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使用红霉素毋庸置疑,但联合用两种红霉素治疗,这样对吗?
来源:药评中心
今天偶尔看到某医生本人晒出来的一张处方,我个人总觉得有不妥之处,但又无充分的理由判定为不合理处方。各位同仁怎么看?
一、为什么要用“SB2ml”?
作者注释:
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可以用0.9%氯化钠注射液做溶媒,也可以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
因为红霉素在酸性条件下极不稳定,而葡萄糖溶液偏酸性(pH3.5~4.5),必须每ml溶液中加入4%碳酸氢钠1ml。
二、两种红霉素“围攻”支原体,合不合理?
作者注释:
给药剂量: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静脉滴注,成人一次0.5~1.0g,每日2~3次。
依托红霉素:又名无味红霉素,为红霉素丙酸酯的十二烷基硫酸盐,在肠道中以酯化物的形式被吸收,进而水解为活性成分红霉素。口服,成人一日0.75~2g,分3~4次。
肝毒性:依托红霉素无味、耐酸、不宜被胃酸破坏,口服吸收良好。但是容易引起肝损害,这是因为红霉素本身对肝细胞就有害,而依托红霉素为红霉素丙酸酯的十二烷基硫酸盐,后者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药物溶解,使胃内吸收增加。
最大疑问:
同时使用乳糖酸红霉素和依托红霉素“围攻”支原体到底合不合理?
红霉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即药物的抗菌疗效取决于药物在组织中浓度维持在最低抑菌浓度以上的持续时间。支原体感染主要是采用口服或者静脉滴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但是近年来国外出现肺炎支原体耐药株出现。
静脉滴注乳糖酸红霉素,并同时口服依托红霉素,可增加体内红霉素与支原体的接触时间。但是由于静滴乳糖酸红霉素与口服依托红霉素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不一致,并不能达到“足量治疗”的目的!(我个人的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三、静脉滴注红霉素的注意事项
作者注释:
药物浓度:一般情况下,静脉滴注乳糖酸红霉素的时间相对较长,如果药物浓度过高,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所以,最终稀释浓度应在0.1%~0.5%范围内。
滴注速度:静脉滴注过快容易导致血栓性静脉炎,所以,建议滴速控制在30~40滴/min,儿童用量酌情降低,滴速控制在20~30滴/min。
个体差异:由于个体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患者静脉滴注乳糖酸红霉素时,出现胃肠道不适、皮疹、发热等现象,甚至空腹静脉滴注时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所以,避免空腹静脉滴注。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xuyunke
yxj.org.cn稿费:~0元
小编c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