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每年的春节,都是小朋友们的“财商实践课”。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奶奶过年好”,“阿姨新年快乐”,然后咣当一下子,红包就掉下来了。小朋友们稍微大一点,就不肯让爸爸妈妈管理自己的压岁钱了,因为他们有了自己需要花钱的地方。
我家猴儿子,今年春节前后就对钱大大地加深了概念,因为他过生日时玩了一次PS4,一下子就爱上了,于是开始盘算:春节多出去拜年,多挣压岁钱,攒钱买游戏机!后来,他的愿望提前实现了,他春节得到的红包也就不必消费了。于是他开始盘算,如何让自己这点压岁钱能变得更多呢?
我跟猴儿子说,我手机上有个余额宝,把用不到的零钱存进去,每天都能挣到一点利息,日积月累,说不定就买个篮球,或者买一个PS4的游戏光盘了呢。对于要把自己手里一张张看得见、摸得着的粉红色的票子,变成爸爸手机APP里面的一个数字,猴儿子还有些迟疑。我忽然想到,猴儿子正在和我一起读一本书,《资本论:少儿彩绘版》,我们不妨一起看看马克思老爷爷是怎么谈“钱”的,为什么一串数字,也是我们可以放心的现金财富。
《资本论》是一部巨著,别说小朋友,就是大人也很少有人能啃得动原著。但是,《资本论》的理论成果,却在我们今天的商品社会中现实地存在着,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消费。要培养孩子的财商,特别是启发他对于宏观经济和经济学家的兴趣和了解,不妨从共读这本《资本论:少儿彩绘版》开始。
为什么压岁钱不一定非得装进床底下的秘密小盒里?我跟猴儿子说,你收到的压岁钱,在马克思老爷爷的眼中,其实有另外一个名字——“纸币”。它能买来什么东西,跟他画的好看不好看,尺寸有多大,新还是旧,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它本身其实也并不值钱,它能换来东西,是因为它是大家普遍认同的一般等价物。而爸爸手机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