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首语
天涯若同窗,学习共课堂。在全国疫情防控关键阶段,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迎来了不同寻常的新学期,开启了“云”上学习的新课堂,为引导研究生同心战“疫”、学习力行,马克思主义学院特别推出“菁思悦读会”之“经典有声”原著诵读坊活动,在原著中探寻伟大真理,在诵读中感悟情怀与信仰。
第三期《资本论》
01
经典诵读《资本论》节选四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在这里,我们不谈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现在,工人是作为他自己的劳动力的卖者出现在商品市场上。对于这种状态来说,人类劳动尚未摆脱最初的本能形式的状态已经是太古时代的事了。我们要考察的是专属于人的那种形式的劳动。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但是这种服从不是孤立的行为。除了从事劳动的那些器官紧张之外,在整个劳动时间内还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而且,劳动的内容及其方式和方法越是不能吸引劳动者,劳动者越是不能把劳动当做他自己体力和智力的活动来享受,就越需要这种意志。
02
教师解读
这段话是马克思阐发他的劳动哲学的经典论述。全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界定“劳动”概念,阐发劳动的作用。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中介,劳动过程不仅是人改变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过程,也是人自身发生变化的过程,把人自身的潜力发挥出来,并受到人自己的控制。这就是后来恩格斯指出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第二,阐述人类劳动的能动性。这表现在人类劳动的目的性和劳动过程的意志力。一方面,人类的劳动具有目的性。人类在实施具体的劳动过程之前,总要对将要进行的活动有所期待、根据这种期待对整个活动过程有所规划,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过程、劳动结果、劳动中介都方面都要进行具体的规划,具体的劳动过程就是这些目的和规划的具体的实施过程。整个劳动过程要严格按照规划的各个程序展开,从而这个规划尽管是主观的,但在劳动过程中却像客观规律一样引导和规定着劳动者的劳动过程。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不能任性,不能临时起意,对已经设计好的劳动程序随便更改。另一方面,人类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人自身的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这集中表现为人类具有意志力。能动性是人的活动和其他动物的活动的根本区别。
03
本期点评老师简介
朱春艳,哲学博士,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
04
诵读人简介
汪姿君
马克思主义学院级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经典诵读,我们下期再会~
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