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
支原体肺炎
小儿肺炎
肺炎严重吗
坠积性肺炎

首款双载体13价肺炎疫苗,优势突出接种效

12月4日,全球首款双载体13价肺炎疫苗在广州宣布正式上市。

该疫苗采用两种载体蛋白(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与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结合,为全球首创的双载体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很多家长都知道,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国产13价肺炎疫苗(沃安欣)和进口13价肺炎疫苗(沛儿),以及23价肺炎疫苗。相比这三款肺炎疫苗,它最突出的优势在哪呢?

肺炎疫苗一直都处于发展当中,第一代是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通过纯化肺炎球菌的荚膜多糖制作而成。

不过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发现2岁以下儿童在接种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后免疫反应较差,于是科研人员开始着手研制新一代疫苗,即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对大分子蛋白更容易产生抗体,也容易形成免疫记忆,第二代疫苗开始将小分子多糖结合在大分子蛋白质上,而结合的蛋白质被称为载体,我们今天所说的双载体,是在这个基础上的进一步突破。

关于载体蛋白,常用的有3种,分别是DT(白喉类毒素)、TT(破伤风类毒素)和CRM(白喉类毒素变体)。

辉瑞公司的“沛儿”选用了CRM(白喉类毒素变体)作为载体蛋白,沃森公司的“沃安欣”选用的是TT(破伤风类毒素)作为载体蛋白。

不过,据临床研究显示,使用单一载体的疫苗会出现CIES(载体诱导的抗原表位抑制)现象。通俗地说就是,接种以DT或者TT作为单一载体蛋白的疫苗后,会降低其他同时期接种的疫苗的抗原水平。

而中国大部分儿童在免疫规划下都会接种到含TT/DT的疫苗,因此接种过单一载体肺炎疫苗后,继续接种其他种类的疫苗,效果往往会差强人意。

如今,双载体疫苗同时选择DT(白喉类毒素)和TT(破伤风类毒素)作为载体蛋白,有效克服了单一载体疫苗的这一缺点!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郑景山表示,采用双载体可以避免单一载体蛋白竞争辅助型T细胞而对多糖免疫应答产生抑制作用。

不少家长认为儿童肺炎只是高热不退,咳嗽咳痰,吊几天抗生素就能痊愈,这种主观感知非常片面。

年7月,一名5岁儿童带着气管插管被推入PICU。

而这个孩子最开始也只是发热、咳嗽,在输液室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

可是到第4天,孩子出现轻度呼吸困难,下午的时候氧饱和度迅速下降,嘴唇都泛紫了。经肺部CT显示,孩子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医生给孩子做紧急气管插管后,将他送入PICU,又改用高频震荡通气,但是氧饱和度始终没上来。

主任请全院大会诊后,决定给患儿上ECMO,然而持续应用ECMO小时后,孩子的心肺功能仍然没有恢复,最终遗憾离世。

这样的病例仅仅是沧海一粟,每年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患儿被肺炎夺去生命。

因此,作为父母,带孩子接种肺炎疫苗非常重要。

尤其是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肾病综合征、长期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这几类免疫功能受损的孩子,更是高危人群,一旦感染肺炎后,演变为重症肺炎的几率更大,更需要提前接种疫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jiej.com/zytfy/96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