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地区某奶牛场于年春季发生一起犊牛链球菌性肺炎,先后造成33头犊牛发病,死亡9头,曾一度呈流行趋势,其他发病的犊牛经及时诊断,采取治疗措施后,得到治愈,至今再无复发。报道如下。
1基本情况:该场共计饲养母牛头,4月份前后牛群发病,主要集中在3月龄以内(尤其以1月龄左右)的犊牛发病,在整个发病过程中,从始至终未见成母牛发病。本次共计发病33头,发病率为11%,死亡9头,病死率为27.3%;发病时间持续2个月左右;发病过程呈现流行趋势,经笔者接诊后,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使得该病得到控制,及时降低了损失。
2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病犊发病突然,多于前一顿采食正常或稍减少迅速发展为拒食,不愿走动,呆立或卧地不起,精神状态差;呼吸急促,体温升高到40.0℃~42.0℃左右,听诊心音增强而高亢,肺部偶有摩擦音;病程2~4d;至后期,病犊体况急剧消瘦,精神状态极差,低头伏地,胃肠蠕动微弱或停止,可视黏膜发绀,咳嗽,呈腹式呼吸,口鼻流出较多量黏液和分泌物,被毛粗乱,腹部紧缩,不愿走动;眼分泌物增多,髋部和四肢关节有不同程度肿胀变化;濒死前呈现磨牙、抽搐等神经症状。
3剖检病理变化:经过对死亡的犊牛进行剖检,主要的病理变化是:皮下淤血,体表淋巴结充血、水肿明显;肺水肿、气肿,呈充血性炎症变化。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坏死灶,个别呈干酪样坏死病灶;肺门淋巴结充血肿胀;心包中度积液,心耳颜色发暗,肝、肾充血肿大、质脆易碎,胆囊有较高的充盈;膀胱积尿;两头死亡犊牛肠道有炎症变化。
4防治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以增强犊牛的抵抗力。(2)对病犊选用上述敏感药物静脉注射治疗,配合补糖补液和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待病情稳定时再肌肉注射1~2次,以巩固疗效。(3)尽早发现病犊,及时治疗。(4)病犊污染过的圈舍、用具、垫草及时清理,火焰消毒,待进犊前用倍稀释的强力消毒灵或1%火碱喷雾消毒,空置7天后使用。(5)犊牛出生后肌肉注射氨苄青霉素钠1g/头/次,1次/天,连用2天进行预防;发病期间3月龄以内的犊牛饲喂阿莫西林预混剂10g/头,1次/天,连用3天防治。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