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相关知识
什么是脑膜瘤?
脑膜瘤(meningioma)是起源于蛛网膜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约占原发颅内肿瘤的30%,是仅次于胶质瘤的颅内第二发病率的肿瘤。
脑膜瘤可见于颅内任何部位,好发部位: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大脑镰旁和颅底(蝶骨嵴、嗅沟、桥小脑等)。
脑膜瘤的临床表现
脑膜瘤常以头痛和癫痫为首发症状。根据肿瘤位置的不同还可出现视力、视野、嗅觉、或肢体运动障碍等。
脑膜瘤的治疗
手术治疗:最有效直接。
放疗:肿瘤未能全切;恶行脑膜瘤和血管外皮型脑膜瘤对放疗敏感。其他治疗:如激素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中医治疗等。
脑膜瘤术后护理要点
1.观察:护士会定时观察患者的意识、引流管及伤口敷料等情况。当家属发现患者出现意识水平进行性下降,如混乱、嗜睡等;或是伤口敷料出现渗液、渗血情况,请及时联系护士。位于嗅沟部位的脑膜瘤,当瘤体较大时手术后可能引起脑脊液漏,当患者主诉鼻腔有清量液体流出时,请及时告知护士。
2.体位:无特殊禁忌症床头抬高30°(床头均有蓝线标志),此高度利于颅内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
3.饮食:根据医嘱给予相应饮食,一般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食。神经外科手术术后饮食,除患者有原发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痛风等,一般无饮食禁忌,但为了促进伤口的愈合应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当患者出现进食呛咳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进食,及时告知护士。
4.呼吸道护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当患者呕吐时头转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坠积性肺炎。年老体弱的患者出现咳嗽、咳痰无力时,应定时给患者翻身、拍背,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吸痰、雾化吸入等促进排痰的措施。
5.负压引流管:护士会将负压引流管固定在患者头部,固定引流管时会预留出足够的长度,避免患者在翻身时引流管受压、折叠及脱落。当头部负压球短时间内有大量鲜红液体流出时,要及时通知护士。
6.导尿管夹管训练:术后为尽早拔除导尿管,护士会给予患者行夹管训练,一般间隔2小时或患者主诉有尿意时,及时打开关闭的导尿管,以训练膀胱排尿感觉。
7.出入液量: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护士会教会家属如何正确记录24h出入液量,其中入量包括水和其它摄入身体的食物含水量,出量是指尿量。
8.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无特殊禁忌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不能下床者,可在病床上,进行抬脚尖、脚跟或者活动踝关节的动作,促进小腿肌肉收缩。对于意识不清和昏迷的患者,家属可对患侧肢体进行挤压按摩及关节的被动运动。同时可辅以穿戴弹力袜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脑膜瘤术后随访指导
1.定期门诊随访:告知患者按出院小结上的时间定期门诊随访、复查影像学检查,如出现头痛、呕吐、发热、癫痫发作等情况及时就诊。
2.康复治疗∶针对肿瘤所导致的肢体、语言等康复问题,推荐康复科就诊并做早期康复治疗。面瘫者可对患侧进行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做面肌训练,其中以训练表情为主,做睁眼、皱额、吸吮、翘嘴巴、开口笑、提嘴角、吹口哨、拉下颌等动作。
文字:A
排版:张金瓶
审核:黄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