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
支原体肺炎
小儿肺炎
肺炎严重吗
坠积性肺炎

全国心力衰竭日心力衰竭知多少,一文了解

大家好,我是张元贞,一个从生活中关心您身体健康的营养师,我做每日课堂内容的宗旨是:好听!好记!好方法!帮不到您我不讲!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入手,让您对健康生活有所了解!

仁脉健康管理《科普公开课》

心力衰竭日

让心更健康...

心脏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它就像人体的发动机,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部分。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终末阶段,也是目前心血管疾病导致患者死亡的主因!心脏走向衰竭,也就意味着生命逐渐凋亡。

11月26日是“全国心力衰竭日”,让我们一起了解心衰,远离心衰。

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泵血不佳的疾病,这可导致心脏不能充分实现将血液输送至全身的功能。身体会出现体液积聚,各器官无法获得所需的血液量,可引起肿胀、呼吸困难和疲倦感等症状。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严重的终末阶段,被称为心脏病最后的战场。在中国,成年人心衰患病率为0.9%,预估我国有超万的心衰患者。

什么是心衰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不停地通过动脉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同时接受静脉从周围组织脏器输送回心脏的血液。

心脏泵血功能衰退,输出血量不能满足身体代谢需要(射血功能下降);器官和组织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导致身体其他组织淤血肿胀,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心衰表现。

根据心脏射血能力(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不同,可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和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衰(HFmrEF)。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

哪些症状是心衰预警信号

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要警惕心衰。

呼吸困难:这是左心衰竭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病情较轻的患者仅仅于较重的体力劳动时发生呼吸困难,休息后很快消失。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轻度体力活动即感到呼吸困难,严重者在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以致被迫采取半卧位或坐位休息。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另一种表现,患者常在熟睡中憋醒,有窒息感,被迫坐起。病情轻的患者坐起后几分钟症状消失,严重的患者可持续不缓解,甚至出现呼吸窘迫和口唇紫绀。

乏力、运动能力下降:心衰患者经常并且早期就可以出现疲乏无力,运动能力下降等症状。

水肿:与肾脏引起的浮肿不同,心衰引起的水肿多先见于身体低垂的部位,比如下肢,卧床患者常表现在腰、背及尾椎骨周围等部位,按压可出现凹陷,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全身水肿。下肢水肿多于傍晚出现或加重,休息一夜后可减轻或消失。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胸腹腔积液。

咳嗽和咳痰:心衰患者常常出现咳嗽、咳白色黏痰或泡沫痰,严重者可表现为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痰,多与呼吸困难并存。很多患者常被误诊为肺部感染。此症状是心衰引起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渗出所致。

其他:心衰患者还可有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痛、失眠、心慌等不特异的症状。严重心衰引起脑缺氧时,患者还可出现嗜睡、眩晕、眼前发黑、意识丧失、抽搐等症状。

心衰危害知多少

1.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患者会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不能平卧等症状,无法从事体力活动,导致无法正常工作,少数病人可能还会因此出现心理疾病,对家庭产生影响。年轻的病人,特别是扩心病的病人甚至会对婚姻生活产生影响。

2.组织器官灌注不足

心输出量下降,会导致重要的脏器如脑、肾灌注不足,加重肾功能恶化。体循环淤血会导致心源性肝硬化,胃纳差,乏力等不适。

3.呼吸道感染

心力衰竭时造成肺部淤血,加上免疫力低下,容易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等。此外,心衰病人卧床多,容易导致坠积性肺炎。

4.血栓形成和栓塞

病人长期卧床也很容易引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不过血栓会在一段时间后自行脱落,从而引发肺栓塞。

5.电解质紊乱

心衰病人胃纳差,出入量不平衡,肾功能不全,长期使用利尿剂等因素均会造成心律失常等问题。

6.心律失常

心衰和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还会伴随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室速室颤,导致心源性猝死。

7.死亡率高

心衰是一种严重的进行性疾病,病情会逐渐恶化,心衰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近,如果不进行有效防治,晚期心衰患者5年死亡率约50%或更高。

8.经济负担重

很多心衰患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等工作而丧失收入来源,加上反复住院,治疗费用昂贵,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在心功能不全早期进行干预治疗,防治心功能进一步恶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衰有4次预防的机会

零次预防

指在没有患任何相关疾病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包括不暴饮暴食、不摄取过多盐分、不吸烟、多运动、控制体重、避免混乱的生活习惯。

第一次预防

如果已经由于吃得过多、动得过少导致了肥胖,且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就已经在向你招手了。

但此时还不算太晚,只要在得上心脏病之前,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就可以了。

减肥、降压、控糖和降血脂,可以降低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患病风险。

第二次预防

由于未能充分改善生活习惯,患上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其他心脏疾病后,你需要注意的是预防心肌梗死的反复发作,以免病情进展为心衰。

因为患上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人,并非都会成为心衰患者。

高血压患者须遵医嘱坚持服用降压药,稳定血压;

曾经心肌梗死发作的患者须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坚持锻炼,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及情绪过于激动等。

第三次预防

通常来说,急性心衰多是在其他诱因下突然发作,患者会突然感觉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心源性休克。

若能在急性心衰未发作前,做好日常预防,即便已经患上心衰,也可能避免最严重的后果。

这一阶段的关键是阻止病情急性恶化,必须严格按医嘱服药,避免一切不利于心脏健康极有可能引起心衰发作的因素。

心衰患者要注意什么

第一,患者要改变生活方式,戒除不良嗜好,包括吸烟、饮酒、药物依赖等。要尽快就诊于心衰专科,由专科医生开具治疗症状及改善预后的药物。

第二,需要定期回到门诊随访,向医生陈述近期的自我感觉变化。由医生根据患者近期状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一般性随访每l~2个月1次。重点随访每3~6个月1次。患者自身疾病状况变化,如感冒、腹泻、血糖升高等等都需要给予相应治疗。

第三,严重心衰患者摄入液体量限制在每天1.5~2.0升,有助于减轻症状并缓解肺淤血。这里要注意的是,液体摄入量包括来自输液、饮水、汤、粥、蔬菜、水果中的水分,并非仅是饮水量。每日测定体重以便早期发现液体潴留非常重要。短时间内体重增加是身体内液体潴留的“信号”。

第四,心衰加重期患者应该卧床休息,可在床上做下肢被动运动以预防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情况改善后,在不引起不适的情况下,鼓励患者适度活动,以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可参与一些心脏能够承受的、力所能及的活动,但切勿操之过急,注意循序渐进。

第五,心衰患者还要避免以下情况:过度劳累和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感冒、呼吸道及其他各种感染;饮食不当,未控制水量,食物偏咸;不遵从医嘱,擅自停药、减量;未经专科医生同意擅自加用其他药物。

温馨提醒:心衰患者要做好个人管理,包括坚持服药、改善生活习惯、定期复诊、避免可能加重心衰的因素等。如出现短期内体重增加,水肿、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一定要尽早就诊,不可延误病情,以免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

-END-

我是张元贞

一个从生活中关心您身体健康的营养师。

如果您觉得今天的文章内容,

对于您有收获的话,

请大家进行朋友圈分享、点击一下赞和在看按钮!

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jiej.com/mxzqgy/8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