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22:52,警笛长鸣的救护车,将一位81岁高龄的老人黄先生送入了我院东葛院区急诊科的大门……
这是一位已经没有了心跳和呼吸的老人,病情凶险,但在医护人员争分夺秒的抢救下,生命体征逐渐稳定,结束了将近85小时的ECMO治疗。详情戳:多科竞速接力助力生命延续——我院心梗后心跳骤停患者成功ECMO脱机
如今,经过精心看护与治疗,黄先生终于痊愈出院啦!
病例回顾
No.1
病发突然,我院紧急救援
3月6日晚22时40分左右,81岁患者黄某突发晕倒在地,接指挥中心通知后,我院急诊外科郑海军医师立即赶往现场紧急救援。
转运途中,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大脉搏搏动消失,郑海军医师立即予胸外心脏按压,到达我院后,立即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心电图提示:1、窦性心律;2、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室性异搏心律。心梗三项:Myo.5ng/ml;CKMB4.22ng/ml;cTnI<0.1ng/ml。
急诊科副主任陈风华到场指导抢救,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深静脉穿刺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约4分钟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心跳及大动脉搏动。
No.2
MDT团队协作,ECMO支持下起死回生
患者病发突然,病情极危重,考虑患者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致心源性休克,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请心血管内科一区王庆高主任、麻醉科医师银世杰主任共同制定诊治方案。
经征求家属同意后,银世杰团队予行VA-ECMO穿刺置管术,并于3月7日0时35分VA-ECMO成功上机,患者生命安全得到重要保障;为确保患者无合并脑血管意外等情况,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护送患者完善头胸腹CT检查后,1时19分护送患者至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药物洗脱冠状动脉术,王庆高医师团队介入术中发现患者有冠心病三支病变右冠脉完全闭塞;对RCA行PTCA术;对LCX行PCI术,植入药物支架壹枚,狭窄解除。因患者术后心率平稳,未行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在死亡边缘再次获得一线生机。
团队协作
抢救
No.3
日夜坚守,稳渡难关
患者在ECMO支持下顺利完成冠脉介入术,但术后的综合治疗及管理对预后至关重要。
ECOM正常运行
急诊科医护人员再次护送患者至EICU住院治疗,胡嗣钦主任、银世杰主任、吴瑕住院医师日夜坚守,时时监测及评估血流动力学情况,时刻维持出血/血栓、全身灌注/心脏负荷、液体/尿量平衡,为患者制定最适宜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3月8日,患者突然出现烦躁,血压下降,最低为47/35mmHg,将ECMO调至转速r/min,流量4L/min,仍然无法稳定血压,指脉氧测不出,心电监护反复提示快速型房颤,心室率最高次/min,随时有死亡可能,胡嗣钦立即到现场,经调整ECMO转速流量,血管活性药,呼吸机给氧浓度、给氧压力,补液扩容、纠正心律失常、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镇静镇痛等综合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终于稳定,又一次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救回。
经EICU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患者心脏得到4天的充分休息后,心脏彩超EF:64%,平均动脉压:85mmHg,脉压差约70mmHg,综合评估考虑心脏功能恢复,于3月10日13时30分ECMO顺利撤机。患者的康复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患者渡过难关
No.4
脱机拔管,胜利在望
ECMO撤机后,患者仍留有经口气管插管,心肺功能仍未完全恢复。胡嗣钦与吴瑕予患者各分器官系统动态评估患者病情——
神经系统方面:保持患者深镇痛,浅镇静状态,减少患者痛苦,但保留患者呛咳、RASS评分0至-2分等,动态评估有无脑水肿等病变情况。
循环系统:予抗凝抗板、调脂稳斑、控制心律、升压、扩冠等治疗
呼吸系统:予抗感染、吸痰护理、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等。
消化系统:予制定营养方案,充分保证机体能量供应,抑酸护胃,通便等。
泌尿系统:予保障足够的肾脏灌注,尿量50ml/h等。
经个体化优化治疗,患者各器官系统逐渐趋于稳定,胡嗣钦从中医理论分析,患者年老缘体虚,健运无力,瘀血内生,阻滞心脉,故发为胸痹,证属虚实夹杂,治疗上需在补益气血的同时,注意活血化瘀,通利血脉,辅以健脾益肾之药,以滋先后天之本,通补兼施,调和一身之气血阴阳,并可结合穴位贴敷等中医综合治疗方案。
经积极治疗,患者病情逐渐稳定。3月15日,患者成功拔除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及家属均欣喜万分,康复出院指日可待。
患者病情渐稳定
No.5
康复锻炼,让生命更加生动
患者大病向愈,但因卧床时间稍长,四肢肌力差。为改善预后,使患者出院后仍能生活自理,保证生活质量,胡嗣钦嘱咐吴瑕每日陪伴患者康复锻炼,从床旁的坐立支撑,到床边的四肢活动锻炼,再到床旁的轮椅功能康复训练,逐步至站立行走功勇锻炼,患者肌力不断恢复,笑容逐渐展现。
陪伴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在康复锻炼过程中,患者还与急诊科医护人员聊天示意其为军人出身,不怕苦,不怕累,每日主动要求多次康复锻炼。
3月25日,经过19天的积极治疗后,患者顺利痊愈出院,无神经系统后遗症。
患者逐渐康复,痊愈出院
体外模肺氧合(ECMO)是一种重要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是治疗难以控制的严重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关键技术。但由于心肺复苏患者的危重性、紧急性和复杂性,需要急诊科、ECMO团队、临床科室、放射科及ICU等多学科协作。
ECMO顺利开展并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需具备以下三项条件:①保证ECMO、呼吸机、血滤机等高精尖设备齐全;②熟练掌握PICCO、IABP、PCI等操作技术;③ECMO术后管理人员需充分掌握ECMO相关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知识,且保证充足的相关人员储备。
目前广西区内开展ECMO的医院较少,我院已多次实行20余例ECMO救治,具备丰富的ECMO上机及管理经验,此次心跳骤停老年病人的成功抢救,展示了我院强大的急救能力及急危重症的综合处置能力,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大医精诚”的医疗服务理念。
精品科室:东葛院区急诊科
广西中医院急诊医学科是国家中管局“十二五”中医急诊学重点学科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急诊医学重点专科单位,广西全科医学培训基地,也是广西最大的中医急诊医学疾病防治平台,擅长中西医结合救治各种急危重症患者,具备完整的“院前急救-急诊室急救-ICU”现代急救医学服务体系(EMSS),配备目前国内一流的抢救仪器及监护系统,包括德国德尔格系列呼吸机、美国美敦力柯惠泰科呼吸机PB、瑞士贝朗CRRT机、除颤起博系统、萨博电动胸外按压仪、Glidescope可视喉镜,纤支镜、PICCO、床旁X光、床旁B超、床旁快速检测仪(POCT)、输液泵等一大批先进仪器,是医院的急危重症救治中心,拥有可同时容纳人输液的输液大厅,14张急诊病床和10张急诊ICU病床。配备设备功能齐全、拥有全球定位系统的救护车及与联网的通信系统。
急诊科以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哮喘、发热、心肺复苏、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创伤性休克等为重点病种,形成了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承担20余项国家级和省、厅级的科研课题。同时,科室非常注重发挥中医特色,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科室常见病,取得较好疗效。目前已制定有外感高热、胸痹心痛、中风、血证、厥脱、喘症、胃痛、小儿肺炎、创伤性休克等二十余种急症的中医诊疗规范。对危重症的抢救治疗,在结合西医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采取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腑泻热、温阳益气等方法,对症选用大承气汤、四逆汤、调和承气汤等方药及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中成药制剂及针灸特色中医参与急诊急救治疗,急救疗效得到大大的提高。
文章来源:东葛院区急诊科
文章编辑:医院宣传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