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随着人口老年化,近几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股骨粗隆间骨折在骨科被称为“人生最后的骨折”,如果采取保守治疗,治疗期间,患者需长时间卧床,常常会出现坠积性肺炎、心脑血管意外、血管血栓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因此,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致死率和致残率相当高,生活质量几乎无从谈起。那么得了股骨粗隆间骨折真的就没办法了吗?
近日,医院创伤科就有一位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案例,一起来看一下吧~
63岁的骆明革,于2月10日的下午,走路时不慎跌倒,导致右髋部疼痛难忍,不能行走,家人医院。经拍片检查显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为了更好的治疗,于6天后,来到我院,当天下午便入院治疗。
由于患者患有高血压10年,脑出血伴偏瘫也有12年了,本着手术的安全性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考虑,崔喜山主任接到患者后,立即组织各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共同探讨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案,建立严格的手术管理,实现各学科紧密配合的全过程治疗,为患者保驾护航,为手术治疗铺平道路。
▲患者术前影像片
家属在门外焦急的等待,手术室里,“患者体温:36.2oC脉搏:72次/分血压/mmHg”,手术还在继续……
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下,骆先生恢复良好,一周膝关节活动度便恢复正常,可以在家人的搀扶下行走。骆先生的家人说“漂亮的手术,没想到可以这么快恢复。”
▲患者术后影像片
这样看来,股骨粗隆间骨折应该不是“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在发生骨折后,选择专业的医生,在治疗时仔细考虑骨折的类型及碎裂程度、病人骨质情况、不同固定系统的力学特征、病人的全身状况及手术耐受力,综合评估后,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法。
创伤中心
急诊创伤科在科主任崔喜山的带领下,以诊治骨关节创伤及手显微外科等为临床任务,以各种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多处骨折、高难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四肢骨关节损伤为主要研究方向。采用国际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治疗脊柱、骨盆和四肢骨折、各种皮瓣的移植、人工关节置换及翻修、断肢(指)再植与功能重建等手术,在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方面,专家团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大量的临床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