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霉菌性肺炎是指猪在饲养环境差,卫生不良的情况下,霉败饲料中的霉菌和霉的孢子,通过呼吸道侵入肺部而引发的呼吸道疾病。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猪霉菌性肺炎的症状,以及猪霉菌性肺炎治疗措施。
猪霉菌性肺炎的症状临床表现有小叶性肺炎的症状,从鼻孔流出污秽不洁绿色黏液,显微镜检查可见霉菌的菌丝。黏膜苍白或发绀,肺部可听到啰音。病程延长,则见呼吸困难,呈张口呼吸。
早期最明显的症状与猪气喘病相似,表现呼吸急促,腹式呼吸,鼻孔流出少量黏液性或浆液性渗出物。多数病猪体温升高至40.4-41.5℃,稽留热,也有始终不升温的。随着病程发展,食欲减少或停食,渴欲增加,精神萎顿,皮毛松乱,静卧于地上或躲于一角,不愿走动。强行驱赶,步态困难,并扬头张口吸气。在发病中后期,多数病猪下痢,尤以小猪更严重,粪便稀烂,腥臭,肛门周围及后躯被排泄物沾污。此类病猪表现失水,眼睛下陷,皮肤皱缩,体重明显减轻。急性病例,经5-7d死亡,濒死前体温降至常温以下。亚急性病例,在10d左右死亡。少数病例,可拖延至30-40d,并有侧头、反应增高的神经症状,最后起立无力,极度衰弱死亡。治愈率低。一般病猪临死前,在耳尖、四肢和腹部的皮肤出现紫斑。有些慢性病例数周后病情逐渐减轻,但生长缓慢,饲料报酬率低,可能还有复发甚至死亡,对生产影响很大。
由于气候温暖的南方,雨季较长,食物及饲料容易长霉菌,猪在一定的条件下,感染病原性霉菌而发病,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一般病期5-10d,以中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母猪和哺乳仔猪不发病。但如果哺乳仔猪开食饲料,将全部发病。一猪场发生此病,不同猪群之间有较大的差异,以开食饲料的哺乳仔猪和断奶小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为最高。仔猪对发霉饲料最敏感。发病多在开食以后15-20d,先补料的先发病,先死亡,而且多是体格大,膘情较好的仔猪先发病,先死亡,治愈率较低。
此病的发生与饲料有关,如果饲料长期单纯,品质低劣,只有谷粒、米糠、杂品粮及少量花生饼等,而全无青料,亦缺矿物质,且饲料都已发霉,呈黑褐色或灰白色,有霉味,用手一扬,就见有大量孢子飞出,此时给猪喂食,可能发生此病。
猪霉菌性肺炎治疗措施病理变化
肺脏充血、水肿,间质增宽,充满混浊液;整个肺胀的表面,不同程度的分布有肉芽样的灰白色或黄白色的圆形结节,尤以膈叶最多,结节的大水不一,多为针头大至栗粒大,少数似绿豆大,触感较坚实。肺脏切面流出大量带泡沫的血水。切开气管、喉头及鼻腔,均见充满白色泡沫。
心包增厚,心包腔积水,心冠沟脂肪消失或变性,表现有胶冻样水肿。胸腹腔积水增多,如血水样,接触空气后,能凝固呈胶冻样物。全身淋巴结不同程度的水肿,尤以肺门、股内侧及顎下淋巴结最为显著,切面多汁,常见淋巴结有干酪样坏死炤。肾胀表面有较多的淤血点,如针头大到胡椒粒大,其中央还有针尖大至粟粒大的结节。胃黏膜有黄豆大的纽扣样溃疡,棕黄色,表现有同心环状结构。下痢的病猪,其大肠粘膜有卡他性炎,但无出血。其他脏器无肉眼可见变化。
防治措施
本病发生后,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噻唑及一般清凉解毒中草药进行治疗,均无效果。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首先停喂发霉饲料,补充青料及矿物质,全场大消毒,隔离病猪及可疑病猪。对大群猪防治,用2%糖水代替所用饮用水,连服3天对病猪的治疗,用结晶紫,每千克体重0.5~1毫升,分点肌肉注射,并加注磺胺嘧啶,每千克体重0.05~0.1克,每天2次,连用2~3天。
猪霉菌性肺炎由于吸入霉变粉尘或者长期使用霉变,变质饲料,吸入有机物质如饲料粉尘,在呼吸道内霉变,从而造成的霉菌性肺炎,其危害之大,治疗之困难,此病是当今控制呼吸道的一大难题。本文“猪霉菌性肺炎的症状,猪霉菌性肺炎治疗措施”仅供参考!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