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ISBN:-7---7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多学科、跨学科、多层次、多架构的优势,针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从开篇的庆祝建党百年特稿,到协同发展的理论篇、实践篇、综合篇和老年医学篇等方面收录了近50篇相关优秀论文,对如何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探讨,为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新思路、新对策。
内容摘要
摘要: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大多发生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由于股骨颈骨折后需要长时间卧床,容易引起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心、肺、脑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明显增加了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本文分析了股骨颈骨折在农村老年人群中发生率高、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的各种原因和预防措施,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关键词:农村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死亡率高原因分析预防措施政策建议文章内容
一、什么是股骨颈骨折(一)概述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骨折,大多发生于60岁以上人群。股骨颈骨折还有个名字叫“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股骨颈由于局部剪力作用,骨折不易固定;同时,股骨颈部骨折后股骨头血供严重受到影响,预后也差。加上老年人骨折前大多伴有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如不采取适当治疗,很容易因长期卧床而发生内科并发症及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甚至死亡。(二)病因股骨颈骨折的发生与骨质疏松导致骨质量下降有关,但直接因素多为遭受低能量暴力或高能量暴力,具体情况与患者年龄有关,老年患者通常由低能量损伤导致,年轻患者多由高能量暴力引起。(三)流行病学目前,中国人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3.6%。股骨颈骨折最常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多由摔倒等低能量损伤引起。低能量损伤引起的股骨颈骨折占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颈骨折的90%以上。[1](四)诱发因素1.日常生活老年人为股骨颈骨折的好发人群,因其随年龄增长,骨质量较差、内科合并症多、摔倒倾向强、营养不良等问题逐渐凸显,这些因素均可增加老年人摔倒造成股骨颈骨折的风险。老年人到田间山上劳动或者日常出入村庄时,由于农村路面不平,特别是在雨雪天气路面湿滑等情况下,老年人因视力较差、反应较慢等,容易摔倒而导致股骨颈骨折。2.疾病患有阿尔茨海默病、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等疾病的老年人,也容易因突然摔倒而发生股骨颈骨折。(五)预后由于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容易引起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心、肺、脑部的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复杂,死亡率高。根据作者32年门诊资料:在例60岁以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患者中,一年、两年的死亡人数和五年后的存活人数分别占三分之一。二、农村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死亡率高的原因分析(一)疾病本身特点股骨颈骨折以后出现的死亡,多发生在老年人群。由于股骨颈骨折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容易引起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心、肺、脑部的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此因素明显增加老年患者的死亡率,缩短了预期寿命。资料显示,股骨颈骨折患者一年的死亡率在30%左右,两年的死亡率在50%~60%,而五年后的存活率只有20%[2],与根据本人临床资料统计出来的结果基本一致。所以称股骨颈骨折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二)受陈旧观念影响受一些陈旧观念的影响,很多老年患者家属顾虑手术风险高,有相当一部分老年患者在股骨颈骨折后放弃了手术,尤其是骨折后的高龄老人,医院,往往选择保守治疗,结果部分老年患者很快死于并发症。(三)受家庭经济限制由于股骨颈骨折住院后大多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很多家庭无力承担手术费用,只好选择保守治疗。有些老年患者更是因为不愿给家里增加沉重的经济负担而拒绝手术,甚至选择提前出院,放弃治疗。(四)护理不到位一般情况下,保守治疗、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大部分家庭都会选择家人或亲人照护。由于现在农村家庭子女在外工作或打工的多,而且大多数子女在外还有小家庭要照顾,造成空巢老人居多。特别是股骨颈骨折的病程长,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无论采取保守治疗还是住院治疗,家庭照护都较难做好,再加上子女自己要工作、要照看孩子和收入低等因素,更是难上加难。也有的家庭会雇请护理人员或保姆进行看护,但由于农村家庭普遍经济一般,因此很难像城市家庭那样长期雇请护理人员或保姆,而在这个严重老年化、独生子女多的年代,对老年患者的长期护理更难到位,导致部分老年患者并发症频发,明显增加了老年患者的死亡率。三、农村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死亡率高的预防措施(一)预防摔倒俗话说老来怕跌,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出门时,最好身边有人陪伴和帮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刻预防老年人摔倒,以避免骨折的发生。由于高龄人群大多伴有骨质疏松,骨强度降低,跌倒等轻微外伤即可导致股骨颈骨折;同时高龄人群大多视力下降、活动能力下降,对外界突发事件反应减慢。因此,老年人避免摔倒对于预防股骨颈骨折的发生具有重大的意义。(二)尽量住院治疗根据骨折移位程度,将股骨颈骨折分为四型:Ⅰ型、Ⅱ型、Ⅲ型、Ⅳ型。临床上除了Ⅰ型、部分Ⅱ型主张门诊保守治疗,其余大多建议住院治疗。[3]如果病人身体条件允许,能够耐受手术,住院后还是建议手术治疗,特别是如果经济条件许可,患者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做髋关节置换,使老年患者能够早期下床活动,以免出现身体器官功能的衰竭,进而引发病人死亡。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采用手术治疗,不仅使老年患者能够早期下床,减少了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明显降低死亡率,而且减轻了患者家庭的护理负担,明显改善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已确定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尽量缩短术前准备和手术后卧床的时间。因为任何不必要的检查及拖延都可能使老年患者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只要没有绝对手术禁忌症,就应尽快手术。从这一点来讲,时间就是生命。广州医学院附医院关节外科回顾性分析例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死亡患者12例,占3.34%,其中主要是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并且多数患者在骨折前并发有多种内科疾病。这个统计结果说明,需要住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做手术治疗,特别是做髋关节的置换,可以大大缩短患者卧床的时间,从而明显地降低死亡率。(三)专人轮流护理如果老年人发生了股骨颈骨折,一定要及时就诊治疗,并且加强护理,可由多名家人轮流护理,以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死亡。(四)大力营造孝敬老人的良好社会氛围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无论采用保守治疗还是住院治疗,都需要长年的家庭照护,家人和亲人除了要出钱出力,还要在精神层面给予关心照顾,因此,需要大力营造孝敬老人的良好社会氛围,让老人时刻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老年患者因为不愿意给家庭增加沉重的经济负担而放弃治疗;另一方面可以鼓励老年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伤病,争取早日恢复健康。(五)政策建议:将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列入医保门诊特殊病种由于股骨颈骨折在老年人群的发生率高、骨折后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建议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将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列入医保门诊特殊病种,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由医保基金在一定额度内按一定比例予以支付报销。这样既可以减少居家保守治疗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为患者提供较好的治疗方案、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同时又可以减轻有些本来不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因为要医保报销而不得不住院治疗造成的医保基金浪费,从而达到患者和医保基金双赢的目的。作者简介
罗福基,男,福建籍,中医骨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骨伤科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文章来源:《积极应该人口老龄化研究文集》编辑:谢亮美术编辑:方雪媛审校:赵膺祚王倩热文推荐
觉得好看点个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