日美安全条约,认为日本和美国联合起来对付中国的安全条约。实际上这个日美安全条约是45年日本人战败,美国人跟日本人签订的协议,我帮你经济恢复,我也帮你把各个方面改善,但我们要签订一个安全条约,这个安全条约最核心的就是美国可以在日本岛的中部搞了一个机场,这个机场就是美国的军用机场,从45年以后一直待到现在。这个机场里面几十年来始终放着六架鱼鹰,就是无线电的侦察机,每天四个小时升空,六架飞机轮流,这个飞机在天上飞着,基本上就这么巡航,整个日本岛上任何一个飞机起飞,任何一个兵舰移动,任何陆地上军队调动,他都知道,然后安全条约里面规定,日本政府,日本的军队,只要有50个人以上的调防,都要向美军司令部报告,任何一个飞机起飞要向司令部报告,他一切都听美国的。但经济上,到了八十年代成了美国GDP60%的时候,美国人跟他贸易谈判,把他打压了,打压的人就是美国的贸易代表莱特西泽,把日本的经济往上发展的势头给压住了。我讲这个话的意思,哪怕是你跟他一个队伍的,他跟日本、欧洲一样打压,在核心利益面前美国至上。所以,你说你挑战了他的话,刺激他了,还是你不够委曲求全刺激他了?都不是。这个贸易摩擦有它内在的原因,必然性就是讲内在的原因有三条,第一条修昔底德陷井,不是我们要搞修昔底德陷井,修昔底德陷井一个守成的老大面对一个崛起的老二,老二要替代他,必然发生战争,最终老大要干掉老二,或者老二替代了老大。对美国人来说,中国人是崛起的老二要替代他。老大有什么好处呢?比如说老大可以搞长臂管辖,美国的法律变成了国际法,变成了国际贸易法,变成了国际规则,你只要违反了美国国内法规,美国的政府就可以到你这个国家来执法,凭什么?世界各国的法律都只管自己本国,但为什么美国可以?因为他是世界大国。现在他会想着,你老二变成老大,是不是也倒过来长臂来管辖我呢?中国崛起强大从来不侵略别人的,是以仁义治天下的。从这个意义来讲,美国人不能理解中国人,中国二十年来,我们讲中国经济崛起,年以后都讲和平崛起。第二个两种制度,两种国家体制的较量。我们说,年到七十年代的这三十年,因为我们国内计划经济的错误,左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候犯的错误,使我们的经济增长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那时候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经济角度的优越性在国际上是没有什么体现的。但这四十年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形成的体制优势、比较优势,跟资本主义,跟美国比的话,我们显然有优势。这种优势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我们国家始终按邓小平的基本路线,以经济为中心,改革开放为动力,改革就是对落后的所有制,不适应生产力的所有制的调整,生产关系的调整。这种生产关系的调整,又倒过来刺激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改革开放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四十年来不断的进行改革开放,年年的主题词最重要的动力就是改革开放,这是一块。如果比较资本主义社会,你说他四十年改革开放,有什么体制重大改革?要说有,也有,比如说奥巴马他对社会保障体制也进行一些改革,但改了还没推开,他下岗了,特朗普一上台全部推翻。仔细看几十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性矛盾,阶级性矛盾,各种积累的矛盾,它无法释放,每七八年爆炸一次,通过经济危机崩盘式的调整,它无法通过机制体制资源优质配置式的化解,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显然有比较明确的优势。大家有时候一说资本主义,觉得它市场制度,市场制度是不错,有它的道理的,而且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制度,在这个意义上,市场制度可以长期保持,但这个市场制度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它的具体细节上的一些规则,还是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的,不能等到经济危机爆炸了,再吸取教训,被强制的调整,那损失也太大了。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面,对于生产关系中一些主动的改革式的推进,显然没有我们国家那么得心应手,那么的主动进行改革开放。我们国家既注重经济为中心,同时又高度的重视社会公平,把效率和公平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能够平衡好。我们每年都在研究贫富差别、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我们说的三大差别,总之是在经常研究的。我们这几年十八大以后,对多万,近0万的贫困人群进行大规模的农村扶贫,也是一个重大的体制性的变革。你去看欧洲、美国,这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动作的。资本主义社会,按法国人写的近百年来的《二十一世纪资本论》他就分析这一百年各个国家资本增长率平均百分之十几,GDP增长率百分之三到四,这样的话,资本的效益是GDP的一部分,但资本的效益涨的快,GDP本来三分之一,后来50%、70%都变成资本的收益,没有资本的人群收益比重越来越小,两极分化,所以所谓的年美国“占领华尔街”的问题都是这种矛盾的反映。所以资本主义社会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的确既不主动,也没办法。大家如果最近看一看民主党和特朗普竞争的希拉里,她对美国高盛做了一次演讲,全部的内容是讨好金融资本,她为了竞选,让华尔街的人投她的票,就去拍华尔街老板的马屁,拍高盛,拍投行,拍那些搞金融人士的马屁。本意是这个,但半个多小时表现出对资本的热爱,对资本的尊重,对资本的扶持,然后对穷人的看不上,整个的这一套资本主义的思维,这篇文章可以说登峰造极,看了这个你才会知道资本主义的领导人是怎么看待资本的,因为她尽管是拍马屁之嫌,但这些话说出来,本质上还是有它的基础制度的结果。我讲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对于社会公平方面,中国体现了一种特殊的竞争优势。我们国家四十年来,没发生什么危机,不管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美国、欧洲,还是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那些小国家、落后的国家,这四十年里,都会遇上每十年来一次世界级的危机,每七八年总有一些大国、小国发生危机。这种每次危机,可能就把十年发展的成果去掉了30%,然后打了七折以后慢慢再发展,发展了十年以后又打七折。危机总而言之是对这十年发展巨大的冲击和损耗。中国四十年,我们说从1%的全球GDP变成16%,整个过程平均每年增长11%,还是很高的。为什么我们没有这种内在的上上下下的经济危机?为什么世界发生经济危机,我们受冲击,受影响,但我们本身还是能够比较好的平稳?当美国发生08危机,GDP各方面负增长,十几万亿美元飞掉的时候,中国也受冲击,也就是把我们10%的增长下降到了6.7%,08年有一个季度6.7%,全年还是在6.9%以上,我们中国抗冲击能力很强,我们国家每年的经济工作会,政府的工作中心,到年底就是讲自己有什么问题,不叫杞人忧天,而是居安思危。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个居安思危的想法,每年总是在讨论““黑天鹅””讨论“灰犀牛”,每年预测的结果,第二年“灰犀牛”总没有来,“黑天鹅”也没有发生,年年问题年年过,一年比一年过得好,这个变成了我们文化哲学,但这个哲学有它的积极意义。当我们说了那么多问题以后,不见得这个问题真的不存在,是杞人忧天,而是客观存在,当问题被大家高度
小孩白癜风好不好治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jiej.com/zytfy/3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